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白菜炖豆腐干,白萝卜蘸酱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今日还有最后一批生菜没有进城卖,她先将带泥土的部分擦干净些。


    “小娘子快坐,我来拿吧。”


    牛刘氏看到沈听禾手里拿着一颗萝卜,赶紧去接过来。


    是方才沈听禾见小八爱吃萝卜缨子,又去多拔的那根萝卜,这会儿只有光秃秃的萝卜了。


    沈听禾递给她,看到院子里的生菜,笑着问:“这些菜如此新鲜,是要今日就去卖?”


    “都预定出去了,送到虹桥一带就能卖出去。”牛刘氏说道。


    随后看了眼公爹,见爹点头,起身进屋去拿了账本。


    “我识的字不多,但这个家里也就我会写些字,算点简单的账目,若是哪里不对,小娘子别客气,给我指出来就行。”


    沈听禾翻看账目,字迹确实是比较生疏的,但干净,笔画清晰,账目上也都能看懂,但用的不是账房先生的那套体系账目。


    两亩地的生菜,人工,肥料,种子之类的花销都记得十分清楚,每日卖出菜的银钱,也都记得清晰。


    其实卖菜这种事,多了少了,主家不会来称称,全凭良心。


    沈听禾相信牛伯一家,直接将账目合上。


    正房那间草房,是朝南的,住着身体不好的牛婆婆,这会儿正被牛大力给扶出来。


    沈听禾起身打招呼,话还没出口,就被牛婆婆的举动给吓了一跳,一把将人拉住,没让她给自己跪下。


    “牛婆婆,您快坐下,这可是折我寿呢,我是晚辈,受不得的。”


    牛婆婆泪眼婆娑,“小娘子不知道,我的性命,我家老头子的命,都是小娘子救的呢。”


    牛大力那日说了,若是他们断了他家日后的生计,就和他们拼命。


    以他倔强的性子,就算先挨了一顿打,日后也定不算完,都要找回来的。


    沈听禾听着牛婆婆说,递了帕子过去,牛刘氏给婆婆擦眼泪。


    一家人都被弄得泪眼朦胧的。


    牛大是个身量不算高大,但长得一看就结实有力,方脸,浓眉,性格坚毅之相。


    此时也是别过头。


    这一年,家里过得太难了,是遇到了沈小娘子之后才好起来的。


    “都是牛伯厉害,如果不是牛伯鼓起勇气进城卖梨,我也不会认识牛伯了。”


    沈听禾说道,“牛伯将庄子里外打理的这么好,地种的也好,省去我不少事呢。”


    说这些全都是出自真心。


    “好了,不说了,做晌午饭吃。我看你们整日都是吃这些菜,进城的时候也该买点肉吃,小孩子正是要营养的时候。”


    沈听禾说着,想要去厨房看看,被牛刘氏给拦住。


    “我去吧,小娘子别沾手了,乡下的炉灶埋汰。”


    说是埋汰,沈听禾去看了,都擦的很干净,小庖厨里东西分类整齐,可见打理之人是个爱干净的。


    而且牛刘氏动作麻利,做白菜炖豆腐干,三两下就把菜洗了切了,下锅翻炒。


    萝卜切了方长条,院子里的大酱盛一碗,和萝卜一起先放在桌上。萝卜的清甜味道飘在了院子里。


    小八和妞妞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一个哞一个啊哦,聊的不亦乐乎。


    很快开饭,一人一碗米饭,沈听禾面前单独盛了一碗白菜炖豆腐干,和一小碟酱。


    沈听禾吃了白菜,觉得味道格外清甜,豆腐干艮啾啾的口感,今日也十分好吃。白萝卜清爽,大酱风味很足,简单的一顿,吃到肚子里,格外的舒坦。


    牛家人见她不挑,吃的好看又香,心放到肚子里,开始吃饭。


    富诚和富荛也一起吃饭,这些日子和牛家人熟,相处起来很像一家人。


    吃完饭,沈听禾在走之前,和牛伯说,“白菜给我送食肆里一百斤,我先用着,等用没了,再让牛伯送。”


    “价钱就跟着市价。”


    牛伯想说不能要钱,但想到小娘子的性子,怕是也不会同意。等着明年,他将自家的梨树给移植到庄子周围一些,再去买些别的果树,种在庄子周围。


    临走的时候,小八还在和妞妞依依惜别。


    妞妞在回城和草扬之间,选择了自由。


    小八也喜欢自由,市井间的自由。拉上小板车,装了些新鲜的白菜芥菜萝卜,回城去了。


    入城的时候,正好夕阳西下,余晖将沈听禾的面颊镀上一层金色。


    “哎,沈小娘子。”


    沈听禾听到有人叫自己,发现是之前在小吃摊见过几次的,谢春庭。


    她上次才记住了他的名字。


    他身上穿着官差的服饰,与城墙根别的士兵不同,她猜应该是这‘广固队’的头。


    “谢郎君在当值?”


    谢春庭回头看了眼,底下那几个小子,都在往这边看,被他一眼给瞪了回去。


    “是啊,想问问沈小娘子,听人说马杭街一家打着沈记招牌卖串串香的,是不是沈小娘子,还是人跟风假冒的。”


    沈听禾笑着点头,“是我家在出摊卖的小吃。”


    谢春庭:“那我得去尝尝了,已经听说有两日了,不过怕是有人冒充的,万一不好吃就白跑了。”


    没再多说,两人分开。


    小八:


    “又是个爱吃的,我怎么发现,这汴京城里头,公子小姐的,似乎都很爱吃。”


    而且吃的风雅,吃的清淡。


    像是沈记这种,做得了浓墨重彩,也做得了清淡鲜美的食肆,很少。主要是做口味重了,怕没有客人。


    但沈记每次推出麻辣咸香的菜品,都很受欢迎。


    只能说,中华民族的嘴,能进化到后世那般包容性强,是本身基因就在这呢。几千年的美食文化大国,怎么可能口味单一呢。


    若真的单一,就要想想,是不是其他的做得不好吃了。


    沈听禾与小八一道感慨着,回了食肆。


    食肆里正是热闹的时候,饭口客人多,沈听禾也跟着在前堂一起忙活。


    有人点卤肉饭炒饭炒面之类,好吃管饱不贵的,吃完就走,上客速度快。


    也有人点一桌当日菜单上的菜,就一壶小酒,或独饮,或与友人举杯共饮,说一说这一日的辛苦或趣事。


    二楼也是基本客满,坐在窗根儿的,看着街上亮起的灯盏和路人,品着自己点的精美小菜,手里捧着一本闲书,没事就看上两眼。


    沈听禾放下餐食,转身路过两个低声谈论朝局的中年男子,看是商户装扮。


    她心下叹气,这回是真的快了。


    沈听禾一边在食肆里帮忙,一边在想如何在夜间做一些小改造,让氛围更像个娱乐扬。


    站在柜台那,忽然察觉到似有视线落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