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忧心的太后
作品:《和闺蜜死遁后,渣男皇帝悔红眼》 王家,在京城中并不是什么小门小户。
要知道,这些年来,在谢铎的帮助下,王家已经成了新的名门贵族。
重要的是,盘根错节。
如果王家真的出事,说不定会涉及到多少人的利益。
而,许多人按兵不动也是在观察,上位者的态度。
慈宁宫。
太后慵懒的躺在贵妃榻,一大清早从床上起来,便觉得食欲不振,头晕目眩。
即便如此,她依然手拿着奏折。
一旁的嬷嬷一脸担忧,“娘娘,您现在已经不是十几二十年前了,彻夜批阅奏,您看看,您辛苦成这个样子,文武百官并不会感谢你的那些人竟然还在说您牝鸡司晨。”
嬷嬷眼中的心疼快溢出来了。
在他看来,这些人不知好歹。
自家主子已经这么大岁数了,还要操心着天下百姓。
那些人不知道感恩也就算了,竟然还在外面胡说八道。
太后不在意的摆了摆手,“这天下本就是男人的,他们看不惯女人,有本事也不想被女人压着,所以才会如此。”
“他们不是瞧不起女人吗?哀家非要做出一些成绩,让他们知道女人的厉害。”
“可是太后,当年先帝的时候,您就已经证明了。”
“是呀,当年就已经证明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不识相,非要诋毁,那就再证明。”
太后娘娘说着,便把手中的奏折放到一旁,拿起另一本。
在这过程中,她时不时的会向一旁的嬷嬷解释着奏折里面的朝政大事。
宋鹤眠走进来时正好看到这一幕。
太后娘娘脸上涂着厚厚的脂粉,却遮不住黑眼圈以及疲惫的神色。
只看一眼,就知道是彻夜未眠。
宋鹤眠端着参茶走了过去,“太后娘娘朝政大事是处理不完的,身体最为重要。”
“我还以为你看不到我这样会觉得我野心勃勃?”
“有野心错了吗?”
宋鹤眠随意的坐在另一边,拿起奏折看了一下。
好巧不巧,恰好是关于王家的奏折。
王家只是悬而未决,虽然大理寺等又要重新调查证据,但证据确凿,没什么好调查。
现在似乎所有的人都在等。
太后娘娘想拿这件事情拖住谢铎,而其他人则是希望等谢无咎醒来之后亲自决断这件事情。
宋鹤眠将奏折扔到一旁,“太后娘娘,在这皇宫待着也无聊,许多外国使臣已经进京了。”
聪明人之间无需多言。
互相交换眼神,太后就明白了宋鹤眠的意思,“下马威是可以的,但要注意分寸,毕竟边关……”
宋鹤眠笑了笑,自信的勾起嘴角,“太后娘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咱们现在国库虽然空虚,但并没有人知道,更何况皇贵妃已经在筹集银子了,只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有新武器,新的粮食种子,他们还敢乱来吗?”
其实在宋鹤眠看来,枪杆子出政权。
主要拿出来可以威慑住对方的武器,各国定会投鼠忌器。
但,宋鹤眠不愿意。
心里清楚,谢铎与谢无咎两人贪得无厌。
若是自己拿出一个新型的武器,那么他们一定会穷追不舍,想方设法的把他们留下。
到那时,只会有更多麻烦。
所以宋鹤眠已经决定了会拿出一些先进的粮食种子以及弓弩,这样也足以震慑住他们。
太后知道宋鹤眠手里有底牌,笑了笑,“你心里有数就好,但有件事情我要提醒,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而且,老太君进京了?”
……
老太君进京了。
回到凤仪宫的宋鹤眠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飘散的雪花,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谢无咎的母妃当年生下他之后就已经离开了。
而,谢无咎的母妃死在了与先皇,情意正浓之时。
正因为如此,谢无咎才会受到冷待,不闻不问。
而,先皇对谢无咎母妃的娘家是极好的。
谢无咎的外家出身江南,与世无争。
是谢无咎成了太子之后,外祖家才进京城的。
只是,有些人有了权力之后便会迅速膨胀,谢无咎当年十分敏锐,担心外祖家会招惹祸患,所以把他们又送回了江南。
当然,但是对外作家也不是全然没有,感情是有的,但只有一人,那就是他的外祖母。
谢无咎登基,巅峰了,他的外祖母为老太君超一品诰命夫人。
这些年,这位超一品的诰命夫人常年居住在江南,很少进京。
这次为什么要来京城呢。
想到陈家的那几个女儿,宋鹤眠心中了然。
作为谢无咎的外祖家,这些年陈家虽然在江南盘根错节成了江南第一大家族,但毕竟真正有野心的人。还是要回到京城的。
这是想干嘛?想要把陈家带回京城。
宋鹤眠无暇多想换身衣服便带着几个会武功的人出了宫门。
马车摇晃晃在京城热闹的街道。
宋鹤眠来到了和顾清漪等人约定的酒楼。
“你可总算来了,等你等了好久呢,跟你好好说说我的丰功伟绩……”
刚一见面,顾清漪迫不及待的叽叽喳喳的开口。
得知顾清漪又把谢铎给收拾了,宋鹤眠竖起了大拇指,“不错不错,和你相比,我的日子过得有些憋屈了。”
“怎么会呢?身份地位不同罢了,你也不想想谢铎是谁,谢无咎是谁。”
一个是天下的主人帝王,而另一个只是王爷而已。
身份不一样,这种方式自然也不同。
顾清漪压低了声音,“你要想收拾那个混蛋还不容易的,现在人不是昏迷不醒吗?有的是办法和手段,没啥事扎两针或者是弄点苦的药,大不了每天都让他喝黄连。”
总而言之,都是渣男,有的是力气和手段。
一旁的明月,与欧阳小将军听到后眼睛亮晶晶的。
对于宋鹤眠他们直呼谢无咎与谢铎的名字,他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过。
欧阳小将军沉思了片刻开口,“如你所言,已经有许多人来到京城了,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光明正大的出现,你说他们想干嘛?”
“这有什么难猜的,一定是来打探消息的呗,也想看看这朝亭乱成什么样了,马上到冬天,尤其是草原那边没了粮食或许就要打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