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章渔村

作品:《七十年代,带着空间去下乡

    吃完午饭,李从武主动帮忙收拾碗筷,洗碗。


    于贵梅则拉着叶子衿坐在客厅里继续聊天。


    叶子衿看着忙碌的李从武,对子贵梅说。


    “梅子,你家李从武对你真好,又体贴又顾家,你们一定要好好过日子。”


    于贵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知道,他对我真的特别好,我也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能遇到他。”


    人就是那样,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哪里想得到两个人竟然在医院能相见,还成了一对。


    这时,李从武收拾完厨房,边擦手边说。


    “梅子,我去上班了,林知青你做饭辛苦了,下午好好休息。”


    叶子衿连忙说道:“别这么客气,都是朋友。你快去上班吧,别耽误了工作。”


    随后,李从武离开。


    于贵梅下午也要上班,可朋友来了,她打算请假带朋友到处走走。


    于是说:“子衿,你在家等我一会,我去单位请个假,下午带你出去好好逛逛,广省好玩的地方可多了。”


    叶子衿可不想耽误她的工作,忙说。


    “不用,你回去上班,我就在附近走走就行。你可别因为我耽误工作。”


    于贵梅有些犹豫:“那怎么行,你大老远来一趟,我怎么能不尽地主之谊。”


    叶子衿心想,自己可是土生土长的广省人,什么地方她没去过。


    于是说:“这次我请到二十天的假,还要在这里待好几天,等你休息的时候,咱们在一块出去玩。”


    于贵梅见叶子衿坚持,只好点头:“那好吧,不过你一个人出去可不要走太远。”


    叶子衿笑着点头:“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于贵梅只好拿出一把钥匙,递给她:“这个你收好,回来也好进门,那我这就去上班了。”


    于贵梅离开后,叶子衿也随即出门。


    她打算去附近的渔村瞧瞧,要是能碰到打鱼归来的渔民,说不定可以买些海鲜存进空间。


    毕竟以后不知何时还能再来这边,她盘算着买上几百斤螃蟹、鱼虾。


    往后独自一人做饭时,还能炒个螃蟹下酒。


    她搭乘公交朝着渔村的方向驶去,心中满是对这个年代广省渔村的好奇。


    虽说她是土生土长的广省人,但在她出生后,原本的渔村已变成一个码头。


    那时候的螃蟹和虾可没有现在的大,现在一个顶后世的两个了。


    记得小时候,奶奶为了节省些钱,常常坐公交去码头买鱼,确实要节约不少钱。


    约莫过了半个多小时,她终于抵达渔村。


    这里的人们皆以打鱼为生,海边停泊着几艘破旧的渔船。


    渔网随意地铺晒在沙滩上,上面还附着许多被晒干的小鱼小虾。


    眼前并非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码头,而是一片布满垃圾的海滩。


    海滩上有不少渔民丢弃的海带,以及一些散发着冲天臭气的死鱼烂虾。


    不远处就是渔民们的房子,眼前的景象让叶子衿心中一阵酸楚。


    渔民们的房子大多破旧不堪,墙壁由土坯和茅草搭建而成,在海风的侵蚀下显得摇摇欲坠。


    这个时候海鲜不值钱,靠海的地又种不出粮食,渔民们过的特别辛苦。


    她漫步在沙滩上,目光搜寻着刚打鱼归来的渔民。


    没过多久,一艘渔船缓缓靠岸,就停在她的不远处。


    船并不大,上面只有两个男人,她猜测这两人应该是对父子。


    渔船靠岸后,父子俩吃力地将船上的鱼搬运下来。


    叶子衿赶忙走上前去,查看他们竹筐里的海货。


    只见几个竹筐里装满了兰花蟹,另外还有几筐各种各样的虾,其中比巴掌大的对虾特别多。


    海鱼也不少,足足有七八筐,几乎都是石斑鱼和鲈鱼。


    这些可都是她喜欢吃的鱼,于是她礼貌地用当地方言询问看起来较为年长的那位渔民。


    “大叔,请问你们这些鱼卖吗?”


    一开口,便给人一种亲近感。


    那位渔民抬起头,见是个姑娘,听闻她要买鱼,还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


    万一被人听到,他们非得被定个投机倒把的罪名不可。


    见没人在附近,他还是一脸为难地看着叶子衿,无奈地说道。


    “不是我们不想卖,我们缺的不是钱,而是粮食和各种物资。”


    “这鱼要是卖了换钱,没票也没啥用处,还不如交到公社换点粮食来得实在。”


    叶子衿心中一动,思索片刻后,笑着对渔民说。


    “大叔,我理解你们的难处。”


    “这样行不行,我用粮食跟你们换鱼,您看这样可以吗?”


    大叔听到这话,停下手中的动作,惊讶地看向她。


    旁边年轻些的男人问道:“姑娘,你说的是真的吗?你真有粮食?”


    叶子衿肯定地点点头,说:“当然是真的。”


    “我有稻谷、麦子、玉米,你们想要哪种,咱们都能商量。”


    父子俩听后,开始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


    大叔先开口:“姑娘,你要是真能用粮食跟我们换,那可真是帮了大忙。只是,你要这么多鱼做什么?”


    叶子衿笑着解释道:“我就是喜欢吃海鲜,而且也想带一些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大叔,您看这样行不,我这儿的是原粮,平常你们用这些鱼能换到多少粮食,我给您们翻倍。”


    这条件确实很诱人,父子俩又低声商议了一番,最终还是那位大叔说。


    “看你也是诚心的,我们就跟你换。鱼卖给供销社五分钱一斤,如果能直接换粮食,就给你四分钱,这好我们也不用运到城里了。”


    叶子衿笑了笑,“那就挺好看。”


    打算又说:“不过,你这粮食可得给足秤啊。”


    叶子衿赶忙说:“大叔,您放心,我肯定不会坑你们。”


    接下来就是交易,大叔有些犹豫地说。


    “村里人多嘴杂,大白天被人看见不太好,只能晚上交易。”


    叶子衿看着那些海鲜,现在还挺鲜活,可放到晚上恐怕就死了。


    她想了想说:“这些海鲜放到晚上就不新鲜了,要不先把它们给我,我这就去叫人把粮食送过来,咱们找个僻静的地方交易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