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满是阴谋的选妃

作品:《大宋执印人

    “回官家。”


    李格非再次行礼,“岳父让臣问问官家,太玄与王家次女定亲如何?”


    说完这话,李格非小心翼翼的看着赵煦。


    李助是赵煦的心腹,他和王家人都清楚,日后李助入朝堂,肯定会得到赵煦的重用。


    而王家在王珪之后,他和王仲修都不能独挑大梁,因此王珪才会想着将自己的二女儿许配给李助。


    但是,这桩婚事,他们说了不算,还需要赵煦答应才行。


    “太玄还俗了?”赵煦惊奇的看着李格非,在他的记忆中,李助在水浒的记录中,似乎没有成亲,只有一个侄子相伴左右。


    “官家,道士也能娶亲的。”李格非解释道,“何况太玄马上要进入朝堂,顶着个道士的身份,终归是不妥,因此在太玄入相府不久,岳父征询了太玄的意见,就为太玄重新纳了良籍,现在太玄已经不算是道士。”


    “原来如此。”赵煦恍然,而后笑道,“此桩婚事,只要太玄同意,朕没意见。”


    “不过,你回去告诉王相,太玄朕有大用,不可久居在相府,成婚之后,太玄尽快搬出相府。”


    “另外,太玄与相府议亲,也需要等到上舍考核之后。”


    “臣定如数转达岳父。”李格非松了口气,对赵煦行礼。


    咚咚——


    正巧这时,书房外响起一阵敲门声。


    “官家,太皇太后遣人过来传信,让官家去太皇太后的院子。”


    同时,王进的声音响起。


    “你且回信,就说朕马上就去。”赵煦隔着门喊道。


    “是,官家。”王进回应。


    “文叔先生,今日到此为止,你且回去告知王相,太玄与其次女定下婚约,朕当为太玄赐婚。”赵煦起身,对李格非说道。


    “官家既有要事,臣就先告退,官家之话,臣一定转达。”李格非行礼后,退出书房,心头暗自感慨赵煦对李助的看重。


    “童贯,我们也走吧!”


    李格非离开,赵煦没有耽搁,带着童贯走出书房,杨怀玉和王进见状,纷纷跟在赵煦身后,跟着前往高太后小院。


    赵煦以为高太后有急事,因此走得很急,不到半刻钟就到了高太后小院。


    赵煦让王进和杨怀玉留在小院门口,带着童贯进入小院。


    一进入小院,赵煦就看到了高太后、向太后、朱妃以及一群少女聚在一起。


    赵煦立马有了猜测,对童贯低声道,“去查清楚今日进宫的都有什么人?”


    “是,官家。”童贯微微颔首退下。


    赵煦则是面带微笑,快速上前,向高太后三人见礼道,“孙儿见过祖母,母后,母妃。”


    “煦儿免礼。”高太后微笑着摆摆手。


    “多谢祖母。”赵煦站直身子。


    “见过官家。”紧随着,除却赵煦的三位长辈外,其他人齐齐对赵煦行礼。


    “免礼吧!”赵煦摆摆手。


    “多谢官家。”众人齐声道。


    “祖母,你找孙儿过来,所谓何事?”赵煦快速上前,来到高太后身旁坐下,好奇的询问。


    “无甚大事。”高太后笑道,“今日休沐,老身便想着让青禾与你见见。”


    说着,高太后瞥了眼向太后和朱妃,继续说道,“没想到你母后也来了宝慈宫,同时还了几家女儿,说是给煦儿看看,煦儿若是瞧上,就提前为煦儿定下婚约,日后封为妃子。”


    “祖母,孙儿才十岁,定下一门婚约,已经是极限,如何能再定下其他婚约。”赵煦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他现在和高太后正是蜜月期,怎么能容许向太后破坏。


    “煦儿,都是重臣之女,你不妨看看如何?”向太后一听,顿时急了。


    “煦儿,给母妃一个脸面,看看如何。”朱妃也有些不好意思的跟着请求,她之所以不好意思,是因为赵煦告诉过她,安稳待在后宫就行,千万别掺和任何事。


    结果前些天,她被向太后一忽悠,一个不小心就上当了,答应了东平郡王夫人的将东平郡王之女带进皇宫。


    赵煦看了眼朱妃,总觉得心累,他都不知道嘱咐过多少次,现在居然又来。


    朱妃一开口,他也不好拒绝。


    高太后也看出了赵煦的为难,便微笑道,“煦儿见见,若是喜欢,日后纳入后宫即可。”


    “是,祖母。”赵煦行礼,点头同意。


    “该死的小皇帝,亏得当初本宫同意他当太子,现在居然这般轻视本宫。”


    瞧着赵煦面对高太后与她截然不同的态度,向太后骨节捏得惨白,眼底更是满满的阴郁。


    朱妃却是没想那么多,她瞧着赵煦为难的样子,只知道自己似乎又将事情办砸了,一时间愧疚不已。


    “青禾,你与几个丫头上前来。”赵煦同意,高太后轻笑道。


    “是,太皇太后。”


    一位少女行礼,领头带着几位少女来到赵煦等人面前,站成一排。


    瞧着这些最大不过十二三岁的小萝莉,赵煦心累,但还不得不装作认真的一一看过去。


    领头的女孩长相秀丽,身穿黄色宫裙,嘴角边有颗小痣,虽面容稚嫩,但有举止端庄,有大家之风,赵煦甚至还看到,在女孩的虎口处,还有武人特有的手茧。


    “祖母,她应该就是曹氏女,朕未来的皇后吧!”赵煦微笑指着领头的第一个女子问道。


    “煦儿,好眼光,此女正是曹家青禾。”高太后赞叹道。


    “真定曹氏青禾,见过官家。”曹青禾面带微笑,快速行礼。


    “免礼。”赵煦摆摆手微笑道,“你与朕既然定下婚约,是朕未来的皇后,自当有座,不如就坐在朕的身侧,与朕一同看看这些女子。”


    “官家厚爱,小女还未与与官家完婚,不敢与官家同座。”曹青禾大惊,赶忙跪下。


    其他人也齐齐吓了一跳,向太后眼中带着记恨,朱妃瞧着曹青禾的目光柔和。


    而与曹青禾站在一起的少女,有人大惊失色,有人不动声色,但眼中却是露出嫉妒之色,赵煦尽皆看在眼里。


    “青禾先起来。”高太后说道。


    “多谢太皇太后。”曹青禾谢礼起身。


    随后,高太后向赵煦指责道,“煦儿,青禾所言不错,你就是再喜欢青禾,未成婚前,她也不能与你同座。”


    “祖母教训得是,孙儿瞧见青禾姐姐,总觉得梦中相似,一时间唐突了。”


    赵煦认错,还做出一副一见钟情的样子。


    有两世记忆的熏陶,赵煦的演技炉火纯青,就是高太后也不曾发觉,都以为赵煦是真的对曹青禾一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