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感情升温

作品:《被夺亲跳崖后,嫡兄们悔疯了

    这番话,既是敲打,是警告,更是一种变相的认可。


    沈思薇的心,猛地一跳,脸颊瞬间烧得滚烫,下意识地想开口说些什么。


    然而,谢怀瑾却先一步上前。


    他没有丝毫的辩解或迟疑,对着李老将军,郑重地抱拳,深深一揖。


    “外公放心。”


    他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重如泰山。


    “怀瑾此生,定不负她。”


    一句“外公”,一句“不负她”,胜过千言万语的山盟海誓。


    李老将军看着他坦荡而决绝的眼神,重重地“嗯”了一声,算是应下了这份承诺。


    沈思薇的心,在这一刻,彻底地,满满当当地,被这个男人填满了。


    她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掩住了眼底潋滟的水光,唇角,却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


    自从李老将军那番“拿你是问”的宣告之后,谢怀瑾照顾起沈思薇来,更是名正言顺,无微不至。


    沈思薇手臂有伤,肩背也行动不便,别说用膳,便是端杯水都费劲。


    于是,喂饭这件事,便被谢怀瑾理所当然地包揽了。


    军中的伙食,算不上精致,但伤员的病号饭总是格外用心。


    小米粥熬得软糯喷香,配上几碟清淡的小菜。


    谢怀瑾总是小心翼翼地吹凉了,再将勺子递到她唇边。


    那专注而认真的神情,比他在沙盘前推演战局时,还要严肃几分。


    沈思薇起初还觉得万分不自在,但她反抗无效后,也就接受了。


    清晨,帐内只有他们二人。


    谢怀瑾依旧在喂她喝着温热的肉糜粥。


    或许是习惯了,他的动作已经熟练了许多。


    沈思薇小口小口地喝着,帐内一片安静,只听得见彼此轻微的呼吸声和勺子碰到碗沿的轻响。


    一勺粥喂完,一粒调皮的米粒,沾在了她的唇角。


    “别动。”


    谢怀瑾低沉的嗓音响起。


    沈思薇下意识地想伸出舌尖去舔,却被他制止了。


    在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俯下身,伸出了手。


    不同于以往用帕子擦拭,这一次,他用的是他自己的指腹。


    那带着薄茧、略显粗糙的指腹,带着他独有的、灼人的温度,轻轻地,擦过她柔软的唇角。


    沈思薇只觉得一股电流,从唇角瞬间窜遍四肢百骸,让她整个人都僵住了。


    她的心跳,震得她耳膜嗡嗡作响。


    谢怀瑾的动作也是一顿。


    指尖下那柔软细腻的触感,仿佛带着魔力,让他指尖发烫,心头一颤。


    他飞快地收回手,像是被烫到了一般,耳根处,浮起一抹可疑的红晕。


    他清了清嗓子,眼神有些不自然地飘向别处,故作镇定地继续舀起一勺粥。


    “喝……喝粥。”


    沈思薇低着头,脸颊早已红得能滴出血来。


    这男人……是故意的,还是无心的?


    不管是哪一种,都让她那颗好不容易平静下来的心,再次掀起了惊涛骇浪。


    除了喂饭,换药也是每日必行的“酷刑”。


    谢怀瑾坚持亲力亲为,不让任何军医插手。


    他的理由依旧无懈可击:“男女有别,你的伤处,岂能让旁人看了去?”


    每到这时,沈思薇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昏暗的烛火,在帐内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交织在一起。


    他让她侧过身,背对着他坐好。


    然后,无比轻柔地,一层一层,解开她肩上缠着的绷带。


    他的指尖,不可避免地,会划过她光洁的背部肌肤。


    每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让两人同时一僵。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温热的呼吸,喷洒在她的颈后,带来一阵阵细密的战栗。


    空气中,弥漫着清苦的药草味,和他身上那股强烈的、极具侵略性的男性荷尔蒙气息,混合成一种让她心慌意乱的味道。


    等换好药,她的后背早已出了一层薄汗,也不知是疼的,还是羞的。


    沈思薇伤后,许是惊吓过度,夜里总是多梦。


    梦里,不是前世沈家那冰冷的庭院,不是那碗要了她性命的毒药,就是荒原上闪着绿光的狼眼,和巴扎图那张狰狞的脸。


    她总是会在尖叫中惊醒,然后一身冷汗,再也无法入睡。


    谢怀瑾知道后,便干脆每晚都守在她的帐中。


    他在她的床边,支了一张行军榻。


    她睡不着,他便陪她说话。


    “小时候在将军府,我最怕的不是我爹,是我大哥。”


    烛火下,他的侧脸轮廓分明,冷厉的线条在暖光的映衬下,柔和了许多。


    “他比我大十岁,我每次练武偷懒,他都会罚我扎一个时辰的马步。后来,他和父亲战死沙场……”


    他的声音,染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喑哑。


    沈思薇静静地听着,这是她第一次,听他说起他的家人。那个十六岁便以一己之力挑起门楣的少年战神,原来也有过这样平凡又温暖的童年。


    她也会说起一些在渔村的趣事。


    “养父母家的海,很蓝。天气好的时候,能看到海豚。”


    她不会说那些被磋磨的苦,只挑拣一些微不足道的、带着咸咸海风味道的往事。


    “我采过一颗很大的珍珠,他们叫它‘鲛人泪’。”


    他们在这样一问一答的闲聊中,窥见了彼此不为人知的一面。


    他的冷厉孤高之下,藏着对亲人的无尽思念与身为家主的沉重责任。


    她的沉静坚韧之下,是一颗渴望温暖、却又饱经风霜的玲珑心。


    不知从何时起,她再也没有做过噩梦。


    因为她知道,只要一睁眼,就能看到那个守护着她的身影。他会坐在烛火下,或擦拭他的长剑,或翻看军报,但他的注意力,总有一分,是落在她身上的。


    这种安心的感觉,胜过世间任何安神的良药。


    朝夕相处中,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在两人之间悄然蔓延。


    在这冰天雪地的关外军营中,在每日的喂饭、换药、夜谈中,两颗饱经沧桑的心,正在慢慢的靠近!


    七日时光,在关外苦寒的风雪中,悄然流逝。


    这七日,对沈思薇而言,仿佛是偷来的一段岁月。


    没有沈家的冷眼,没有前世的阴霾,只有这个男人日复一日,笨拙却又无比认真的守护。


    她的伤,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已好了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