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四院宴集 下

作品:《虐恋情深文炮灰重生手札

    观棋不语,观看此类的游戏是同样的道理,以免发出声响打断他人思考。


    除了主动参加解析华容道的四位学生,桌案旁乌泱泱的围了一大群人,聚精会神的盯着自己书院的同窗解析,整个亭中鸦雀无声。


    “难得董监正今日能抽出时间来看这些学生的表现,可是钦天监要招收新的灵台郎,董监正顺道出来物色人选?”


    说话之人是位中年男子,一身青色常服,面相儒雅,正是国子监祭酒于文正。


    旁边脊背略微弯曲,头发花白的老者则是钦天监的监正董藏。


    二人入得观云楼也无须他人引导,自顾的走在绿树成荫的园林内,远远的看到一亭的学生停住脚步,未曾再上前。


    “人选不容易物色啊,得看缘份,更何况有你国子监珠玉在前,这些前途一片光明的学生又哪里能看得上我钦天监小小的灵郎官。”


    钦天监不比其他有擢升希望的衙门,职能比较特殊,行的事也远不是寻常四书五经上能学到的,多为家学渊源。


    内里的官员选拔一般采用世袭制,家族传承观测经验,前任灵郎官后继无人,这一职便空悬许久,只能从外面选人。


    灵郎官为从八品的官职,哪里是这些天之骄子能看得上的,就算想当做擢升的跳板,也远远不够。


    当然这只是其一,更重要的还是那句话,行看天吃饭的测算之事得看缘分。


    不同于董藏的看缘分选人,于文正此回过来的任务便是擢选优秀的学子加以培养。


    科考僧多粥少还是三年一次,一个偌大的国家需要运行,朝廷总得想些其他法子提前给官僚体系输送人才。


    见原本鸦雀无声的亭内突然响起一阵叫好之声,二人对视一眼,相携着过去。


    而亭内之所以会喧哗起来,原因很简单。


    孙令昀在快速完成一个数字模式的华容道后,又拿起旁边桌案上无人挑战的另外两个其他模式的华容道,一气呵成全部解决。


    看得围观的众人惊叹连连,这才忍不住出声叫好,连几位夫子也不吝啬夸赞。


    刘夫子更是笑得与有荣焉。


    在书院时便听钱夫子提过他班上有位叫孙令昀的学生,性格有些内向,学识却是一等一强,还让他此回出来多照看一二。


    从刚才的表现来看,果真如此,华容道考验各方面的能力,一般擅长此道者,其余方面只会更好,面上止不住的笑意,看得其他三所书院的夫子牙酸。


    石鼓书院的夫子打趣道:“有思维能力如此出色的学生,你们东衡也算是捡到宝了,回去后可要好生培养。”


    “那是自然,众所周知此回宴集表现出色者,我们书院内部可不会亏待。”


    刘夫子说话直来直往,现在也不避讳沈御史单独在东衡书院收学生之事。


    鼓励的拍拍孙令昀的肩膀:“好生表现,老夫回去定会如实向沈御史反映情况。”


    又对其他人道:“你们也是同样的道理,勿要瞻前顾后,只管放心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能。”


    闻言东衡书院的学子纷纷应是,面上是抑制不住的喜色,经过昨日的事,其余人也只有羡慕的份,不敢再有其他想法。


    萧屹看着被众人围在中间意气风发的少年,神色不明的垂下头,倒是寒门出贵子。


    “何事这般热闹,可否说给我等听听?”


    听得一道陌生的声音响起,众人这才发现亭内不知何时多了两个人,待反应过来二人是谁后,扬面顿时安静下来,忙不迭的见礼。


    正要受礼的于文正无意中看到站在一众学子中有些面熟的身影,面上的表情一僵。


    这、这是……


    董藏察觉到同僚的不对劲,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除了有位神清骨秀的学生格外招人眼,其他未曾有特殊:“可有不妥?”


    他上回在钦天监值守,并未去参加中秋宫宴。


    “无事。”


    在朝为官的哪位不是人精,昭荣公主能以男子的装扮出现在书院,肯定是得了那位的首肯。


    周围的同窗包括书院的夫子定是不知晓她的身份,自己也得当作无事发生才行。


    想是这般想,看到准备见礼的众学子包括昭荣公主,于文正赶紧出声制止:“我与董监正今日只是闲来无事过来看看诸院学子的风采,大家随意些,不用多礼。”


    ???


    董藏一头雾水,你不是特意过来甄选人才带回国子监培养的?怎么变口风了。


    却也谨慎的没多言,按下心中的疑惑跟着道:“于祭酒说的没错,大家不用多礼。”


    没想到两位大人如此平易近人,原本有些紧张的学子,心中也跟着放松下来,但也不如之前那般放得开,拘谨的在各自的位置上坐好。


    刘夫子笑着开口:“两位大人今日能过来,是我们几所书院的莫大荣幸,要是能得二位大人指点一二,也是这些孩子的造化。”


    “好说,不过夫子得与我二人说一说宴集的章程,免得我们跟不上年轻人的思维。”


    “魏小山,你且上前来与二位大人说说我们这两日宴集的安排,留在一侧给二位大人解惑。”


    钱夫子早前便说这孩子性格外向,不怯扬,陪坐在一侧最适合不过。


    在朝廷官员面前露脸的机会自然要给自己书院的学生,刘夫子如是想到。


    “是!”


    卫迎山听得夫子的话在众人各异的目光中,面色如常的走至最前面,朝于文正二人拱手:“学生魏小山见过两位大人。”


    这礼他可受不得!于文正不动声色的侧开半边身子,心中叫苦不迭,干笑道:“不用多礼,不用多礼,你坐着说话便好。”


    “那学生便不客气了。”


    其他拘谨无比的学子,眼睁睁的看着这位叫魏小山的猛人,把两位大人的客套话当真,居然真的从善如流的坐下。


    见此情此景,见刘夫子眼皮子也忍不住一跳,这未免也太过不怯扬,表现得太外向了。


    于文正却没说多什么,甚至整个人还松泛下来,坐下就好,坐下就好,要是这位站着与他们说话,如坐针毡的人就要变成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