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我祁同伟的女人,谁也别想动!
作品:《我,无双国士,助祁同伟胜天半子》 夜色如墨,将整个汉东笼罩。
一栋僻静的别墅里,却亮着一盏温暖的灯。
这里没有省委大院的森严。
透着一股久违的人间烟火气。
祁同伟推开车门
身上那套象征着权力的笔挺制服
也已换成一身随意的便装。
推开门。
饭菜的香气,混杂着家的味道,扑面而来。
客厅沙发上,一个身影蜷缩着,身上盖着薄毯。
开门的动静惊醒了她。
那人影猛地坐起。
是高小琴。
她穿着宽松的孕妇装。
长发随意披散,腹部高高隆起,弧度惊人。
四目相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按下了暂停。
高小琴的嘴唇翕动。
眼泪先掉了下来。
一颗,两颗,砸在衣襟上,迅速晕开一片湿痕。
祁同伟眼神一软,大步流星地走过去,将她一把揽进怀里。
她的身体在控制不住地发抖。
“我回来了。”
祁同伟的手掌轻轻拍着她的后背。
高小琴把脸死死埋在他的胸口。
压抑了无数个日夜的恐惧、委屈和思念。
在这一刻决堤,化作思念化解的嚎啕大哭。
祁同伟什么也没说。
只是抱着她,任由她的泪水浸湿自己的前胸。
他知道,她撑得太久了。
一个戴罪之身,怀着他的孩子,独自守着这座空房子。
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
她唯一能看见他的途径,是电视新闻上偶尔闪过的画面。
这种煎熬,不比他在一线真刀真枪地拼杀来得轻松。
许久,哭声才渐渐低了下去。
高小琴抬起头。
眼睛红肿得像桃子,脸上有了血色。
她伸出手。
指尖颤抖地抚摸着祁同伟的脸颊。
从眉骨到下颌,一寸一寸。
仿佛在确认眼前这个男人是真实存在的。
“瘦了。”她声音沙哑。
“你胖了。”祁同伟回了一句。
高小琴被他逗得破涕为笑,无力地捶了他一下。
“快去洗手,饭菜都热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饭桌上,是四菜一汤的家常菜。
祁同伟吃饭的速度很快,动作却依旧透着军人般的利落。
高小琴就坐在对面,筷子也不动。
只是痴痴地看着他,怎么也看不够。
“看什么?不饿?”祁同伟夹了一筷子青菜,放进她碗里。
“你这次回来……”
高小琴攥着筷子。
小心翼翼地问出了那个在她心头盘旋了无数遍的问题。
“……还走吗?”
祁同伟放下了筷子。
“走。”
“去哪?”
“京城。”
她早就该想到的。
以他如今的功绩,小小的汉东省。
已经容不下他这条过江猛龙了。
京城。
那才是真正的龙潭虎穴,是权力的中心舞台。
可是……
“那我呢?孩子呢?”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你要去京城,我们怎么办?”
“你担心我不要你们了?”祁同伟直视着她的眼睛。
高小琴死死咬着嘴唇,不说话。
但那泫然欲泣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祁同伟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
整个人的气场变得无比强大。
“高小琴,你听好。”
“你的案子,我来平。”
“孩子生下来,必须姓祁,他是我祁同伟的长子。”
“等你生完孩子,剩下的刑期,我会让你在家执行。”
高小琴愣住。
在家执行刑期?
这……这怎么可能?
那需要通天的能量!
“同伟,这太冒险了!为了我,不值得……”
“值不值得,不是你说了算。”祁同伟直接打断她,“是我说了算。”
“以前,我没能力,让你跟我受尽了委屈。”
他伸出手。
握住高小琴冰凉的手指,掌心的温度源源不断地传递过去。
“现在,不一样了。”
“你什么都不用管,安心把孩子生下来,剩下的所有事,都交给我。”
“等我在京城站稳脚跟,就接你们过去。”
他看着她,一字一句。
是宣告,更是承诺。
“我们一家人,要堂堂正正地在一起。”
高小琴看着眼前的男人。
曾经的他,是急于出鞘的利刃。
锋芒毕露,却也容易伤到自己。
现在的他,是藏锋于鞘的国之重器。
内敛,沉稳,却蕴含着足以翻天覆地的力量。
他说能办到,她就信。
毫无保留地信。
“嗯!”高小琴重重点头。
喜悦的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就在这时。
门铃响了。
两人都是一怔。
这么晚了,会是谁?
祁同伟起身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
是高育良和他的妻子吴惠芬。
吴惠芬手上还提着果篮和营养品。
“老师,师母,您们怎么来了?”祁同伟确实有些意外。
“怎么,不欢迎我们这两个老家伙?”高育良板着脸。
不过语气里的那份亲近,祁同伟听得出来。
“快请进,快请进。”
吴惠芬一进门,就看到了局促不安的高小琴。
她把东西放下,径直走过去,主动拉起高小琴的手。
“小琴,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一句“辛苦了”。
让高小琴的眼圈瞬间又红了。
“吴老师……”
“还叫什么吴老师?都快是一家人了。”吴惠芬拍了拍她的手背,目光落在她高耸的腹部,“同伟这小子,在外面拼死拼活,家里的事,可就都得靠你了。”
高育良走到祁同伟身边,声音压得很低。
“我们过来,就是看看。”
“今天在会场,人多嘴杂,有些话不好说。”
祁同伟点头。
“老师,您放心,我心里有数。”
高育良环视了一圈这间屋子。
“你小子,现在是出息了。可越是站得高,越要当心脚下。”
“工作要抓,家里更不能忘。”
他的话,意有所指。
既是在敲打他要处理好高小琴的事。
也是在提醒他,不要为了前途,忘了根本。
“同伟啊。”
吴惠芬的声音传来,比高育良说得更直接。
更像一个母亲在为自己的“儿媳”撑腰。
“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
“你的肩膀上,不光扛着国计民生,还扛着一个家。”
“小琴不容易,一个女孩子家,还是这种情况,给你怀着孩子。你以后要是去了京城,站稳了脚跟,必须尽快把她们母子接过去,给人家一个堂堂正正的名分!”
这话一出,客厅里的空气陡然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