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作品:《将门女驸马[穿越]

    姜竹星一通简单粗暴的操作,使得公主的婚事暂时被搁置。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当今圣上龙体欠安,接连三日未理朝政。内阁的奏折堆积如山,诸位阁老忙得焦头烂额。


    在淑贵妃提议下,皇帝摆驾行宫休养,伴驾的嫔妃仅贵妃一人。淑贵妃年过四十,风韵犹存,且擅长察言观色,能说会道,时常讨得龙心大悦。


    二人游园时,不料园中一声惊雷炸响,曲径通幽处沙土横飞,赫然露出地下的石碑,碑上尚刻有几行字。


    双凤奇遇,金燕衔珠,星辉映月,鸿运泰安。


    不知从哪里走漏风声,石碑一事闹得满城风雨,竟传出七八种版本。尤其是坊间的说书先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各种版本融会在一起,言之凿凿,好像真的能窥探天机。


    起初,百姓们只是听个热闹,到后来口口相传,演变成神兆,令人深信不疑。


    三日后,司天监监正入宫面圣。彼时,皇帝斜靠软榻,在淑贵妃陪伴下服用补药。


    “臣参见陛下,陛下……”


    皇帝没什么精神,摆摆手,“免了,讲正题。”


    “是。”


    监正娓娓道来,“启禀陛下,臣夜观天象,历经各种卦盘,全都指向一个结果。名中带月者自然指的公主,也为双凤中的一凤。而名中带星者乃天上星,也就是天女,为另一凤。”


    见皇帝抬眼,监正继续道,“近日陛下龙体欠安,公主殿下亦是缠绵病榻,此乃凶兆。然若是顺应天意,星月合璧,双凤结缘,则逢凶化吉。”


    闻言,皇帝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让公主招那名中带星的女子为驸马?”


    “正是。”


    监正赔笑,“让天女进入皇室,也可作冲喜之用。”


    皇帝忽而沉下脸色,呵斥道,“荒唐!历朝何时招过女驸马。”


    此刻,静默良久的贵妃娘娘挽上皇帝的手臂,轻笑道,“陛下息怒,监正也是为了陛下和公主的身体安康着想。再者,现如今坊间不乏女子之间的情缘,虽说历朝没有女驸马,可这也是权宜之计,为国运,为陛下。”


    皇帝沉默下来,面色仍旧不悦,可也未一口否决。


    司天监的论调与坊间流言不谋而合,皇帝明显陷入迟疑。


    关乎国运和龙体安康,宁可错信,不可错失。退一万步讲,这件事对一位帝王来讲没什么损失,不过是搭上公主的婚事。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而身为当事人之一的姜竹星却毫无所觉。


    “姑娘,咱这是要去哪?”


    阿云紧紧追在姜竹星身后。


    仰望天空湛蓝,万里无云,姜竹星心情不错,只道,“去茶楼转转。”


    鱼龙混杂的茶楼最适合触发剧情,“画中仙”剧情尚未走完,她得找机会打听那幅仕女图的下落。


    再到福记茶楼,姜竹星已经驾轻就熟。茶楼伙计见了她一眼就认出来了,连忙点头哈腰的招呼二人入座。


    “姑娘今日是雅间还是大堂?”


    姜竹星扫一眼堂前,“雅间。”


    “好嘞!您随小的来。”


    两人跟着小二上到二楼雅间,要了一壶庐山云雾以及数碟茶点。姜竹星记得这里的茶食不错,便要了几样上次没尝过的。


    待茶食上齐,姜竹星把一碟透花糍推给阿云。


    “这个不错,快尝尝。”


    阿云点点头,历经数月相处,两人之间像是主仆,又像是朋友。刚开始,阿云还有些诚惶诚恐,如今也算是习惯这种相处方式了。


    堂前高台上,说书先生拍下醒木,开始今日的新段子。


    “我们来讲最近洛阳城最盛行的星月缘。话说天女降世,名中带星。她带着救世的使命而来,与人间的凤凰相遇,结下不解之缘。”


    下面的茶客中不少人已经听过星月之说,跟着附和。


    “我知道,这月就是当朝公主。这星嘛……就是公主带回来的那位救命恩人。”


    姜竹星正品着茶,闻言差点喷出来。


    “咳咳……”


    她捂着心口,咳得满脸通红。


    阿云忙帮她拍背顺气,“姑娘不舒服吗?”


    姜竹星被自己呛到,半天说不出来话,只会摇头摆手。


    一定是她理解错了,这讲的应该不是公主和她……吧?


    半晌,姜竹星抬起头,对上阿云担忧的视线,干笑两声。


    “我没事。”


    台上的说书先生仍在侃侃而谈,跟亲眼得见似的,不带半点犹豫。而底下的茶客似乎也深信不疑,坚定的认为星月缘是真的。


    姜竹星在二楼听得直挠头,一时不知道这些人是封建还是开放。说他们封建,他们却已经愉快的接受了女驸马的说辞。说他们开放,他们居然相信什么天女预言。


    “这地方指定有点说法。”


    姜竹星自言自语。


    她的声音太小,阿云没听清楚。


    “姑娘你说什么?”


    姜竹星心虚的笑笑,“没什么。”


    就算她再想否认,也不能当作与自己无关。那些人说的确实是她和公主,可是这些奇妙的言论若是传到公主耳朵里,是不是不大好?


    另一头,公主府书房中多了一抹玄色身影。此人形如鬼魅,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东方容月身旁。


    “殿下,一切准备妥当。”


    暗卫灼冉一袭玄衣,戴着半张银面,麻花辫高束,发尾垂在身后。


    “正如殿下所料,淑贵妃已所有行动。”


    东方容月端坐书案前,手中执着一本书册。


    “父皇应该很快就要召见我了。”


    石碑是东宫安排的,坊间流言是她派人散播的,一切都是为了把那人留在身边。


    灼冉颔首低眉,脊背却挺得笔直。


    “属下有一事不明,殿下如何确定淑贵妃会顺应殿下的意思?”


    东方容月未抬眼,仍旧盯着书册。


    “左相是礼王那边的人,淑贵妃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左相之子成为驸马。对于她来说,谁是驸马并不重要,不是礼王的人就好。”


    自古公主婚事,要么就是拉拢朝中权贵巩固皇权,要么就是远嫁。若是两样都不占,还不如选一个平民驸马,总好过对方势力过大,结党营私。单是姜竹星毫无背景这点,就足够让皇帝和淑贵妃放松警惕。


    皇帝晚年昏庸,却生性多疑,不可能将权力过早的拱手让人。顺应天命,又不会威胁到宝座,一举两得,即便从无先例,也无妨。至于皇家名声,在皇帝强纳臣子遗孀为妃时,早就不顾及什么名声了。


    东方容月的目光从书上移开,逐渐悠远。她回想起初见顾将军时,觉得此人意气风发,那么耀眼,格外的与众不同。于是她千方百计的和顾将军成为知己好友,她本以为这样已经足够。


    可听闻顾将军的死讯时,她痛苦至极,后知后觉的明白她对顾熹炎的感情早已不只是仰慕。如今,上天真的重新给了她一次机会,她绝对不会放手。哪怕是用这种乘人之危的卑劣手段,也要把人留在身边。


    思及此处,东方容月面色稍沉。从一开始,就是她主动接近顾将军的,明知道那人心里装着的是朝堂,是百姓,她还是执意要挤进去一个位置。就连现在也是如此,她心知那人失去记忆,正是好骗的时候,却主动诱她陷入自己的织网。


    有朝一日,那人恢复记忆,会不会怪她呢?


    东方容月苦笑一声,她已经顾不得许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这时,只听守在门外的惜荷扬声回禀,“姜姑娘回来了,殿下正在书房等姑娘。”


    思绪回笼,东方容月敛去心绪,冲身边之人抬手示意。


    下一刻,灼冉行礼退下,疾风似的从窗边掠过,转瞬之间消失不见。


    几乎是同时,姜竹星推门入内。东方容月放下书本,蓄起盈盈笑意,全然不见方才的盘算。


    “街上热闹吗?”


    姜竹星准备一肚子的说辞,在见到东方容月的顷刻土崩瓦解,大脑一片空白。


    “啊?热闹,有点太热闹了。”


    东方容月好像全然不知,招招手让她过去。


    “阿星累了吗?”


    姜竹星迎上她秋水般清亮温柔的眼眸,不知如何开口,神色也变得不自然。


    “我……我听见一个消息。”


    “哦?”


    东方容月面色不变,依旧笑得如沐春风。


    “是何消息?说来听听。”


    姜竹星斟酌用词,言简意赅的转达星月缘的流言。言罢,她悄悄观察东方容月的神情,却见对方若有所思,但并无不悦。


    古人注重名节,听到如此编排自己的流言蜚语,很难不介意吧?


    稍待片刻,东方容月缓缓开口,“无妨,阿星也说了,只是传的流言而已,不必放在心上。”


    见对方真的没有生气,姜竹星松口气,暗道公主殿下实在是太过善解人意,还要反过来宽慰她。


    突然出现的石碑,上面刻着似是而非的字句,再加上铺天盖地的传言。姜竹星总觉得事有蹊跷,像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可这人是谁呢?难道是公主的敌对势力,专门找麻烦的?


    不等她想出所以然,门外忽然传来惜荷的声音。


    “殿下,宫里来人了。陛下宣您和姜姑娘入宫。”


    闻言,姜竹星不禁讶然,皇帝要见自己?


    东方容月了然,淡定道,“让宫人稍候。”


    她等的传召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