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称霸天下,江山一统,争当皇帝。

作品:《十年质子,皇帝给我当怎么了?

    “老将军,萧靖凌说明日来攻城?”


    秦光等人站在壁垒高处目送萧靖凌一行人马走远,秦光身侧的将军好意提醒。


    “老夫听到了。”


    秦光手掌搭在腰间的剑柄上,最后扫了眼萧靖凌离开的方向。


    “莫看他年纪小,这小子最会用一些阴险狡诈的手段。


    听说,林关时,他告诉守将明日来攻城,结果下午就突然率大军杀入了。


    切不可信他的话。”


    “末将也是有所耳闻。”


    秦光身侧的将士跟上他的脚步朝着第一道壁垒下的大帐而去。


    “听说,这家伙在京都守卫战时,更是无所不用其极。”


    “他都是些小聪明,那是没遇到我们的大军。


    再说了,北津城易守难攻,又有老将军亲自设下的三道壁垒。


    只要我们不出去与他会战,坚守个三年都不成问题。”


    “没错,塞北军多在北蛮作战,打的是速战速决。


    攻城之战经验并不多,更何况是北津这般的坚固城池。”


    “虽说如此,切勿轻敌。”


    秦敢听着身后众将士的话,见到父亲没说话,主动开口提醒。


    “莫要小瞧了萧靖凌。


    他的小聪明,就够人喝一壶的。


    当日京都城下的漠西军,如此雄壮威猛,还不是被他挡在了城下了。”


    “另外,我们不能只依赖于坚守。


    若一味守城而不出战,京都朝廷会怎么想?


    诸位莫要忘了。


    眼下大黎,不止我们这里有战斗。


    如果被朝廷有心之人扣上个别有用心的帽子,我等皆要吃不了兜着走。”


    秦敢话落,其他将军纷纷点头,觉得他说的在理。


    龙椅上的新皇可不是先皇,先皇对他秦家是绝对的信任。


    这位可是未必。


    如果不是情形危急,黎元锐也不会让他秦家出来带兵。


    一直没说话秦光此时认同的点点头:


    “他说的没错。


    此时情形不一样了。


    我等不但要考虑战场还要想到朝堂上的牵连。”


    “另外,这萧靖凌可不是个软柿子。


    我看了他所有的战报。


    别人打仗,人数是越打越少。


    他却是截然不同。


    靖凌军的人马越来越多。”


    秦光等人回到大帐站在舆图之前:


    “萧靖凌自塞北只带出来三万人。


    他自己本就有两万人。


    加起来是五万,破林关,冲七县,他手下人马已经到了八万。


    而且我还听说。


    他在林关这些地方的百姓心中,有极高的威望。


    这家伙,不容小觑。”


    “将军,下令吧,你说怎么打?”秦光身边将军迫不及待的请战。


    “下令,所有将士做好随时迎战的准备。


    特别是今天晚上。”


    “大军分散,秦敢你带一队人马……”


    大帐内,秦光开始下达军令,紧接着就看到黎军开始大批量的调动。


    刚开始,秦光并不打算出城与萧靖凌进行大会战,而是要先试探一下萧靖凌的深浅。


    先用前三道壁垒消耗靖凌军,最好是打掉他的士气。


    最后在北津城下才是决战时刻。


    秦风默默站在爷爷和父亲身边,听着军令一个接一个的下达,并未多说什么。


    这一战非打不可,说再多都是废话。


    萧靖凌一行走在回大营的路上,萧靖凌注意到远处的一条溪流,拉住马缰停了下来。


    “赵天霸,你回去传达命令。


    大军前压二十里,成掎角之势在昨日订好的地方扎营。”


    “遵令!”


    赵天霸策马离去,萧靖凌下马走到溪水旁,顺流而上。


    “公子可是想在水上做文章?”白胜好奇。


    萧靖凌摇头:


    “这水流太小了,不足成势。”


    行至上游,萧靖凌注意到一个坐在岸边,手里拿着杆子钓鱼的老者。


    萧靖凌示意白胜等人停下脚步,自己上前走到老者的身边。


    “老人家,可曾钓到鱼?”


    右眼眉毛呈现白色的老者缓缓睁开眼睛,并未讲话,而是抬了抬鱼竿示意萧靖凌自己看。


    萧靖凌仔细看去才注意到,鱼线之下没有鱼钩更无鱼食。


    “这是玩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呐?”


    “先生可是姓姜?”萧靖凌好奇。


    “公子何出此言?”


    老者微微侧头,第一次看向萧靖凌,手上拿着鱼竿的动作却是纹丝未动。


    “老夫姓左,单字一个议。”


    “左议?”


    萧靖凌脑海中思索一遍这个名字,并没什么印象。


    还以为遇到了自己的姜太公呢?


    “先生可是本地人?”萧靖凌还算礼貌的开口。


    左议视线落回水面之上:“四海游荡,无以为家。”


    “那就不打扰先生了。


    你慢慢钓鱼。”


    萧靖凌迈步要走,却被老者突然喝住。


    “老夫看公子气度非凡。


    听闻北津要有大战,可是与公子有关。”


    “关你啥事?”


    萧靖凌一句话噎的左议面色铁青。


    他准备好了的说辞,此时却不知如何开口。


    这叫什么回答?


    关你啥事?


    从未听过这般反问之语。


    左议心中腹诽,脸上依旧是胸有成竹的样子:


    “公子可是塞北来的?”


    “有话就直说吧,本公子可不喜拐弯抹角,沽名钓誉之人。”


    萧靖凌早已看出他的心思。


    哪里有这般巧合的事,自己必然要经过这溪边,刚好就遇到个故作深沉,在这不挂鱼钩钓鱼的老者。


    除了是特意在这等着自己的,他想不到其他的解释。


    “公子真是快人快语。


    难怪有人说,公子与众不同。”


    “可惜,公子的八万大军要葬送在这北津城外了。


    到时候,这清澈河水,怕是要染成血色。”


    “先生为何危言耸听啊?”萧靖凌弯腰捡起地上的石块抛进溪水:


    “仗还没开打,谁赢谁败,先生下定论太早了。”


    “无论输赢,公子都是输的那一个。


    后世,公子更是会被万人唾骂。”左议言辞犀利。


    “先生看来也是读书之人。”


    萧靖凌并无气恼,反而觉得这老头挺有趣的。


    “你可在史书中读出些什么现世道理?”


    “历史长河延绵不绝,更无尽头。


    但是都在讲仁义道德。


    公子此番出兵,皆不符合这些道理。”左议义正言辞。


    萧靖凌淡然一笑。


    “先生可知,我在史书中读到了什么内容?”


    “愿闻其详。”


    “称霸天下,江山一统,争当皇帝。”


    萧靖凌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的传入左议耳中,听得他浑身猛地一颤,手中稳稳握着的预感扑通掉落在地。


    “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


    更何况,我何须计较后人如何看?


    那时的你我,早已化为尘埃。”


    左议手指微微颤抖,转头看向萧靖凌,那股霸道气势,令其不敢与之对视。


    “公子口气倒是不小。


    老夫斗胆,敢问公子,若这天下由公子来治理,你当如何?”


    “安居乐业,四个字足以。”


    “如何安居乐业?”左议追问。


    “孩童有学上,百姓有田耕,有业守,能填饱肚子。


    老人亦有所养。”


    “朝廷之上呐?百官该当如何?”左议强忍心中的惊讶继续开口。


    “文官死谏,武将死战,此乃基本。”


    “文死谏,武死战。”


    左议细细琢磨这句话,抬头望向萧靖凌,拱手一礼。


    “左议失礼,请公子恕罪。”


    “无需多礼。


    是东方先生要你来的吧?”


    “公子早已知道?”左议满脸惊讶。


    “猜的!”


    萧靖凌淡然一笑,招手叫来远处的白胜和小铃铛。


    “一起回营吧。


    明日大战起,先生继续在此钓鱼,怕是饿不死,也会被误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