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三章 这里没你吃的
作品:《虐恋情深文炮灰重生手札》 “写了一点点。”
“什么叫写了一点点,量词是这样用的?”
“你吃饭怎么不知道只吃一点点,在外头玩的时候怎么不能只玩一点点,学习上的事需要一蹴而就,方能快速提升自己。”
“陛下,您别吓到她了。”
瞧着被训得低眉丧眼的卫迎山,殷皇后忍不住嗔怪道,不就是迎山只带了一把扇子,哪能这样说孩子。
“吓到她?你看她这是害怕的样子吗?低着脑袋心里不定在怎么腹诽朕。”
明章帝没好气的开口:“行了,别装可怜,把头抬起来。”
“哦。”
卫迎山迅速的抬起头,清凌凌的杏眼眨巴眨巴,哪里有低着头时的颓丧。
“皇后瞧瞧,朕有没有说错?”
噗哧!
殷皇后忍不住捂嘴笑起来:“这孩子的性子和您年轻时一模一样,天不怕地不怕。”
其他皇子公主要是被陛下训斥,哪里还能这么淡定,早就吓得不知所措。
“朕可没她这么混,听沈青玉说她已经成为书院一霸,连郭豫家的小儿子都不敢招惹她。”
这还是在她没暴露身份的情况下,这些纨绔子弟就已经被她治得服服帖帖。
至于明章帝为什么会特意提起郭子弦,得益于前几日东衡书院课堂上学子打架,沈青玉直接将劝退书送至郭府。
双方都有动手,独独给自家孩子送劝退书,郭豫哪里能依,知道沈青玉固执古板,不会搭理他,只能下朝后来养心殿诉苦。
恰好沈青玉也在,一来二去明章帝便知道了其中原委,郭家这个孩子做事确实出格。
待郭豫离开后,被指派到书院看着昭荣的沈青玉,自然会将如实禀报情况让他放心。
总的概括就是,用拳头打得同窗忌惮,夫子夸赞,这一禀报,明章帝确实挺放心的,实在是太放心了,他甚至有点不放心别人。
“父皇,儿臣在书院从不主动惹事,书院一霸的事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污蔑!”
卫迎山对书院一霸这个称呼表达强烈的不满,她真的是很讲道理的人,被逼无奈之下才会动手。
“咱们迎山确实不像是主动惹事的人。”
“嗯嗯,还是母后了解儿臣。”
“那你说说年雪最近是怎么回事,隔三差五的告假,行事完全不像他以前的作风。”
话题转换得猝不及防,卫迎山直呼不好,听父皇的口气,看来殷年雪这小子最近依旧在将年轻气盛几个字贯彻到底,丝毫没收敛。
她干笑两声:“父皇为何这样问?殷小侯爷怎么了?您知道的儿臣日日在书院,平时很少与殷小侯爷见面,怎么会知道他的事。”
“是吗?”
上回在大殿上年雪公然辞官,明章帝就有所怀疑,后面此等情形时不时上演。
初以为是派给他的差事太多,让他吃不消,每次便准了他的假期,没想到这段时间靖国公那边也有同样的情况出现。
本想问问女儿知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结果对上她透着机灵的眼睛,明章帝便察觉到不对劲。
能和年雪走得近,还能影响他的人,昭然若揭,毕竟上回的大师字体还历历在目。
“是的是的,儿臣最近全副心神都扑在学习上,真不知殷小侯爷发生了什么事。”
卫迎山连连点头,一脸无辜,实则心里把殷年雪骂了个狗血淋头,当真是个坑货!
“想来是他迟来的叛逆期,往后父皇再给他多派些活治治就行,书上说只要让自己充实起来,什么问题都不药而愈。”
明章帝没好气的点着她的额头:“哪里来的歪理,一天天的就会给人使绊子。”
“听年雪说你们明天约着去汾王府打马球?”
“对的,是许季宣组的局,他在书院心高气傲和大家处不来,便让儿臣代为叫人,殷小侯爷也是我叫过去的。”
“他和人处不来,你就和人处得来?”
“儿臣人缘很好的,大家都乐意和我玩。”
“这倒是,连年雪这样疲懒不愿意动弹的性子,马球如此激烈的运动他都愿意参与,足以证明咱们迎山人缘好。”
殷皇后手执羽扇,想起侄儿今日入宫提到明天要去汾王府打马球生无可恋,却又不得不去的神色,忍不住轻笑出声,也就迎山能将人鼓动。
“母后,这把羽扇真衬您,待下回儿臣再给您买十把八回来,让您换着扇!”
轻盈的羽扇在殷皇后手中不紧不慢地摇曳,衬得整个人愈发优雅从容。
美人如画,卫迎山不自觉盯着看得出了神,杏眼里全然是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明章帝见她这样,额角突突地直跳:“请完安便回你的明月殿去!”
“可儿臣要留在凤仪宫陪母后用膳啊。”
“这里没你吃的,赶紧滚回去写功课,明日朕要抽查,还有上回的策论,按朕教的你,从其他角度重新写一篇出来。”
“哦,回就回,母后儿臣先行告退,明日打完马球再来陪您用饭。”
陛下也真是,对孩子说话这么重。
怕她难受,殷皇后赶紧将人拉住:“不用走,留下来用膳,想吃什么母后让小厨房做。”
“父皇不想我留在这里,我就不多待啦,免得碍眼……”
卫迎山一脸凄楚的装可怜,在自家父皇越来越黑的脸色中逃之夭夭,再待下去,少不了一顿板子,她可是很识时务的。
“陛下,迎山还小,您说话多少顾着点,她这会儿不定怎么伤心。”
殷皇后担忧的看着孩子逃也似的背影,吩咐慧心:“赶紧让小厨房做些吃食送去明月殿。”
“第一次见听澜这般喜欢一个孩子。”
殷听澜,也就是殷皇后,听得明章帝的话神色不变,脸上依旧是温和的笑:“迎山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臣妾确实很喜欢她。”
“能得听澜喜欢,也算是昭荣的福气。”
宣国公府虽现在已从前线退出,老国公不理朝事,可在大昭的地位不可撼动,更有军械天才的殷年雪作为加持。
这份福气于昭荣而言至关重要。
只是这份福气,昭荣需要一个重要的契机将它接到手中。
对于自己走后父皇母后的对话卫迎山不得而知,但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的路也注定比寻常男子难走,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契机自会主动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