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抵押

作品:《重生从用分手费买房开始成为首富

    就在他们即将走出会议室时,陆阳快步追了上去。


    “蒂尔先生,请稍等!”


    彼得·蒂尔停下脚步,略带疑惑地回头看向陆阳。


    他不认为陆阳此刻会和他谈YouTube的融资细节,毕竟陆阳作为股东没有最终决定权。


    “蒂尔先生,”陆阳压低声音,开门见山,“我听说Facebook的B轮融资即将启动了,是吗?”


    这句话让彼得·蒂尔的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重新审视着陆阳,试图从他脸上读出些什么。


    作为Facebook的天使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他当然清楚融资计划。


    “没错,”彼得·蒂尔承认道,“Facebook确实在筹备B轮。陆先生有兴趣?”


    “非常有兴趣,”陆阳目光坚定,“在融资启动时,能否请创始人基金给我发一份邀请函?”


    陆阳相信以创始人基金作为Facebook天使投资人的身份,这点面子还是有的。


    彼得·蒂尔深深看了陆阳一眼,这个年轻人似乎总能抓住关键点。


    他点了点头:“可以。联系方式你可以从查德那里拿到。那么,融资时再见,陆先生。”


    说完,他带着团队离开了。


    在来美国之前,陆阳并未将Facebook纳入计划。


    毕竟Facebook已完成天使轮、A轮,B轮融资门槛更高,想挤进去难度极大。


    然而,彼得·蒂尔的出现,如同将一块诱人的蛋糕送到了嘴边。


    作为重生者,如果不想方设法咬一口,实在说不过去。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钱从哪里来? 陆阳感到一阵头疼。


    “车到山前必有路吧。”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尽管引入创始人基金未能直接达成交易,但其出现无疑给红杉资本施加了足够的压力。


    查德·赫利团队也心知肚明,红杉资本仍是YouTube现阶段最理想的选择。


    这一点,在次日的谈判中得到了验证。


    第二天上午,红杉团队如约而至。


    迈克尔·莫里茨一坐下,便带着洞悉一切的笑容率先开口:


    “赫利先生,我想创始人基金最终并没有接受你们2.5亿的报价,对吗?”


    他的情报网显然高效。


    查德·赫利保持着镇定:


    “莫里茨先生,创始人基金虽然没有接受那个价格,但他们确实提供了一份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意向书。”


    “您知道的,对YouTube感兴趣的顶级基金远不止这两家。我们只是希望能尽快将精力聚焦回业务本身。”


    他巧妙地避开了具体价格,强调了市场的热度。


    莫里茨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


    他清楚YouTube的价值和竞争态势。


    “你说得对,赫利先生。再好的标的也有其合理的价格区间。”


    莫里茨身体前倾,目光如炬,抛出了红杉最终的、不容商榷的底牌:


    “2000万美元,换取融资后10%的股权,即融资后估值2亿美元。”


    “这是红杉资本能给出的最高、也是最终的报价。如果你们无法接受……”


    他摊了摊手,未尽之意清晰明了,红杉将退出。


    查德·赫利立刻看向陆阳、陈士骏和贾维德。


    四人用眼神快速交流,瞬间达成共识:2亿美元虽然低于期望的2.5亿,但比最初的1.5亿有了大幅提升,并且引入了红杉这个战略伙伴,足以接受。


    查德·赫利伸出手:“莫里茨先生,成交!”


    签约仪式高效完成。


    红杉资本以2000万美元正式成为YouTube的重要股东。陆阳此行的主要任务告一段落。


    然而,陆阳并未立刻离开。


    他从查德·赫利那里拿到了彼得·蒂尔的私人联系方式。


    YouTube的融资尘埃落定,但Facebook的机会之门刚刚开启。


    他需要构思一个能让彼得·蒂尔无法拒绝的方案,以换取参与Facebook B轮融资的入场券。


    第二天一早,陆阳按约定独自来到位于旧金山的创始人基金总部。


    这里规模不大,仅占据一层写字楼,约二三十名员工,但氛围专注而高效。


    在前台引领下,陆阳再次见到了彼得·蒂尔。


    “陆先生,请坐。”


    彼得·蒂尔示意陆阳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咖啡。


    “Facebook的融资流程尚未正式启动,即使你找我,我现在也无法给你任何承诺。”


    他开门见山,堵住了陆阳直接索要名额的可能。


    陆阳微微一笑,并未直接提Facebook,而是抛出了一个令彼得·蒂尔意想不到的话题:


    “蒂尔先生,昨天下午,红杉资本最终以2亿美元的融资后估值,投资2000万美元,获得了YouTube 10%的股权。”


    “这个消息,您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陆阳的语气平淡,仿佛在陈述一件平常事。


    彼得·蒂尔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快。


    他当然知道,而且对红杉最终得手感到有些郁闷。


    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新锐基金,他最不愿碰到的就是红杉这样的巨无霸。


    一旦正面竞争,除非付出极高溢价,否则胜算渺茫。


    前天他配合抬价,既是对YouTube价值的认可,也未尝没有给红杉添堵、抬高其成本的心思。


    “陆先生,有话不妨直说。”


    彼得·蒂尔放下咖啡杯,语气略显生硬。


    陆阳不再绕弯子,直接亮出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我目前持有YouTube 27% 的股权。”


    这个数字让彼得·蒂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知道陆阳是大股东,但具体比例超出他的预估。


    “哦?”


    彼得·蒂尔挑眉,“难道你想出售一部分股权给我?这倒不是不行,但价格就不能按2.2亿来算了。”


    他以为陆阳是来套现的。


    “不,不是出售。”


    陆阳摇了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彼得·蒂尔,“我想抵押。”


    “抵押?”


    彼得·蒂尔身体微微前倾,显然来了兴趣,“具体说说看。”


    “我想将我手中持有的部分YouTube股权,抵押给创始人基金。”陆阳清晰地说.


    “以此作为担保,换取一笔资金,用于参与Facebook即将到来的B轮融资。蒂尔先生,您觉得这个提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