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策划案

作品:《重生从用分手费买房开始成为首富

    陆阳略作思考,回答道:


    “好一点的小区,大平层或者复式,要足够大,住得舒服。价格不是问题,关键是位置要好,环境、交通都得跟上。”


    孙茂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已经有了数,应道:


    “好的陆总,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去整理一下符合您要求的房源信息,一有合适的第一时间联系您。”


    “行,你知道就行。”见孙茂已经清楚自己的意图,陆阳也没在贝壳总部多待,稍坐片刻便起身离开了。


    对于首都贝壳房产公司的业绩已经从赵晟那里了解到了,自然也没有必要再从孙茂这里得到些什么。


    随后的日子,陆阳过上了懒散的生活。


    很快徐立强那边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孙茂这边倒是先有了回音。


    根据孙茂汇报,位于二环内陶然亭公园旁边的一个高端小区非常符合要求。


    位置优越,设计出众,并且有陆阳所要求的复式户型。


    孙茂还特意提到,该小区目前在售的房源中有一套面积最大的复式,上下两层加起来将近600平方米。


    听到孙茂的描述,陆阳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丝熟悉的回忆。


    他立刻意识到孙茂说的是哪个小区,那确实是首都名副其实的豪宅,即便放在二十年后,也依然处于顶尖水准。


    其实在这个年代的豪宅许多都是名不符实的,许多豪宅会随着时间而变动,价值也会降低。


    但是还有一些真正的豪宅,可能涨幅比不上一些核心地段的小房子,但是豪宅的属性却一直没有变化。


    据孙茂进一步说明,这套房子的业主是一位香港富商,近期因生意上遇到一些问题,急需资金周转,所以才决定将此房产出售。


    于是陆阳便和孙茂一起前去实地看房。


    毕竟是自己将来要长住的地方,他还是想亲自确认一下。


    接待他们的并非香港富商本人,而是一位三十岁出头的助理。从口音上判断,这位助理应该是内地人。


    在孙茂和对方助理的陪同下,陆阳仔细参观了这套复式住宅。


    不得不说,这位富商的出手时机反而正合他意。


    房子仅做了简单装修,尚未添置任何家具。


    这对于陆阳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房子即便是有家具保留,陆阳本来也打算重新布置,现在倒是省事了。


    “好了,说说价格吧。”


    陆阳转向那位助理,直截了当地问道。


    助理脸上掠过一丝喜色。这套房子挂牌已有一段时日,但因总面积较大,总价偏高,一直未能顺利出手。


    来看房的人不少,但真正有意向且有能力成交的却寥寥无几。


    “我们老板说了,这套房本面积606平方米,总价1200万元。这已经是最优惠的价格,实在没有让步空间了。”


    或许是来回谈价次数太多令人疲惫,助理这次直接报出了底价。


    陆阳留意了一下对方的表情,感觉这确实已是底价,便没有继续议价,只干脆地说道:


    “那就这套吧。什么时候可以签约?”


    助理先是一怔,随后才反应过来,几乎难掩喜悦:


    “您确定吗?如果确定,我现在就联系老板。”


    “确定,你联系吧。”


    陆阳点头。


    助理立即拨通了越洋电话。


    香港富商得知房子终于有买家毫不犹豫地定下,且并未压价,也非常痛快,表示两天后就可以签约,他会亲自从香港飞过来。


    确认好签约时间后,陆阳先行返回酒店。


    不得不说,这位助理办事效率颇高,沟通也十分顺畅。


    两天之后,陆阳与那位香港富商在贝壳房产的一家门店正式签约。


    这一笔交易,也成为了贝壳房产自成立以来成交金额最高的一单。


    签约完成之后两天,陆阳很快收到了来自徐立强的消息。


    两人约在酒店的会客厅见面。


    徐立强依旧是一身笔挺的西装,坐姿端正,一丝不苟地向陆阳汇报这些天的进展:


    “陆总,首先,按照您的要求,新公司已经注册完毕,相关手续都已办妥。”


    “其次,关于与占座网方面的接触——我在三天前成功联系到了他们的创始人张帆。”


    他略作停顿,继续清晰地说道:


    “从初步沟通来看,占座网目前对资金有一定需求,但紧迫性并不强。”


    “他们不久前刚接受过红杉资本的投资,账上仍有一定现金储备。”


    “所以现阶段如果我们想入股,谈判难度会比较大,估值上也很难谈到一个理想的位置。”


    徐立强语气沉稳,分析得有条有理。


    陆阳听完并未立刻表态,只是微微点头。


    他对占座网目前的情况虽未深入掌握,但大致能够推测。


    目前的占座网资金尚且充裕,确实不是谈判的最好时机。


    不过,他早已有所准备。


    陆阳起身,走向一旁的办公桌,取出一份文件递给徐立强。


    “看看这个。”


    他说道。


    徐立强双手接过,认真翻阅起来。


    这份文件是陆阳近期完成的一份针对“校内网”这类社交网站的推广策划案。


    内容并不复杂,核心策略只有两个字:砸钱。


    最近陆阳也略微关注过占座网、校内网以及5Q网的推广方式。


    表面上看似热闹,实际效果却十分有限,投入也显得束手束脚。


    在他看来,这些平台一场活动最多也就投入几万、十几万,根本掀不起什么水花。


    而他的这份方案,完全不同。


    整场推广活动预算为1000万人民币。


    其中400万用于活动运营:包括提高活动知名度、投放广告、邀请媒体报导、以及相关人力成本。


    剩下的600万则全部用作奖励资金:


    其中一等奖奖金300万,二等奖奖金200万,三等奖奖金100万。


    活动规则非常简单:以大学为单位,根据其平台热度进行排名,活动持续三个月。


    最终热度最高的学校将获得300万奖励,但这笔钱不会直接发放,而是以“邀请100名学生出境旅游”的形式落地,每人可获得3万元活动经费。


    同理,第二名学校的100人每人获得2万的旅游资金,第三名的学校每人获得1万的旅游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