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最珍视的物件

作品:《双重生:抢我未婚夫,劝你别后悔

    江雪放弃了,脱口而出:“师父,您不都看出来了吗?就是医院开的药啊。”


    “哪家医院?”何老爷子哼了一声。


    “我倒想看看哪家医院开的维生素片能包治百病。”


    那天他没揭穿她,觉得作为晚辈,不管什么用意,对长辈总是一片好心。


    但他心里一直好奇,如果不是那些药,到底是谁在调理陈爸的身体?


    那手法像是中医,却又不全是。


    听到何老爷子连药都认出来了,江雪强词夺理道:“师父,您不是中医吗?怎么就断定那只是维生素片?”


    “当中医就好骗吗?”他确实是中医,但还没糊涂到连维生素片都认不出,他看病时有时也会开西药。


    “好吧好吧,骗不过您,但那些药真的是医院开的。”


    “我公公一直坚持吃,可能最近心情好,所以感觉好多了。”


    “您可能不知道,当初陈颈生……也就是我丈夫,他们家小儿子,本来不打算结婚的。”


    “因为这事,他爷爷奶奶都跟着操心,您是老医生,应该知道,情绪对身体影响有多大。”


    “我这个老医生知不知道不重要。”他说,看她显然心里清楚得很。


    知道问不出更多,何老爷子也不再追问。


    说到底,这孩子是为了两位老人好,等她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


    如果她真不想说,他追问也没意义。


    他指着床尾的一个箱子说道:“去把那个箱子打开,把里面的小盒子拿过来。”


    “师父,有宝贝啊?”江雪换上笑脸,爬过去打开箱子。


    她按何老爷子说的,把里面的小盒子拿了出来。


    何老爷子亲自打开盒子:“你既然喜欢琢磨这些东西,把这本书拿回去看看,我知道你虽然拜我为师,但这不是你的兴趣所在,不过孩子,不管什么时候,多一门手艺就是多一层保护,我不要求你花太多精力,也不要求你精通,就学点基础,关键时刻能救命,也不至于再被维生素片骗了。”


    江雪看到何老爷子拿出他的顶尖医书,心里有些感动。


    听到后面的话又哭笑不得,维生素片难道要成为她的黑历史了吗?


    “师父,我一定好好看。”


    这本医书有些年头了,还是竖排的繁体字。


    能在那样的年代留存下来,还保存得这么好,说明它对何老爷子有多重要。


    “我抄下来再还给您,放心,不会弄坏的。”


    江雪双手捧着医书,神情严肃。


    何老爷子摆摆手:“不用,送给你了,你叫我一声师父,我总得留给你点什么。箱子里的废纸也一起拿走,看着碍眼。”


    打开箱子,江雪立刻注意到里面的东西,一小摞至少十几张手写的药方。


    “师父……”江雪不知该说什么。


    这些东西可算是何老爷子最珍视的物件,如今却要全送给她。


    何老爷子皱起眉头:“别那副表情,我还没死呢,这些东西不值钱,放家里占地方,你拿走,想看就看看,不想看就煮肉时当柴火用,赶紧拿走。”


    江雪轻笑一声,把医书放回箱子,将整个箱子抱起来:“那我可真拿去当柴火了,师父您可别心疼。”


    “去去去,看着就烦。”何老爷子挥手赶她走。


    “那我真走了啊,师父您回头可别后悔,放心,等我炖了肉,一定给您送过来尝尝,看看用医书当柴火煮的肉,味道和以前有没有不一样。”


    江雪说着就往外跑,刚穿过门口,一只鞋就追着她飞了出来。


    庭院里传来笑声,何老爷子隔着玻璃看着,也忍不住笑了。


    江雪把箱子抱回小院的办公室,拿出医书翻了翻,繁体字认不得多少,干脆先放到一边。


    她又拿出那摞药方,发现用纸明显年代不一。


    下面的几页,无论是纸张还是字迹,都透着一股陈旧感。


    上面的几张很干净,字迹清晰,显然是新写的,她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看纸上的内容,上半部分列着药方,标明了所用药材的名称和剂量,下半部分则是适用症状的描述。


    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药,只有少数是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子。


    不过江雪仔细留意到,即便是那些常用药,也和她所知的有些不同。


    上辈子她操劳过度,身体虚弱,三天两头生病,没少找中医看诊。


    久病成医,她也算半个行家了。


    有几个方子是她上辈子用过的,清楚记得其中一些药物略有差异。


    她从不怀疑何老爷子的医术,能得到苏奶奶称赞的人。


    何老爷子的医术绝非普通医生可比。


    只是这些药方上辈子并未流传开来,或许随着何老爷子的离世,它们也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江雪把药方和医书放回小箱子,直接将箱子收进了空间储物处。


    或许这辈子,她又多了一件重要的事要做。


    店里的生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陈颈生的生日也快到了。


    一有空,江雪就去了趟市里。


    她打算在安城县开下一家包子铺,但安城县就这么大,不管包子多好吃,两家店的市扬份额也几乎持平。


    她得给众多小生意人留条活路。


    上辈子江雪经商一辈子,深知“做人留一线,做事留余地”的道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这也是当初孙奶奶占了她摊位,她没生气的原因。


    她没有白居易“归来富贵还相饷”的魄力,但把一部分市扬留给同乡还是能做到的。


    她也需要去市里采购,安城县确实小了些,很多东西入不了她的眼。


    等回来开了新店,接着就是元旦、春节,各种节日接踵而至。


    按她往常的习惯,得提前规划节日送礼的事。


    虽说现在店铺规模比不上上辈子她拥有的公司。


    但细节决定成败,该维系的人脉、该做的社交还是不能少。


    像李建、王诚、徐长平这些人,她已经搭上线了。


    要维持这些关系,还得额外花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