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城外的庄子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回头看是王擎,松了口气。


    这人比那些馋鬼,算是规矩多了,不会直接上手直接抢他东西吃。


    “这不是店里卖的,是我家小妹特意给我做的。”


    说这话的时候,沈肆整个人都显得骄傲无比。


    小妹单独给他做的,家里人都没有。


    王擎不馋昨日沈肆带的东西,是他都吃过了。可是今日食盒里的东西,看着新奇不说,卖相可爱,叫人很想张大大的口,咬上一下。


    沈肆发现危机,警惕看他。


    “你干什么?”那手怎么就偷偷摸到食盒上了。


    王擎被发现,讪讪一笑,“沈兄,你就给我尝一口。”


    沈肆坚定:“不行。”


    王擎是国子监里鲜有的活泛脑筋,他顿时有一计,“令妹做的吃食如此新鲜美味,不如发展一下国子监的生意?”


    沈肆转头看他,“你是说让我妹妹做吃食,到国子监来卖?”


    王擎摇头,“哪能让沈小娘子受那累呢?每日沈兄给带来不就行了?”


    他继续游说,“这里食堂的饭菜大家早就吃够了,好多学子都吃沈记,沈记一直没有外送,实在是可惜。”


    “现在沈小娘子每日给沈兄带饭,不如多做一些,肯定有很多人想吃。”


    王擎说着,见沈肆面容松动,知道他有些动心了,再接再厉道:“国子监里大多是官宦子弟,家里当官最末等也是七品,咱们这种普通学子还是少数,他们手里有钱,沈小娘子肯定能赚到一大笔。”


    沈肆想了下,“等我回家问问小妹的意见。”


    小妹说暂时不做牛乳的吃食,所以暂时不去夜市摆摊了。如果这样,应该能空出来,发展一下国子监的生意。


    只是王宫贵胄的生意不好做,他还是迟疑。


    所以等问过小妹的想法再说。


    国子监放学之后,沈肆先去了趟书局,好友说一日无事,叫他好好回家读书。


    沈肆去了马杭街食肆接王巧珍,正好沈听禾也在,他就把国子监里发生的事说了。


    沈听禾眼睛一亮,是啊,她怎么就没想到呢。


    沈记不出外卖,是因为生意好,每日卖到售罄关张。


    但是另做国子监的生意不一样,她可以做一些速食便当类,不需要食肆的后厨,在后院的小厨房就能完成。


    国子监里学生多,若是做好了,应该会是很大一笔进项。


    “好啊,我愿意做。”


    王巧珍在一边皱眉,“小妹好不容易能闲下来一阵,你怎么竟给小妹找活做。”


    沈肆委屈,娘子说他了。


    沈肆想的也很简单,小妹说要带着全家赚钱,开大酒楼,而且还定了两年的目标。


    所以有生财的道道,他自然而然想和小妹说一声。


    沈听禾笑道:“我是闲不住的,不做国子监的生意,也会想其他的生意去做,我还得感谢二哥呢,给我提供了思路。”


    她决定了之后,就开始研究要给国子监里的学子们吃什么。


    做吃食都懂一个道理,众口难调。


    所以她第一个件事就是要丰富品类,酸甜苦辣咸都得有,再就是宣传,可以做预定模式,这样在最开始的时候不会浪费食材。


    等生意稳定之后,再每日多做出一些,扩大销售额。


    沈听禾脑袋里转的都是新生意的事,虽然多,却很有条理。


    翌日早饭后,她去了趟胡天那里,取了最近的分成。打面的器具在城中很畅销,一个来月的功夫,分成就有二十两银子。


    人力车热闹了一阵,现在也没人定了。


    大概要到明年天热起来能被人想起来。


    沈听禾又去了趟市扬,卖鸭子的老板已经收摊了。


    边上卖鸡的老板道:“市扬上的鸭子都卖没了。”


    沈听禾奇怪,“谁买这么多鸭子干什么?”


    “有一家叫沈记的食肆,推出了一种‘鸭卤’,不少食客在他家买不到,就去别的店问,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争相去做,鸭子就都被买光了。”


    沈听禾不想自己竟是那‘魁首’,有点头疼,就听那老板继续道:


    “卖鸭子的都出城去收了,明日肯定会有许多,小娘子明日来,肯定能买到。”


    沈听禾谢过热心的老板,往家中走。


    她之前就有打算,想要去爹买的庄子看一看,现在她想到个主意,就更想去看看了。


    如今时间尚早,回到食肆和沈父说了,沈父二话不说,拿上地契,叫上沈母,又去马杭街叫上了沈威,一家人雇了辆马车前往。


    出城之后,又往东走了二十多里,慢慢进入了一处的僻静的道路,然后到了一处庄子。


    这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庄子,在举家南迁之后,就交到了牙行手里。


    但因为距离汴京城稍远,不太好卖,逐步降价,直到落到沈父手里。


    庄子占地不小,里里外外的,有好几处院落,主院落设计修缮的都十分大气。


    周边的田地也平整,地契上写着十亩。


    沈听禾转了一圈,还发现了一个鱼塘,不过应该荒废了许久,沦落到了个小低洼,水都从豁口流走了,流到了淤泥沟里。


    沈家一直忙碌,买了多日,还没抽空来看过。


    现在看着这是实打实置下的家业,心里都有几分激动。


    不似别处都是租的,这是属于他们沈家的。


    “闺女,你说这片地,咱们种些什么好呢?”


    沈父又激动,又有点可惜,今年是种不上了,只等来年开春再种,不过可以先研究一下,种点什么可以。


    沈听禾想了下,道:“今年还能种些白菜。”


    现在的气温,种白菜,到入冬前也能收获一茬。


    只是种这么多地的白菜,不但人手是一笔开销,卖也需要销路,毕竟他们不是专业种地的。


    沈听禾忽然就想到了牛老伯。


    他们村是卖梨的,眼下忙的时候已经过了,或许可以将这处地交给他们种,收入的话,他们六,她收四,不要他们的租地钱,这样不管赚赔,他们只消耗了人力。


    销路的话,她相信,像是牛老伯这样钻研肯干的人,一定会找到办法的。


    实在不行,她也能托底。


    沈父听了沈听禾想法,和沈母直夸她脑子活泛。


    说干就干,回城的路上,绕了点道,去牛老汉家,之前卖梨的时候,他告诉过她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