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长生真典
作品:《双穿:修成元婴老怪,横推高武很合理吧》 半个小时后,李长生缓缓睁开双眼,目光落在手中的玉简上,不禁感慨道:“这就是长盛宗的根基啊!”
《长生真典》乃是独属于长盛宗的功法,单从名字便能看出其独特之处,“长生”二字,正是无数修仙者梦寐以求的追求。
修仙之路,境界分明,分为炼气、筑基、培元、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总共十个境界。
每一次境界的突破,修仙者的寿命都会随之增长。
毕竟,修仙的终极目标,便是“长生”。
而《长生真典》尤为神奇,它能让修炼之人的寿命比同等境界之人超出许多,甚至两倍以上都有可能!
寿命的延长,意味着突破境界的机会更多,仅凭这一点,便足以在清辉界傲视群雄。
然而,《长生真典》的优势还不止于此,它还有一项更为重要的特性——极强的可塑性。
在长盛宗,每一位弟子筑基之后,都会获传《长生真典》的“筑基篇”。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弟子的能力手段会千篇一律。
《长生真典》只是一个基础,每个弟子在修行过程中,都能从中领悟出独属于自己的攻伐手段。
其具体强弱,因人而异。
较弱的弟子,实力虽可能稍逊于其他大宗弟子,但在清辉界逍遥自在也足够了。
至于强大的,嗯……看看尹涵便可知晓!
李长生作为宗主亲传,手中玉简自然不会仅仅只有“筑基篇”。
不过,玉简中的内容也并非全本的《长生真典》,而是到“元婴篇”后,便戛然而止。
在最后面,只有李青云留下的三句话:“你的路不在这个时代!”
“元婴之后,涉及炼体与炼气合二为一。”
“到时,为师会助你走上远古之路。”
远古之路!
李长生不禁想起曾经在图书馆时,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如今,虽然距离这个目标依旧遥远,但他已然踏上征程,正一步一步地靠近。
“筑基、培元是积累灵气的关键过程。”
李长生暗自思忖,“先为金丹境前打好基础吧!”
于是,他收敛心神,将灵识沉浸到“筑基篇”之中。
随着灵识的深入,体内的真元开始一点点发生奇妙的变化……
……
蓝星,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
李长生睁眼后,第一时间走出房间,迅速将客厅内所有的行礼,一股脑儿地全部收到戒指内,只留下两个孤零零的行李箱。
做完这一切后,他坐回沙发,灵识缓缓沉入体内。
此刻,体内的真元已经尽数转化为《长生真典》所特有的真元。
不过,修行之路因人而异,每个弟子的真元特性都各不相同。
就如同陆真人的真元漆黑阴鹜,尹涵的真元冰冷刺骨……而李长生的真元,完美地体现了四个字——中正平和!
中正平和并不代表平庸。
丹田之中,灰蒙蒙的真元如一条静谧的河流,缓缓流淌,低调而内敛。
然而,当灵识深入其中,便能清晰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恐怖力量。
李长生收回灵识,开始认真思考起以后的修行规划。
“筑基、培元所需的灵气实在太多了。”
他皱着眉头思索着,“不过彬城的中型空间通道,应该能够满足供应。
还有妖兽丹药!
彬城作为省会,应该能买到‘龙虎丹’的材料了。”
武者修行,四阶炼脏,五阶淬炼血肉经脉。
“龙虎丹”正是最适合五阶武者的丹药。
只是,其炼制所需的材料涉及两种四阶顶尖妖兽,在林西市根本无处可寻。
而这段时间,李长生一直在专注准备筑基,此事便耽搁了下来。
“对了,不止丹药,还得找本淬炼血肉经脉的功法!”
李长生一拍脑袋,仿佛突然想起了一件极为重要的事。
李长生的眼眸瞬间闪过一抹明亮的光彩,宛如黑夜中陡然亮起的星辰。
此刻的他,已然是名副其实的武道天骄,周身仿佛都散发着一种自信的光芒。
心中暗自思索,他意识到完全能够双管齐下,向着更高的武道巅峰迈进。
“哥,这么早呀?”
睡眼惺忪的张梦雅,拖着略带慵懒的步伐,迷迷糊糊地从房间走了出来。
那模样就像一只刚从睡梦中被唤醒的小懒猫。
当她的目光触及空旷的客厅时,先是一愣,眼神中满是疑惑,就好似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片刻之后,她才如梦初醒,紧接着便发出一声高分贝的惊叫:“哥,咱家遭贼了?”
李长生忍不住笑了起来,站起身,伸手轻轻揉了揉妹妹的脑袋,那动作满是宠溺,就像在安抚一只受惊的小动物:“哪个贼会稀罕你的那些锅碗瓢盆呀?”
“不用担心,它们已经在路上了。”
他微笑着,眼神中透露出安抚的意味,“快去洗漱吧,时间差不多了,该去高铁站啦。”
“怎么一点动静都没听到呢?”
张梦雅满脸的困惑,嘴里嘟嘟囔囔着,如同一只低声抱怨的小麻雀,转身缓缓走向卫生间。
突然,“叮叮叮~!”
清脆的铃声在寂静的空间里骤然响起,仿佛打破平静湖面的石子。
张梦雅赶忙伸手摸出手机,接通电话:“喂,采珊?”
“对啊,我不是说过今天早上走吗?”
她对着手机那头说道。
“几点?
你不是要来送我吧?
不用了。”
“好好好,9点半的那趟的车。”
“嘟嘟嘟~!”
电话挂断的声音传来,张梦雅无奈地摇了摇头,带着一丝小小的失落走进卫生间。
半个小时后,收拾得整洁利落的兄妹二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出房门。
张梦雅轻轻抚摸着那扇锈迹斑驳的防盗门,眼神中流露出一丝黯然,轻声道:“哥,真的要离开了。”
李长生同样神色柔和,伸手轻抚妹妹的脑袋,将行李箱提到面前,行李箱里,静静安放着师父张松的遗像:“放心,这房子永远都在这里,以后我们也可以回来看看。
况且,师父也要跟我们一起走呢。”
“只要我们在一起,无论到哪儿,都是家。”
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