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章聊八卦
作品:《七十年代,带着空间去下乡》 一位婶子脸上的表情神秘兮兮的,压低声音对她周围的说。
“哎,你们听说了没?隔壁村李家那个寡妇,听人说她家经常半夜三更有人敲门!”
“你说,那时候敲门能有啥事?”
“啊?真的假的?那小寡妇男人不是年初才没的吗?这么快就跟男人勾搭上啦?”
另一位婶子眼睛瞬间瞪大,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这还有假!我可是听隔壁家二狗媳妇说的,二狗媳妇娘家就住在她家隔壁。”
“她娘家大嫂半夜起夜,正好听到隔壁院子传出那样的声音。”
那婶子说得有板有眼,像她自己亲眼看到过一样。
叶子衿就坐在她们旁边,听到这些话,脸微微一红。
心里想着,这话题也太私密了,能不能说的小声点。
她们这里好几个小姑娘,而且还有孩子在。
这些婶子也不知道避讳着一点,把人教坏了怎么办?
她实在不好意思往下听,手上搓玉米的动作都不自觉加快了几分,在心里哼着歌打发时间。
这时,又有个婶子接过话茬。
“要说这事儿啊,还不算啥。有人看到三花家那口子,又跟王寡妇钻草垛子去了!”
“哎哟喂,这人咋这样啊!他家三花知道不?”旁边的一位大娘连忙追问。
“知道能咋样?她又生不出儿子,估计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呗。”
“而且她都人老珠黄了,王寡妇可比她好看多了。”
“还有那身段也长的跟妖精一样,是个男人都喜欢胸大屁股翘的。”
“三花那男人也不是个省心的,前儿个还跟村东头的赵瘸子因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干起来了,后脚就跟人钻草垫子,还让人看个这着。”
这话只是小范围在传,但还是被人听进了耳朵里。
角落里有个女人,正低头卖力的搓着玉米,但她的眼眶已经泛起了泪花。
整个人缩在角落里,不太引人注意。
叶子衿实在听不下去了,轻声嘀咕道。
“婶子们,咱能不能聊点别的呀,这些话听着怪不好的。”
美凤婶子笑着打趣道:“你们声音可轻点吧,林知青这丫头脸皮薄,听不得这些。”
秋分婶子不在意的说:“这些事儿在咱村里,那可都是公开的秘密,没什么听不得的。”
“也提醒你们这些小姑娘眼睛擦亮点,找对象别找个这样的,不然后悔一辈子。”
叶子衿觉得秋分婶说的对,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只能加快手上搓玉米的速度,盼着赶紧把活干完回家。
于贵梅也羞的低下头,闷不吭声的干活。
可婶子们依旧聊得热火朝天,那些不堪入耳的话语还是不断钻进她们的耳朵里。
赵桂花看到几个小知青都低头干活,立刻出声打断。
“你们几个老娘们一天嘴巴叭叭个不停,是不是活分少了,要不再给加点。”
大队长媳妇都发话了,刚才那位婶子笑着叨扰。
“别别别,我们说点别的不成吗?”
一个上午,叶子衿她们就把自己的活干完了。
计分员本来还想给她们加到十个工分,想着让她们下午也来做点,年底好分粮。
叶子衿果断拒绝,她才不想把自己搞的那么累,能吃饱饭就行了。
比起搓玉米,她还不如上山去碰碰运气,兴许还能找到点好东西。
搓玉米于贵梅倒没觉得有多累,但她今天身体不行。
月事来了,肚子疼的不行,早就想回去了。
还好穿的是黑裤子,也不知道现在有没有漏出来。
在一众人羡慕的目光下,她们两个扛着玉米芯,抱着板凳离开了大队部。
今天又弄了四麻袋玉米芯,少说也能烧两三天。
回点知青点,于贵梅匆匆忙忙去了一趟厕所,回来后才不好意思的说。
“子衿,我那个来了,今天能不能不去捡柴。”
叶子衿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有些责怪的说。
“你咋不早说,快回炕上躺着,捡柴又不是必须去。”
“你在家等着,我到林子里给你弄好吃的去。”
于贵梅有些难以开口,欲言又止。
叶子衿问:“怎么了?”
于贵梅道:“你有月事带吗?我从家里带的不够了。”
突然听到这个老式的叫法,叶子衿还真的愣了片刻,然后才说。
“那个我没有,但是有卫生纸,你用这个。”
卫生纸是她囤货的时候买的那种最便宜的草纸,这个时候拿出来用也不怕她怀疑。
于贵梅为难的说:“用草纸,是不是她浪费了?”
她以前的月事带都是用布做的,里面包的都是草木灰,装棉花都是奢侈的了,还一次都没用过草纸。
叶子衿认真的说:“这哪里是浪费,卫生纸干净卫生,比月事带可好多了。”
于是她不由分说的道:“你等等,我去给你拿一些。”
很快她又回来了,除了一包灰白的草纸外,还拿来了一罐红糖。
然后说:“你自己泡一点吃,这两天你就别碰凉水了,饭就等我回来做。”
于贵梅的肚子确实隐隐作痛,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工,她现在只想好好躺躺。
乖乖点头答应:“嗯,我知道了。”
叶子衿边往外走边说:“今天中午吃鸡蛋面条,你先睡一会,我做好在叫你。”
于贵梅十分庆幸自己下乡遇到了这个好朋友。
不然就她那点钱,还不知能坚持多久。
“子衿,你真好。”
叶子衿对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转身就出去了。
她手脚麻利地烧起灶火,洗锅。
等到锅热后,往锅里挖了一勺子猪油,然后又敲了四个鸡蛋打散。
等到锅热,猪油化开,在把鸡蛋倒进锅里,煎的两面金黄,在往锅里添好水。
想到空间里的西红柿,忍了忍,还是没往外拿。
要是自己住,她还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但现在不可能了,到时候人家又说她是资本主义,过来就是享受生活的。
要是这样一个帽子扣下来,她就真的要去跟爸妈团聚了。
很快锅里的汤就咕噜咕噜翻滚起来,她便放入两人吃的挂面。
等到面煮软,她又往锅里扔了一把青菜。
很快,鸡蛋面条就煮好了。
叶子衿捞出一大碗,端到炕边,然后说。
“梅子,面煮好啦,快趁热吃点,吃了肚子兴许能舒服些。”
于贵梅赶忙坐起来,接过面碗。
看到碗里的面条,还有鸡蛋,开心的说。
“这鸡蛋面条闻着就香,你也快点吃。”
“嗯,我也马上就吃。”
叶子衿把炕桌摆好,然后也去把自己的面条端进来。
两人坐在炕上,小口小口的吸溜着面条。
吃完面收拾好,于贵梅就又躺下了。
叶子衿把门关上后,独自背着背篓离开知青点,朝着林子走去。
今天她一个人,打算去更远一些的地方。
她想要尽量多捡一些柴火,这样冬天就不用在出去了。
不光她们这里要用,还要送一些到父母那边。
空间里虽然有麦秆和玉米杆,但是这些都不经烧,一把火就烧没了。
父母那边一天到晚都忙着为两头牛割草,根本没有时间去捡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