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是战是和

作品:《十年质子,皇帝给我当怎么了?

    “八百里加急!”


    “速速让开!”


    驿卒身穿沾满泥土的褐衣,头戴斗笠,背上的三角军旗上写着鲜红的‘急’字,迎风飘扬。


    快马自东门入城,一路疾驰,在宫门口紧急停下。


    “速报陛下,东罗大军压境,已经与武王的大军在东海郡边境,交战。”


    驿卒用尽全身力气,说出最后一个字,整个人都劳累的昏死过去。


    “来人,送他去太医院。”


    当值羽林军校尉不敢耽搁,直接手举信件,骑马入皇宫。


    宫内闻言,大开各道宫门。


    “陛下,东海八百里加急。”


    武英殿,大黎皇帝黎世基闻言,猛地从御座上起身,走下台阶。


    报信校尉快速冲进殿内,猛地扑倒在地,嘴上说着驿卒传来的话,手里递出沾满血渍的信件。


    大黎皇帝黎世基面色冰冷,抽出信件一目十行。


    “召集百官上殿。”


    “对了,还有萧靖凌。”


    高登迈着小碎步,尖着嗓子,迅速传达下传消息。


    上一秒,还在欢喜布置皇宫,准备迎接新年的宫内各地方,瞬间陷入安静之中。


    喜庆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


    东宫。


    太子黎元信,收到消息,单手背在身后,化掌为拳紧紧捏在一起。


    “该来的,还是要来了。”


    他略显紧张的松了口气,看向身旁的小凳子。


    “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回禀殿下,一切准备就绪。”


    黎元信眺望着武英殿的方向。


    “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回不了头了。”


    “传令下去,按计划行事。”


    小凳子刚要退下,武英殿传旨太监来报,要太子上殿。


    一炷香的时间,京都内官员,神色匆匆的入宫。


    他们已经听到了东罗大军压境的消息,自然知道入宫的目的。


    狄槐安等人不远不近的走在一起,用眼神互相交流。


    有人眼神决然,也有人想打退堂鼓。


    萧靖凌一身黑色锦袍,最后入宫,不急不缓的朝着武英殿而去。


    “叫自己来干嘛?


    又不可能给自己兵权。”


    他心中想着,盘算着近些时日发生的一切。


    秦老将军去往南徐郡,镇压流民叛乱。


    执掌巡城营的成王也一起离开。


    锦幽司的夏光达,同样不在京都。


    一切的一切,似乎早有预谋。


    武英殿上,百官分列两旁,趁着黎世基尚未出现,低声议论东罗犯境之事。


    往年,他们提防的是隔海相望的东沃,从没想到一向与大黎交好的东罗,会突然发难。


    二皇子黎元锐进殿,注意到站在最后角落里的萧靖凌,笑着上前打个招呼。


    太子黎元信见到两人凑在一起,露出个轻蔑的目光。


    “等会有你们好看的。”


    “陛下到。”


    “臣参见陛下,吾皇万福金安。”


    众朝臣朝着黎世基行礼。


    黎世基面色沉稳,丝毫看不出有大军压境的威胁。


    “都起来吧。”


    “事情都知道了,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派谁去东海?


    抽调哪里的兵士?”


    “回禀陛下,臣有话说。”


    礼部侍郎范统率先开口:


    “陛下,东罗突然犯境,必然是早有预谋。


    臣建议,和谈。


    派人出使东罗,令其退兵。”


    “范大人说的有理,南境的南梵刚撤兵,东罗又来压境,定然是有所预谋。


    不可硬拼,更应智取。”


    “臣等附议!”


    一众主和派大臣纷纷开口。


    “小小东罗,不过是我大黎的附属小国。


    你等竟然要向他们求和?


    实乃我大黎之耻。”


    一位武将站出来,怒斥范统等人,朝高坐上的黎世基豪气拱手:


    “臣愿意领兵,前往东海,一举歼灭东罗小国。”


    “臣亦愿往。”


    主战派开口,声势滔天,压过范统众人一头。


    萧靖凌像是个旁观者,观察着朝堂上众人的反应。


    主战派和主和派已经开始言语攻击。


    宰相庞师古稳稳站在原地一言不发,太子和二皇子谁也看不上谁,都不率先发言。


    萧靖凌随意瞥了眼殿外,羽林军正在换岗,人数显然比之前增加了两倍有余。


    他双眼微眯,看向朝堂之上,一种不好的预感,在心底蔓延。


    “难道……”


    “这一战,是一定要打的。”


    黎世基开口便确定了基调,目光锐利的在范统等人脸上扫过。


    “朕的大黎,难道要向东罗这样的小国求和?


    以后,大黎岂不是任人欺辱?”


    “这一战,必须打,而且还要大胜。”


    有之前萧靖凌抄家得来的金银,国库充足,黎世基信心满满。


    “宰相,你怎么看?”


    “陛下圣明,老臣认为,这一战必须要打。”庞师古不说话,就是在等陛下的意思。


    “父皇,儿臣愿领兵前往。”


    太子黎元信突然开口:


    “求陛下给儿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闻言,殿中众大臣互相对视一眼,却是没人开口。


    黎世基端坐在凳子上,眼底闪过一丝欣慰。


    “你想出去带兵?”


    “为父皇解忧,是儿臣的本分。”黎元信说的大义凛然。


    ‘父皇,儿臣举荐一人。


    只要他出手,此战必胜。’


    晋王黎元锐紧随其后。


    他没有去争夺领兵的权利,而是要举荐他人。


    黎世基目光移到黎元锐身上,饶有兴趣道:


    “能让你举荐之人,定然是有能力之人。


    他是谁啊?”


    “回父皇,儿臣举荐驸马都尉萧靖凌。”


    黎元锐此言一出,朝堂上宛若炸锅一样,轰隆一声,满是不可思议。


    不只是大臣们,萧靖凌被突然点到名字,也有点莫名其妙。


    你这是活够了,还是嫌我活够了,竟然推荐我。


    黎世基意味深长的盯着黎元锐:


    “说说你的理由。”


    说着,他看向角落里的萧靖凌:


    “驸马都尉,你也上前来。”


    萧靖凌领旨,上前两步,站在庞师古旁边。


    “父皇,驸马都尉文韬武略,冠绝京都!


    自幼在塞北军中长大,深谙兵事!


    儿臣认为,让他去东海,此战定胜。”


    “当然,驸马都尉不善刀兵。


    他可在背后出谋划策,决胜千里。


    儿臣愿与之配合,一起去往东海。”


    “说了半天,原来是你想去。”


    萧靖凌算是明白黎元锐的用心了。


    自己想去,还要拉个垫背的。


    还是他知道些什么?


    “驸马都尉,晋王推举你,你怎么看?”黎世基开口。


    萧靖凌微微拱手:


    “陛下,臣知道晋王是好意。


    希望臣能为国效力,臣同样求之不得。


    但是,臣恐怕没那个本事。”


    “臣虽是在军中长大,但已经十年未出京都,怎么会带兵打仗?


    晋王高估微臣了。”


    萧靖凌此时可不想出风头。


    最为关键的是,他清楚黎世基不会让他出京都的。


    更别说带兵了。


    黎世基微微颔首,算是认同萧靖凌的话。


    “你看来,他们两个谁领兵合适?”


    问题抛给萧靖凌,他稍作思考:


    “陛下,这种难题,还是你自己解决吧。


    我可不想得罪两位殿下。”


    “不过,陛下非要臣说的话。


    臣觉得,两位殿下身份尊贵,都不易上战场。”


    黎世基认同的点点头:


    “你们两个就退下吧。”


    他低头望向殿中百官:


    “南徐郡的叛乱,秦光处理的如何?


    能否带兵转去东海?”


    “回陛下,南徐大规模的叛乱已经平定,还有小股势力,依旧猖獗。


    秦将军,一时半会可能没办法抽身。”兵部李关上前奏报。


    黎世基沉吟片刻,思考另外的人选。


    “报……”


    突然的叫喊声自殿外突然传来。


    殿内百官纷纷转头看向殿外。


    又是一位风尘仆仆的驿卒赶到。


    “八百里加急!”


    “塞北来报,北蛮十万铁骑南下,直逼青山关。”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