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寒衣节祭祖和门当户对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回去让他爹退亲的,前几日你大伯来信,苏世子在邠州放出话了,这辈子就娶你,谁家的姑娘也不要,天上的仙女也不要。”
魏熹儿脸色由白转红。
一瞬间,那些食不下咽,无着无落,心烦意乱的思绪,一扫而空,一颗心只被一种情绪填满。
欢喜,是的,她满心欢喜。
原来,她是真的喜欢上苏裴了。
魏钊羡慕,继续揣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去了书房。
翌日,十月初一,寒衣节。
也是入冬的第一天,每年的这日,官家都会给大臣们赐锦袄,以示皇家恩泽。
百姓间也很重视寒衣节,要给已故的亲人扫墓祭祀送寒衣。
这一日市井间也开始卖炉炭,民间开始围炉宴饮,叫‘暖炉会’。
沈记关张一日,一家人出城,去虹桥郊外祭祖。
换上了带薄棉的夹层冬衣,料子崭新,颜色青的黄的,朴素中带点颜色,让人看着精气神十足。
小八拉着一车的冥器,笑笑跟在边上一起走。
沈家人坐在一辆七个人座还有富余的马车里,晃悠着前行。
这次出行,马车和车夫都是租来的,大概是因为节日,到虹桥郊区,要了二两银子,租了一日。
这回他们也算是风风光光去祭祖了。
沈家的墓地,在一座小山头上,四周用栅栏围起来,坟墓相邻,每块墓碑上都刻着名字。
沈父的祖父,祖母合葬,父亲母亲合葬。再往边上,是他的大伯和姑姑。
墓地里再追溯往上,有几个没有立碑的,说不出具体是哪辈的先人。
沈父上面有个大哥,在祖父到京开酒楼那年,大哥也才两岁时,路上就丢了。
后来爹娘生了他,娘坏了身子,不能再生育,他便没有其他的兄弟姐妹了。
沈父默默地扫墓,几个孩子也在边上捡走树枝杂草,将冥器都摆好。
沈母将祭祀用的吃食都摆好。
沈父跪在墓前,“爷,咱家日子越来越好了,您临走前不是还惦记着重振沈记酒楼吗?很快就能实现了。”
说着朝沈听禾招手,让她到自己身边来站着,“多亏了禾儿,生意上的事情,全靠她才有今天,是咱家的功臣。爷奶你们在天有灵,要记得保佑禾儿,保佑她身体康健,一生无忧。”
“还有爹,您前半辈子挥霍,后半辈子辛苦,现在能安心了,不用觉得亏欠我们的,几个孩子也都好得不得了。”
沈父磕头,然后又说起沈家现在的日子有多好。
沈威和沈肆也跪到了坟前,给烧纸。
最后一家都念到了,沈父起来,和大家一起,把冥器都点了。
祭祀完,沈家人上了马车,没着急回城,去了趟虹桥的店铺。
如今已经租出去了。
虹桥的朝食铺子,不像州桥街是一整趟的。
虹桥这边临汴河,前面是个摆十张桌子的铺面,后面是一个三不临的院落。
院落宽敞,五间泥土胚子的房子,一间正房,东西各两间厢房。
如今租给了一个家中人口多的本地人,原来是跑生意的,现在安顿下来,接手继续开朝食。
一年是七十两的租金。
沈母只是去简单看了一眼,朝食铺子里干净如当初沈记一般,与租户打了招呼之后,就去这么多年的老街坊和老商户那里转上一圈。
很有荣归故里的那个意思。
沈听禾和大嫂二嫂跟着,沈母更觉得倍有面子。
晌午的时候,吃了一家没搬到城里时大家都爱吃的馆子。
做的是南菜,口味清淡,但不是寡淡,很好吃。
吃完了,一家人才回城去。
回去的路上买了炉炭,小八正好拉车拉回去。
租来的车回了车行的时候,车夫还在惊叹:
“你家这驴真不错,挺懂事的。”
知道自己跟着走,不瞎跑不说,还能拖家带口的,一头驴拉车,一头驴看热闹。
还了马车,一家人和驴车往宅子走。
“咱都用上这么好的炉炭了,想前年的碳还呛人呢,去年的好上一点,今年的更好了。”
沈威啧啧说着。
沈父瞧他一眼,“你妹妹还说了个新鲜玩意,不用烧碳,就能让屋子里热起来。”
沈听禾抿着嘴笑,爹还真是心里藏不住事。
“是火炕,躺在上面热乎乎的。”
但这东西要怎么做出来,她提供想法,炕怎么搭建的好烧不冒烟,还需要找相关专业的人来做。
说话间,一家人已经进了回家的巷子。
没走进去多远,遇见了出门的李追。
一向是出门带好几个仆从的大少爷,如今身边就留了一个小厮。
沈听禾看李追的脸色,像极了刚步入社会,初做牛马的大学生,充满朝气的棱角都要被磨平了。
李追那疲劳的脸色,尤为突出。
但他看到沈听禾之后,眼睛一亮,暗淡的周身也跟着一下流动起来。
说出口的话,还是那句,“遇见一次真的好难啊。”
低声的,幽怨的语调,也只有他身边的小厮能听到了。
李追本人,做出成熟稳重的姿态来,“沈伯父沈伯母沈大哥沈二哥沈大嫂沈二嫂——”
一通招呼打下来,像极了去拜年时候的孙字辈。
沈听禾嘴角抽了下。
李追,有点的傻气和可爱在身上。
沈父倒是听吃这套,想到一开始嚣张跋扈往自家门上泼鸡血,现在乖巧的叫伯父,还是蛮有进步的年轻人。
“李小郎君这是要出门?”
李追脑袋有点支棱不住了,叹了口气,“刚祭祖回来,老爹让我去酒楼。”
老爹和老娘出去潇洒了,他要去酒楼监工。
好不公平!
但怎么办呢,他要积极向上,达成老爹下达的任务,才能和老爹要奖励。
偷偷瞄了眼沈小娘子,再瞄一眼,呜呜,看不够啊。
沈听禾不敢笑,朝着李追点了点头。
好吧,他脸红了。
沈家人也都看到了。
哦,明白了。
沈父:难怪这么乖!
小崽子,想要拱她家的白菜了!
接着又仔细打量了李追,嗯,倒是也还不错。年纪小,人单纯,有上进心,家里开酒楼的,也算是门当户对。
这样想想,倒是不错的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