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 章沈建国出院

作品:《七十年代,带着空间去下乡

    他大概三十岁左右,面容透着几分干练。


    叶子衿见状,瞬间打消了跟他套近乎的念头,礼貌地开口问道。


    “这位同志,我是赵家屯的知青,名叫林子衿,请问这里有我的信吗?”


    男同志听到这个名字,脑海中闪过一丝印象,然后说道。


    “还真的有两封信。”


    紧接着,他便在面前那堆信件里仔细翻找起来。


    不一会儿,就从众多信件中抽出两封,递给了叶子衿。


    叶子衿接过信,目光扫过信封,一封是干爸寄来的。


    而另一封,寄件人竟然是于贵梅。


    算算日子,于贵梅早就该到家了,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这么想着,叶子衿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一目十行地往下看,信中的内容让她着实吃了一惊。


    信里于贵梅说她爸病得很重,急需一大笔医药费来救治。


    同时还告知叶子衿,她马上要结婚了,对象是一位退伍军人。


    还说她对象会想办法把她弄回城,并且已经帮她找好了一份工作。


    信里还提到,她把自己在知青点的东西都留给叶子衿,就当抵消欠叶子衿的钱。


    叶子衿不禁皱了下眉,心里嘟囔着。


    “欠个屁,她都没住几天。”


    看完信,叶子衿满心都是意外。


    于贵梅才回去没几天,怎么就突然有对象了呢?该不会是拿自己去换钱给她爸治病吧?


    还说对象是军人,这让叶子衿实在难以相信。


    毕竟在她认知里,军人怎么可能拿钱买媳妇,多少好姑娘都排着队想嫁给军人,怎么就轮到于贵梅了?


    她并非不认可于贵梅这个闺蜜,只是于贵梅家里情况特殊,她不得不往坏处想。


    叶子衿实在想不通,自己都告诉于贵梅有困难找自己,她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可是关乎终身大事,如此草率,实在太不应该了。


    怀揣着这复杂的心情,叶子衿把信收起来,走出了邮局。


    既然想不通,那就先不想了,反正过完年这段时间也没什么农活。


    她觉得自己应该亲自去看看情况,万一嫁个好人,她当然真心的祝福。


    要是后面有什么猫腻,她也不妨想办法解救她于苦难之中。


    于贵梅信里说大年十五举行婚礼,陪爸妈过完年再去,时间上应该还来得及。


    看完了信,叶子衿也没了逛街的兴致。


    干脆提前去了那片树林,着手准备晚上与钱老板交易的物资。


    就在叶子衿走出邮局时,竟意外遇上了熟人。


    “林知青,你也来公社啦。”赵桂花热情的声音远远传来。


    叶子衿闻声转头望去,只见大队长正稳稳地赶着牛车,牛车上还坐着三个人。


    有满脸笑意的赵桂花,她家大儿子沈建设,以及他们中间被紧紧护着的一团人。


    沈建国被一条被子裹得严严实实,靠在赵桂花和他大哥中间。


    叶子衿看着沈建国身上裹着的被子,莫名觉得眼熟。


    再定睛一瞧,竟发现那是自己的褥子。


    她顿时一阵无语,这段时间她都睡在空间,连炕上少了条褥子都没察觉到。


    这褥子还是她们送沈建国来公社时,为给他保暖用的,后来这褥子还跟着去了县城。


    至于后来,她忙这忙那的,自己都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了。


    想到自己的褥子裹在一个男人身上,叶子衿的嘴角就抽了抽。


    就在她愣神之际,牛车已缓缓来到面前。


    叶子衿叫人:“队长叔,桂花婶子。”


    赵桂花热情洋溢地说道:“林知青,快点上来,我们载你回去。这天寒地冻的,走回去多累啊。”


    叶子衿看看满脸热络的赵桂花,又不经意地与沈建国的目光交汇,沈建国眼中带着一丝温和。


    她微微点头,说道:“谢谢婶子,那就麻烦你们了。”


    说完便手脚麻利地爬上牛车,踏上了回家的路。


    走了好一会儿,叶子衿才猛地想起,自己晚上还得和钱老板交易,现在跟着回去干嘛?


    晚上还得再跑一趟,这大冷天的,可真够呛。


    她挨着赵桂花坐着,赵桂花见她两手空空,不禁好奇地问道。


    “林知青,你来公社一趟,怎么啥都没买呀?公社虽说比不上城里,但好歹也能淘换些稀罕物件。”


    叶子衿微笑着回答道:“我就是过来看看有没有家里寄来的信,心里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其他倒没什么要买的。”


    叶子衿犹豫了一下,觉得不打招呼也不太礼貌,于是侧身对着沈建国。


    关心地问:“沈建国同志,你今天出院啦,身体恢复得怎么样?”


    沈建国看着叶子衿,眼中满是暖意,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


    轻声说道:“已“经没什么大碍了,让林知青挂心了。”


    叶子衿在心里翻了他一个白眼,暗道:“谁挂念呀!我想自己都来不及。”


    叶子衿没与沈建设说话,但还是礼貌性地朝他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突然,叶子衿像是想起什么重要事情,转头对大队长说。


    “队长叔,我刚才收到于知青寄来的信,她好像要结婚了,明年可能就不会再回来了,您得到消息了吗?”


    大队长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上边已经通知了,过不了多久就来给她迁户口。能回城这也算是好事。”


    赵桂花感慨地说道:“这个于知青也算幸运的,来了一年就回去了。”


    接着话锋一转,看向叶子衿,好奇地问:“林知青,你不会也想着回去吧!”


    叶子衿见她问起这样的问题,大方坦然地说。


    “婶子,城里现在其实也不好过,没有地,吃点什么都要钱和票,大伙都吃不饱。”


    “我觉得在乡下反而踏实些,能赚工分就能养活自己。所以我暂时还不打算回去。”


    “哦!这样就太好了。”


    赵桂花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话到嘴边,又好像觉得有些不妥,没接着往下说。


    她好喜欢这个姑娘,想让她给自己当儿媳,又怕提了吓坏小姑娘。


    沈建国听到叶子衿的回答,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他还打算把身体养好,然后好好追求小姑娘呢,要是小姑娘就这么离开了,自己还怎么追媳妇。


    于是,他略带调侃地说道:“林知青留在村里挺好的,咱们村就缺像你这样能干又踏实的知青。”


    叶子衿被沈建国的话逗笑了,回应道:“沈同志过奖了,我也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牛车继续朝着村子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