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烤肉串和冰糖炖梨

作品:《听驴心声:汴京美食经营日常

    然后沈听禾就去给妞妞喂了水。


    姚瑶一会儿歪头,一会儿瞪大眼睛,不会吧?应该不是吧?


    可这样的巧合太多,她都觉得自己有点不大对劲了。


    州桥夜市上,烤肉的摊子在入夏之后尤其多,空气中弥漫着炭烤的肉香。


    一走一过,那滴着油的签肉,让人的口水也要跟着滴下来。


    沈听禾晚饭没吃,经常是路过哪个当日想要吃的摊子前时,买上两份,和姚瑶吃完再去摆摊。


    今天她路过卖签肉的顾小郎君的摊子停下,驴车停在一边,和姚瑶在杌子上坐下,要了十串羊肉,又要了边上李五娘的煎茶。


    “小八真不挑食,方才路过,我给它吃了一根黄瓜,这会儿沈小娘子给它吃胡萝卜,它还能吃。”


    李五娘做煎茶的时候和沈听禾聊天,说起小八来,那多是小八在各处看热闹的身影。


    从最初沈记炸鸡,到现在卖的‘点心’,李五娘他们和沈听禾也快认识一年了。


    这条夜市街上,大家算是熟人。


    但相比沈听禾,大家和这头驴更熟。


    沈听禾笑着道,“难怪每天回家挑食,原来是在外面都吃饱了。”


    顾小郎君也跟着笑起来,“可惜了,它不爱吃我吃的烤肉。”


    “我爱吃!”姚瑶眼睛亮晶晶,“这肉串,是我吃过做美味的,尤其肥瘦相间的,焦香流油,吃到嘴里那滋味——”


    一边说着,一边眼睛紧盯着顾小郎君刷料翻面的一把小串。


    沈听禾看着姚瑶,想到白芷。白芷如今也白胖了些,但性格上与姚瑶还是不同。


    希望有一天,白芷也能像姚瑶这样,把以前的事放下,真的开心起来。


    顾小郎君被姚瑶的馋样逗笑,将手里的肉串分到两人面前的盘子里。


    然后接着烤蔬菜卷。


    说起来,这种用豆皮卷起香菜之类蔬菜的烤法,还是沈小娘子告诉他的。


    另外还有炭烤豆皮,烤彘肉皮,烤河虾——


    许多以前没试过的烤法,十分受客人们喜欢,他今年赚得比去年多多了。


    沈小娘子就是他的贵人。


    想到最初的时候,他还担心自己生意被沈记影响,就觉得羞愧。


    沈听禾和姚瑶吃了烤串和羊肉卷,又喝了煎茶。


    李五娘的煎茶,也开发了新品。茶放凉之后,加糖不加盐和姜,多了不少的受众人群。


    沈听禾喝的就是加糖的。


    不过也是少喝了几口,不然夜里睡不着。


    吃喝结束,与李五娘、顾小郎君告别,往前面走一会儿,才到了自己摊位。


    边上的罗三娘笑着打招呼,“禾娘子来了。”


    沈听禾笑着点头,罗三娘按照她给的方法做绿豆类吃食,生意比之前好了许多,她还做了绿豆的汤品,出门之前用井水冰镇过,虽然没冰,但一份卖得不贵,许多客人都在买绿豆糕饼的时候买上一份。


    “这是我新做的冰皮绿豆饼,禾娘子尝尝?”


    沈听禾看着递过来的一块绿豆饼,表皮清透带着淡淡绿色,里面的内馅儿几乎都能看到,看起来就十分清爽,让人想要咬上一口尝尝味道。


    等吃到嘴里,香甜不腻,有种青提子的香味。


    “加了提子汁儿?”


    罗三娘笑着点头,“禾娘子觉得好吃吗?”


    “好吃!”沈听禾赞许,“味道真的很清新。”


    罗三娘就知道,她这次在新品上花费的心思多,一定会成功的。


    她那日听了沈小娘子的一番话之后,特地留意了市面上的绿豆类点心,也按照那些做得好看的仿制了。但是小娘子也说了,能推陈出新更好,她便想到时下正是上青提的季节,便试着在冰皮里加了些青提汁,果然味道变得更加清甜了。


    这还是第一次,她在做点心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现在她对开发新品的劲儿头可足了。


    “还要多谢禾娘子。”


    沈听禾也是真的为罗三娘开心,做吃食最重要的是愿意在上面研究,就不怕有一天食客吃腻了,生意变差。


    罗三娘肯在上面下功夫,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沈记小吃摊今日换了新品,姚瑶吆喝的词儿也变了:


    “沈记出新品嘞!”


    “葱香包,芋泥包,肉松芝士包,卖各种面包嘞!”


    “冰镇冰糖炖梨,冰镇酸梅汤,爽口好喝嘞!”


    今天的姚瑶不知道是走哪个地方的方言,但调调还挺可爱的。


    沈记出品,必属精品。


    逛夜市的百姓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忍不住去看,是两个俏丽的小娘子,摊位上摆着各式点心。


    州桥街上热闹,每天逛的都不是同一批人,直奔沈记而来的都是回头客,这种新客流,就得靠姚瑶的吆喝声来吸引。


    “小娘子,冰糖炖梨怎么卖的?”


    “十五文一份。”


    客人说要一份,姚瑶拿出事先准备的瓷碗,盛了一个肉质嫩白中带着微黄的整梨,又舀两勺汤水浇在上面,汤汁丝滑顺着梨身流下,橘红色的枸杞点缀,白瓷勺放进汤汁里,摆放到边上小案几上。


    食客看着这一串动作,早就已经按捺不住,不等姚瑶搬过去杌子,他自己已经麻溜的拽过去个杌子,坐下开始吃梨羹了。


    嗞溜嗞溜,连喝了两勺汤汁,才用叉子插了梨咬一口。


    汤汁是冰凉清甜的,入口顺滑爽口。梨子汁水丰盈,梨肉被炖得软糯,吃起来也是凉凉的,梨香味充满味蕾。


    “好吃!店家这冰糖炖梨真不错!”


    食客不吝夸赞,吃完了一碗梨羹,又要了一个葱香包。


    葱香包表皮油亮,点缀着烤得焦香的小青葱,散发着浓郁的葱香味。


    食客拿在手里,感觉又轻又柔软,咬上一口,感觉前味是微咸,有油脂和小葱的香气,后味微甜,是这暄软面团的味道。而且嚼在嘴里,口感越吃越上瘾,越嚼越有麦香味。


    食客叫谢春庭,是才调回汴京,之前在外县做押司,是家里人调动了关系,才回京在‘修治京城所’做个小指挥,手底下五百名广固队士兵,每日负责区域内的城墙加固修缮。


    他白天在城墙根儿热的像是哈巴狗,幸好一碗冰镇冰糖炖梨救了他狗命。


    目光落在那个貌美的小娘子身上。


    还是京都好啊。


    京都的娘子好美。


    魏钊视线从坐那吃东西的食客身上,又落在忙碌的秀丽身影上,眉心不由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