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抢劫

作品:《双重生:抢我未婚夫,劝你别后悔

    陈家村在县城南边,从火车站回家不用经过县城中心。


    江雪骑车经过一条僻静小巷时,突然蹿出一道人的身影。


    对方动作极快,目标明确,瞬间闪现到了她面前,她还没反应过来,肩膀一紧,后背的钱袋子就被拽走了。


    惯性让江雪从三轮车上踉跄着往前冲了几步,扶住旁边的墙才没摔倒。


    看着小偷攥着她的钱袋子狂奔,江雪几乎本能地大喊:“抓贼!有人抢劫!拦住他!”


    此时路上虽有行人,大多是饭后散步的,见状不仅没追,反而后退几步,远远观望。


    江雪瞥了眼旁边的手推车,咬牙正要追,一道身影从她身边飞过,直朝小偷追去,那人速度极快,不到百米就追上小偷,两人扭打在一起。


    江雪趁机赶过去,见小偷还死死攥着她的钱袋子,甚至从兜里掏出把刀,她大步上前扣住对方手腕。


    “敢抢你姑奶奶的包,活腻了?”


    五指越收越紧,小偷一开始没把江雪当回事,但发现手腕被这个看着瘦弱的女人扣得动弹不得,而且越来越疼。


    直到那刀“当啷”的一声,掉在地上。


    “臭娘们,给我松开!”


    “松你大爷!”


    江雪不再管钱袋子,抓住小偷胳膊一个过肩摔,就将他重重掼在地上。


    小偷被摔得眼冒金星,还没回过神,衣领就被猛地拎起,对上一张放大的少女面孔,这姑娘长得还真俊。


    这念头刚闪过,腹部就挨了重重一拳。


    “呕……”


    没等吐出来,后背又遭一记重击,“砰”的一声脸贴在地上。


    眼前是一双断了帮的厚底花布鞋。


    他终于意识到,今天惹上煞星了,还是个女煞星。


    于是,原本冷漠围观的路人,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一个看着柔弱的姑娘对着男人拳打脚踢,刚才还嚣张的劫匪,此刻哭爹喊娘求放过。


    “公安同志来了!”有好心人喊来附近巡逻的民警。


    小偷听见,像看见救星,冲穿制服的民警拼命挥手。


    “同志,救我……快救救我,她们要打死人了……”


    一脸疑惑的民警孙浩:“……”


    谁能告诉他,这到底是抢劫还是斗殴?


    但不管怎样,孙浩还是上前制止,准确来说,是制止江雪单方面揍人。


    江雪理顺被扯乱的头发,指着地上的男人,义愤填膺。


    “警察同志,他抢劫!差点把我钱袋子抢走,快抓他!这种危害公共安全和财产的人,就该关一辈子!”


    刚爬起来的小偷:“……”


    谁危害人民安全,看看他这浑身伤啊!


    “警察同志,我没有……”


    小偷下意识辩解,被一道声音打断。


    “我能作证,这人确实抢了这位女士的包,我们从那边追过来的。”


    江雪这才看清帮忙追贼的人,三十多岁,个子不高,面相憨厚,却透着几分历经世事的沧桑。


    孙浩本就是接到抢劫报案赶来,如今苦主和证人都在,为核实情况,还是得带回去做笔录。


    江雪从地上捡起钱袋子,幸亏装了拉链,钱没撒出来。


    重新装车后,跟着民警去了派出所,在派出所把事情经过说清楚、做完笔录,外面已经天黑了。


    门口路灯下,江雪郑重其事地感谢帮忙的男人。


    “苏大哥,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


    在派出所,她得知这位挺身而出的大哥叫苏文松。


    苏文松闻言,微微一笑道:“不用客气,我也没帮上啥大忙。”


    除了一开始拖住小偷,钱袋子没抢回来,后面都是这姑娘自己搞定的。


    不过他还是挺惊讶,看着这么温柔的小娘子,打起人来竟让大男人毫无还手之力。


    “怎么没帮上?有苏大哥做证人,太关键了。”


    江雪知道动手确实不对,但当时实在气极,也想试试自己的身手。


    上辈子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她每天挥汗如雨地练,才把格斗技巧磨出来。


    重生后,动作还记得七七八八,但身体没经过训练,一直没机会试试灵泉水的效果。


    今天这实战检验,她很满意。


    本想请苏文松吃顿饭表达谢意,对方却拒绝了,江雪看得出来,苏文松确实是个正直爽快人。


    这么一耽误,到家时已经很晚了。


    陈妈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疑惑道:“这么晚才回,素包子不好卖了?明天少蒸点。”


    江雪怕老人担心,没提遇劫的事。


    见大哥大嫂屋里还黑着灯,江雪转移话题道:“大哥大嫂卖菜还没回来?”


    陈妈听闻,叹气道:“没呢,今天摘了不少菜,零卖得卖到啥时候,哪有那么好卖。”


    江雪心里清楚,不是零卖难,是这季种豆角茄子的人太多了。


    正说着,陈萧推着自行车回来,张桂兰跟在后面,挎着一筐菜。


    “没卖完?”陈妈迎了上去,看见筐里的菜,惊讶地问。


    “今天价格太低,明天再卖。”陈萧随口道。


    张桂兰也在后面嘀咕道:“啥太低,两分钱一斤都没人要,人家卖菜的都论堆卖了,也不知道咋回事,今年豆角茄子咋这么多。”


    上半年豆角茄子行情好,种菜的赚了钱。


    下半年自然跟风种的人多,在扬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话题便没再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