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下乡卖货

作品:《重生八零:李老太发疯整治子女

    “老大,咱们要买吗?”


    周承志反问,“你有钱?”


    二毛脑袋都快摇掉了,“老大,我把家里老底儿都翻出来了,一共就翻到三十块钱。”


    周承志虽然有两百块。


    但这钱用在进货上,根本就不够看的,再拿出五十块买通行证,能选的货就更少了,周承志叹气,“买不起。”


    二毛用下巴指指自行车,给周承志出主意,“这自行车挺新的,卖二手应该值不少钱,要不咱们把车卖了?”


    “嘶!”


    周承志满脸惊恐,“老子要把这车卖了,回头你就得去我家给我收尸去。”


    “这么恐怖?可你以前也没少卖家里的东西啊。”


    “你不懂,我妈已经不是以前的我妈了。”


    “啊?”


    “你当扭轱辘秀英是白叫的?老子敢卖她的自行车,她不会扭车轱辘,但是会把老子的脑袋扭下来当车轱辘!”


    周承志比了个扭脑袋的动作。


    二毛打个寒颤,那还是算了吧。


    别钱还没挣到,先把命搭进去了。


    “老大,那咱进啥货啊?”


    “先进点不值钱的小东西卖着吧,等赚到钱了,再买通行证。”


    “哦。”


    周承志恋恋不舍地看了眼守卫森严的入口,狠狠心走了。


    逛了一遍,周承志心里有数了,他先买了两个大箩筐,用绳子分别系在后座的左右两侧,又买了块带着蕾丝边的漂亮白布,然后开始挨个货摊问价。


    货比三家之后,周承志选中了一个目标货摊。


    货摊是个中年女子,卖的都是一些价格低的小东西,周承志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很感兴趣的样子。


    二毛问价,“大娘,你这些东西都咋卖的啊?”


    “什么大娘,会不会说话。”周承志瞪了二毛一眼,“明明是年轻时髦的姐姐,你都把人叫老了。”


    周承志甜滋滋地喊了句姐姐,然后问,“姐姐,你这扎头皮筋批发啥价,零卖啥价啊?”


    扎头皮筋是透明的塑料包装,一个包装袋里头五个颜色,十个皮筋儿,颜色特别鲜艳,放一起看着也好看。


    摊主被周承志哄的合不拢嘴,“小伙子真会说话,这扎头绳给卖别人零售价一毛,批发价四分,你要的话,零售姐姐就算你九分,批发三分。”


    批发三分卖一毛。


    对半还多的利润啊。


    周承志眼睛发光,“姐姐你真是人美心善,我逛了这一圈,就数你卖东西最实在呢。”


    周承志问了最低批发数量,得知五十包起批,当即定了五十包黑色的扎头皮筋,五十包彩色的扎头皮筋儿,一共花了三块钱。


    又买了针头线脑。


    塑料盒装的针线盒,里头有大小不一的十几根针,十多种颜色的线,还带着一个顶针,又好看又实用。


    针线盒价格略贵,批发也要一块钱一盒,周承志要了二十盒。


    又挑了些好看的纽扣,暗扣,毛线,松紧绳,棉袜,手套,香皂,洗衣粉,热水袋之类的生活用品,单件东西都不贵,但批发的多了,价格就上来了。


    这些东西就花了周承志六十多块。


    周承志又选了几个手电筒,手电筒比较贵,进价也要12块一个,周成材没敢多要,就进了五个。


    一个箩筐装满。


    周承志又开始装另一个箩筐,这个箩筐进的都是一些玩具学习用品和零食。


    玩具进的不多,就选了几个不倒翁。


    文具有写字的本子,铅笔,橡皮擦,文具盒。钢笔和墨水价格贵都没买。


    零食大多数都是糖,水果糖,彩纸糖,高粱饴,山楂丸之类的。


    等另一个箩筐装满,时间已经来到中午,周承志跟二毛总计两百三十快的本钱也都用光了。


    “老大,咱们批的东西都是比较常见的,夜市上大家都有卖,咱的生意能好吗?而且咱们还没找到合适的摊位就进了这么多货,要卖不出去可咋办?”


    后座上绑了箩筐不能坐人,二毛就坐在前杠上,他忧心忡忡,“老大,那三十块是我从家里偷的,咱要赔了,我奶会打死我的。”


    周承志心里也没底,“你闭嘴吧,还没开始干,就赔赔赔的,妈的,老子本钱两百,你本钱才三十,老子都没说啥,你能不能别叭叭了。”


    二毛瞬间闭嘴。


    不到一分钟,他又憋不住了,“哎?老大你带我去哪儿啊,咱们不赶紧找个摊位吗?”


    “这些东西不在城里卖,咱们下乡。”


    “下乡?”


    “对。”


    周承志都想好了,城里不缺这些东西,但乡下就不一样了,他跟二毛以前经常去乡下倒货,知道乡下的情况。


    乡下买东西全靠赶大集,大集离的远,而且不是天天有。


    卖货郎也很少进村。


    城里竞争大,还不如去乡下搏一搏。


    他今天都掏钱租自行车了,当然要把自行车利用到极致。而且货就在筐里,实在卖不动还能带回来,大不了就耽误一天的功夫。


    周承志叮嘱二毛,“你趁现在把这些东西的进货价和零售价都记住,别等卖的时候翻单子,让人家瞧见了进货价,咱们的东西就不好卖了。”


    “老大,还是你想的周到。”


    “那是,要不老子能当你老大?”


    周承志骑着自行车从城里往城郊跑,感觉距离差不多了,周承志选了个村子停下车,让二毛下去探路。


    不到五分钟二毛小跑回来,“老大,快快快,前面五十米有人群扎堆。”


    周承志二话不说,骑车率先过去。


    初冬的天,小麦都种地里了,也没有别的啥农活,村里的人扎堆聚一起,妇女们围在一起纳鞋底的纳鞋底,打线衣的打线衣。


    今天周六,小孩们也不上学,在空地上跳皮筋,丢沙包 。


    周承志选了个位置把车子扎好。


    从竹筐里掏出白布,把东西一样样摆在上头,还没摆完,就吸引了不少小孩注意,周承志想吆喝,又不好意思,脸涨的通红。


    二毛跑过来,“老大,你咋不喊啊,你不喊谁知道咱们是卖东西的啊。”


    “你喊。”


    “啊?”


    “赶紧的!”周承志喊不出口。


    二毛也喊不出口,最后在周承志的怒瞪下,硬着头皮大喊,“卖货了!针头线脑,袜子手套,文具糖果,啥都有,有需要的赶紧来看看喽!”


    听到有糖果。


    小孩们一下子全聚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