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插手天武
作品:《大宋执印人》 半个时辰左右,赵煦停止练剑。
童贯很是懂事的上前,给赵煦递上手巾。
狄咏等人迅速跟上。
赵煦剑赤霄和龙骠归鞘,接过手巾一边擦汗,一边问道,“姑父,现在御龙直可曾稳定?”
“回,官家。”狄咏拱手行礼,“御龙直已经全部稳定,四直现在都是我们自己人。”
“那就好。”赵煦微笑道,“前几日,殿前司都虞候被御史台带走,太皇太后有意将曹评擢升为殿前司都虞侯。”
“曹评一走,天武军两厢都指挥使就会空缺出来,朕会让苏轼举荐你为天武军两厢都指挥使。”
说到这里,赵煦停顿下来,放下手巾,低声嘱咐道,“天武军为四禁军之一常置军队为一万。”
“你升任天武军指挥使之后,尽快将天武军整合。”
“朕会将周侗和刘法调至天武军,担任左右两厢指挥使,帮助你尽快执掌天武。”
“官家,我等尽皆离开,那御龙直当如何?”狄咏拱手询问。
“御龙直不用担心,朕会让刘法升任拱卫,专司御龙直。”赵煦微笑道。
“既如此,臣定当不辱圣命,定将全力整合天武军。”狄咏再次行礼,郑重应承下来,他曾经在禁军任职,自然知道天武军的重要性。
周侗和王升,也不敢怠慢,齐齐行礼,甚至于,他们的脸上还带着一抹兴奋之色。
他们现在在御龙直,官职在从七品,管理人数不过只有一百多人。
可一旦调任天武军,担任左右两厢都指挥使,官职品阶不仅升任到正七品,而且还能统率数千人。
这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官家,臣定当不辱圣命,定当全力统率御龙直,护卫官家。”刘法神色激动,御龙直人数虽然不多,但也是天子近卫之一,拱卫的官职更是在正六品。
“都起来吧!以后好生办差即可。”赵煦微笑着抬抬手。
他之所以将三人都抽离出御龙直,是因为御龙直现在已经完成整合,有刘法一人已经足够。
若是将狄咏等人留在御龙直太过于浪费。
而且,一个月前,高太后在苏轼的谏言下,废置方田保税法,市易法以及保马法,现在按着苏轼的实施方式,三法的废置,大幅度的改善了民生。
现在民间都有人称呼高太后为圣贤皇后。
高太后高兴之余,也腾出手开始收拾向氏。
这一个月来,向氏一系的官员,不少人落马,文人被贬出中枢,武人大部分被审查。
其中,武人官职最高之人,就是殿前司都虞侯。
这都虞候一除,高太后自然会安排自己人升任,最后这职位自然是落在了刚与皇家结亲的曹评身上。
曹评进京之后,本就以四品官职兼任着天武两厢都指挥使,现在升任殿前司都虞侯,自然不可能在兼任天武军两厢都指挥使。
这一空缺,赵煦自然不可能放过。
毕竟,天武军是马军,他准备将天武军好生打造,拆分训练成轻骑和重骑。
只是,现在马匹不足,兵器铠甲不行,他才没有直说。
况且,他以后肯定会改革军制,将禁军掌握在自己手中,受到的阻力,会降低到最低。
“臣等多谢官家。”狄咏等人行礼起身。
随后,赵煦看向中年男人,微笑道,“怀瑾,朕有意暂时将你从军中抽离,前往枢密院任职,不知你意下如何?”
“官家有命,臣定当遵从。”中年男人四十上下,正是杨家目前的掌权人,杨家大郎杨怀瑾。
“既然你同意,朕会让林槩,将你转至枢密院,任职枢密副都承旨,主管在京房。”赵煦云淡风轻的说道。
现在朝堂上枢密院、中书省以及门下身的主事者都是他的人,虽不能一言而决,但要安插一些五品之下的官员,还是能够轻松做到。
他之所以安排杨怀瑾进入在京房,也是因为狄咏等人去了天武军。
天武军虽然隶属于侍卫亲军马军司,隶属于三衙,但兵器马匹之类,却不是有三衙发放,而是由枢密院在京房发放兵器铠甲,由支马房或是太仆寺发放马匹。
支马房现在是林槩的学生担任,是林槩的人,此前赵煦就已经让王珪告知过林槩,让他想办法将天武军派发马匹的职事抢过来。
林槩也在知道后,很是轻易的抢到了天武军采买和派发马匹的职事。
并且,赵煦还让人林槩找人,秘密前往辽国,采购马匹。
因此赵煦便将杨怀瑾安排进在京房,负责天武军的兵器铠甲发放。
“多谢官家,臣定当效死。”
杨怀瑾很是激动,单膝下跪行礼。
杨家自从他父亲亡故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他这些年一直领着七品官职,待在御龙直。
没想到效忠赵煦,还不足两个月,他现在就已经成了枢密副都承旨,从五品京官。
“无需如此,好生为朕效力即可。”赵煦微笑道。
“多谢官家。”杨怀瑾行礼起身。
随后,赵煦向周侗询问,“光祖,安道全可曾到汴梁?”
“官家见谅,江州距离汴梁路远,恐还需三日才能抵达汴梁。”
“嗯,安道全到汴梁之后,第一时间带入宫中。”赵煦嘱咐道。
“是,官家。”周侗行礼。
接着,赵煦又看向王升,问道,“王升,你那族弟,可曾将朕嘱咐之事办妥?”
“回官家,王焕于昨日归来,收集的证据,全部交托于臣。”王升行礼后,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件,递交给赵煦,“官家请过目,这是臣族弟收集到的证据。”
“嗯——”
赵煦没看微微颔首,而后微笑道,“既然如此,你等任职天武军后,就让你侄子与周侗举荐的张开,一同进入天武军。”
“王焕可任都头,张开为副都头。”
说到这里,赵煦又看向周侗嘱咐道,“你需记住朕所言,张开职事需得百斩之后才可升迁。”
“臣定然谨记。”周侗严肃道。
嗯——
赵煦点点头,又对狄咏嘱咐道,“姑父,整顿天武之后,便上书带天武在汴梁周围剿匪。”
“这一是为了清除匪患,还百姓一个太平。”
“第二是为了练兵,天武军久居汴梁,难免懈怠,而要成为强军,只有经历血与火的洗礼。”
“第三,清理贼匪是件大功,你等积累功勋,也方便提拔。”
“是,官家,臣定当尽快整合天武,请命出城剿匪。”狄咏单膝跪地,义正言辞的开口。
“臣等定当竭力,全力协助狄大人。”王升和周侗,也齐齐单膝跪地行礼。
“好了,都起来吧!”赵煦抬抬手让三人起来。
“多谢官家。”狄咏三人起身。
最后,赵煦的目光又落在杨怀瑾身上,微笑道,“怀瑾,你杨家乃我大宋将门,家中子弟,应该也有不少人在外。”
“朕现在人手奇缺,你不妨召集族中子弟入京,你先行考核之后,举荐入天武两厢。”
“若是有罪之人,只要不是主动犯罪,烧杀抢掠之人,朕允许他们入军。”
“根据刑责大小受杖,根据刑责大小定下欠缺军功,军功补足后方可升迁。”
话落之后,赵煦又向着狄咏等人补充道,“你等熟识之人,也是如此。”
“臣等遵命。”众人行礼。
“好了,你们就先回去吧!朕也该去上课了。”交待完所有事,赵煦拿着龙骠和赤霄,走出练功房。
童贯紧随其后,跟在赵煦身后。
“恭送官家。”
狄咏等人双手交叉,齐齐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