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临朝听政

作品:《和闺蜜死遁后,渣男皇帝悔红眼

    “呵,狗屁的面对,老娘拿着鞭子面对可以吧。”


    顾清漪一个转身将鞭子拿在手里,砰的一声甩在地上。


    刺耳的声音在黑夜中响起。


    谢铎心神一颤,不敢置信,“你真的不打算帮我一起救人?”


    “滚滚滚,有多远滚多远,不要在这打扰老娘,你听好了,老娘留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折磨你们,至于其他事,门都没有,少在这儿给我找晦气。”


    不知道哪来的力气,顾清漪直接开门将谢铎推了出去,然后砰的一声把门关上。


    狂风吹来,谢铎站在风中凌乱,任凭着发丝遮盖视线。


    阵阵凉意,从脚底钻研入,他感到从所未有的慌乱。


    难道真的不是欲擒故纵,是想要离开?


    不会的,不会的。


    一定是在欲擒故纵,想要证实她在自己心里的地位,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闹事。


    是的,一定是。


    他很快说服了自己,转身回了书房。


    而,这边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太妃耳中。


    太妃娘娘将茶盏重重摔在地上,“好好好,这个混小子竟然还没有忘记那个女人,要我说就应该把那个女人立刻打死。”


    虽未亲眼所见,但已经得到消息,顾清漪竟然胆大包天去牢房里面对王家人动刑。


    一想到家人被打的血肉模糊,太妃娘娘气血翻涌,又是一口鲜血吐出。


    新王妃脸色大变,“母妃你可一定要保重身体,毕竟外祖父外祖母还等着你去救呢。”


    “是呀,就算是天塌下来,我也不能够出事,还要救人,我倒要看看,谁敢动本太妃的娘家。”


    ……


    清晨。


    文武百官战于太和殿。


    眼见的时辰到,众人窃窃私语。


    “陛下今日恐怕又不能上朝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这国不可一日无君,这可如何是好?”


    “以前陛下若是不能上朝,还有王爷在,可是现在王爷……”


    一个昏迷不醒,一个则身陷官司。


    五百官面面相觑,一个个像是无头苍蝇一样,不知如何是好。


    而桌案之上,奏折堆积如山。


    眼见着外国使臣即将进京,这可怎么办呀?


    就在众人愁眉不展之时,太监尖细的声音响起。


    “太后娘娘到,皇后娘娘到。”


    众人回头看去。


    太后娘娘走在最前面,而宋鹤眠则紧随其后,两人身上穿着有品级的宫装,目不斜视,一脸威严的走了进来。


    在众人震惊的注视下,太后娘娘和宋鹤眠两个人走到了众人的最前面。


    太后威严的目光扫过众人不怒自威,“仲卿不必如此惊讶,国不可一日无君,哀家当年也是帮先帝打理过江山的,怎么觉得哀家是一介妇孺不配?”


    “真的不敢。”


    文武百官被太后娘娘一句话便给震慑住,全部跪在了地上。


    宋鹤眠在一旁站着不禁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太后娘娘先发制人,一次性就把所有人都给震慑住了,即便这些人心有不满,再想开口已经落了下场。


    接下来十分顺利,太后娘娘临朝亲政,并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拿了一把椅子坐在白管的前面。


    她慢条斯理的拿过奏折一张一张的翻看。


    宋鹤眠站在一旁自然也看得清楚。


    好家伙,上面连着十几张奏折都是参奏谢铎的。


    而还有十几张奏折是参奏王家。


    皇家罄竹难书,早就应该有所决断站立决或者是流放抄家。


    但奈何谢铎却坚持,太后娘娘为了拖延时间,也只能点头答应。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静止了一样气氛冷静。


    文武百官看到太后拿起奏折一个个擦拭着额头汗。


    一朝天子一朝臣。


    太后身旁的那些文武大臣自然高兴的很,得意洋洋而站在谢无咎那边的人一个个如坐针毡。


    宋鹤眠在来之前早就已经将这些大臣的信息看在眼里。


    哎。


    可惜了。


    许多人都是寒门子弟,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才站在朝堂上,可是短短几年就已经被全力于迷了眼睛。


    他们没有了为百姓谋福祉的想法,只想着拼命的往上爬。


    可悲可叹。


    好一会儿,太后娘娘的声音响起,“今天哀家来也不想多管闲事,只是外国使臣即将进京,哀家不能置之不理。”


    “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说是让对方知道皇上病重,群龙无首又会出乱子,所以哀家决定由皇后和贤王妃,以及将军府嫡女顾清欢共同接待外来使臣中的女眷,而南卷则交给礼部,及将军府顾清辞。”


    嘶。


    此话一出,周围响起倒吸凉气的声音。


    很快有人站出来想反对。


    宋鹤眠清冷的声音响起,“怎么,诸位是觉得本宫不配……不要忘了当年本宫随,陛下御驾亲征,叫那些人打的落花流水你们还怀疑本宫的本事吗?”


    “这……”


    文武百官全部跪在了地上。


    他们的确怀疑宋鹤眠,更不想牝鸡司晨,不想让女人参与到朝政大事之中。


    可,他们更惜命。


    宋鹤眠这个皇后可不是凭着娘家的地位坐上去的,而是凭着自己本身。


    无论如何,皇后与皇上为夫妻,夫妻本为一体,若是被皇后记恨上,他们恐怕会倒霉的。


    在忠君和自保之间,很明显他们选择了自保。


    宋鹤眠对此十分满意,勾起嘴角。


    而太后则拿起奏折继续处理起了一些棘手的事情。


    两个时辰。


    整整两个时辰。


    当早朝散去后,太后回到慈宁宫畅快的大笑。


    “好好好好,多年没有这么痛快过了,那些男人自视身高看不起女人,却要听我一个女人指挥,看他们憋屈,哀家十分的畅快。”


    宋鹤眠倒了杯茶水,双手奉上,“太后娘娘值得这一切。”


    “是呀,我值得这一切,你与陛下一路走来不容易,当年我与先皇也是如此,若不是我娘家极力帮衬,而我又挡过了许多明争暗斗,又怎么会有今时今日的地位。”


    提起当年那些艰难的日子,太后娘娘眼中含着一滴着泪,“为了稳住哀家的位置,娘家不知道没了多少性命。这位置是用鲜血稳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