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筋骨已成!血脉将通!

作品:《开局发配边疆,我摸尸捡属性,奉天靖难

    陈策站在众人之前,感受着身后一道道炽热崇拜的目光,听着厂房内震耳欲聋,那充满力量感的轰鸣,看着一台台崭新的二级符文机被高效地生产出来,嘴角终于勾起一抹满意的笑容。


    厂房外,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厂房内,火星迸溅,铁流奔涌,这一幕,象征着北疆的工业之火,已然熊熊燃起。


    他转向负责军工生产的廖大智,声音沉稳有力:


    “大智!”


    “末将在!”廖大智立刻挺直腰板,脸上因震撼尚未褪去的红晕又加深了几分。


    陈策指向下方,“我要你这个冬天,将此流水线生产之法推广至北疆所有军工厂!”


    “矿场和煤场优先采用符文机代替人力运输!”


    “两年之内,我北疆兵力恐将突破五十万之众,届时,我要看到每一位兄弟,都披挂着制式装备,每人都有钢刀钢甲!”


    他的话语斩钉截铁,“甲胄、兵刃、弓弩、箭矢、乃至爆裂符和神行符...皆需源源不断,精良可靠,你可能做到?”


    廖大智“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如洪钟,盖过了部分机器的轰鸣,“主公放心!”


    “末将愿立军令状!”


    “这个冬天,必让所有军工厂完成革新!两年后,五十万大军所需之制式装备,定如数、如期、保质地交付!若有一丝差池,廖大智提头来见!”


    “好!”


    陈策满意地点头,随即目光转向商会副会长钱喜。


    “钱喜。”


    “属下在!”


    钱喜连忙躬身。


    “军工革新之后,便是水泥厂、砖厂、制盐厂、织造厂...但凡涉及民生基础、大宗货物生产的工厂,优先换上符文机驱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陈策的指令十分清晰明确,“这个冬天,你同样不得清闲,集中力量,全力生产铁马马车所需的标准化零部件!”


    “开春雪化之时,我要看到辽东-北疆-大漠这条纵贯两千里的贸易货运线彻底打通!”


    “商队规模、运载能力、往来频次,都要达到巅峰!”


    “让辽东水产、北疆金银、草原皮毛、西域特产,如血液般在此脉管中奔流不息!”


    “属下领命!”钱喜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开春之日,定让主公看到一条洪流般的商道!北疆富可盖世,指日可待!”


    陈策微微颔首。


    最后,他的目光重新落回眼前这座轰鸣的厂房内部。


    驱动着符文燃气机的,是轮换注入内力的开脉境工兵,虽说每小时只需两个馒头,但是,这一个军工厂运转起来就需要二十多个开脉境,根本挪不了窝。


    “若要将此流水线推广至所有军民工厂,所需要的开脉境武者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他蹙着眉,道出其瓶颈。


    “仅靠士兵自然修炼,杯水车薪,远水难解近渴。”


    林栖鹤捋着胡须,有了某个猜测,“主公的意思是...”


    陈策肯定的点点头,转头看向他,“栖鹤,你立刻着手,从全军中筛选出一批人。”


    “条件是:资质有限,此生凭自身努力几乎无望突破至开脉境,且对武道更高境界并无执着追求,甘愿为北疆奉献余生。”


    此言一出,在场核心文武都瞬间明白了陈策的意图——


    主公是要动用真气灌顶之法,批量制造开脉境武者!


    “没错。”


    陈策坦然承认,“经过反复试验确认,只要严格控制真气输入的速度,便能大幅提升武者修为,助其快速破境,且副作用微乎其微,不会丧失理智。”


    他顿了一下,语气变得郑重,“但此法亦有代价,那便是被提升之人武道将就此断绝。”


    “未来再难有丝毫精进,终其一生修为都止步于此。”


    他严肃道,“此事关乎将士们的前程命运,务必讲清利害,全凭自愿,不可强求!”


    “且要明确告知,一旦接受提升,将不再上战场厮杀,而是转入生产建设领域,驱动符文机,成为支撑北疆强盛的工业之基!”


    “他们的功勋将在战场以外,以另一种方式铭刻!”


    林栖鹤神色肃然。


    “属下明白!”


    最后,陈策目光扫过激动的文武重臣们,朗声笑道:


    “诸位,此物虽名为‘机’,实则为‘基’!是撬动黎民万世之基的杠杆!”


    “它意味着,我们的钢铁洪流、精工利器,将取之不尽!意味着我们的财富积累、民生富足,将滚滚而来!”


    “更意味着,支撑我们未来开疆拓土、护国安民的根基,将前所未有的牢固!”


    “此机问世,北疆之躯,筋骨已成,血脉将通!”


    林栖鹤、霍青、廖大智、钱喜、薛金凤、于峻、宋岩等人,乃至丹青子无不心潮澎湃,纷纷笑着躬身,齐声道贺: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天佑北疆,神器出世!”


    “有此神机,天下何惧!”


    ……


    燕州城外,朔风怒号,大雪纷飞,天地间一片苍茫素裹。


    入冬这天,段云与许莜莜亲自率领一队玉剑山庄的精锐弟子,驾着数辆由健马拉动的宽大马车,抵达国公府前迎接陈策。


    陈策此行轻车简从,只带了霍青、杨英、谭玉以及十数名平日里护卫他左右的内卫。


    众人换上厚实的裘皮大氅,登上温暖的马车。


    车轮碾过厚厚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车队缓缓启程,驶向风雪弥漫的关东。


    一路上,巍峨的山峦银装素裹,蜿蜒的河流冰封如镜,广袤的原野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唯有枯枝在寒风中倔强挺立。


    天地间一片肃穆苍茫,浩荡雄浑之气扑面而来。


    陈策望着窗外这壮阔的景象,情不自禁就念出声: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好诗!好诗啊!”


    霍青眼中精光爆闪,赞叹道,“此诗雄视千古,气吞寰宇!非胸怀天下、志在乾坤者不能道出!主公胸襟,浩瀚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