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可以养自己全厂好几年

作品:《四合院:系统不当人,我能怎么办

    因为王秋玲回了娘家,这个春节倒是过得风平浪静的。


    东跨院的娘们都各自回娘家了,沈南进带着娄晓娥、顾芫花、杜红薇和何雨水继续无所事事。


    过完年,他就到东城化工厂报到上班了。


    东城化工厂的大门,是两扇锈迹斑斑的铁门,门楣上,“东城化工厂”五个水泥塑字,缺了“化”字,只剩下“东城工厂”,透着一股名不副实的荒诞。


    看着这门口,沈南进就想骂人了。


    张伯清这帮混蛋怎么想的?


    就算你们想要我换一个舞台,也至少给一个好一点的吧。


    报到手续简单得近乎敷衍。门卫老头戴着厚厚的眼镜,看着沈南进的介绍信,嘟囔着:“沈南进…新厂长啊…知道了。”他抬起眼皮,浑浊的目光在沈南进脸上停留了片刻,挥了挥手,“去吧,沈厂长,办公楼二楼最里面那间,秘书会帮你办好的。”


    什么鬼?


    沈南进倒也不是想要人逢迎,但是你这么波澜不惊的,是见识过多少厂长来往了才练就的心态啊?


    还有,这个破厂还配秘书?


    怀着满腹的疑问,他依照老头的指引上了二楼,标牌上写着厂长办公室的门虚掩着。


    推开门,一个年轻女孩正背对着他,踮着脚,费力地试图擦拭文件柜顶端的积灰。


    听到开门声,她转过身来。


    很扎眼。


    在这间家具破旧、连空气都带着腐朽气息的办公室里,她米白色的确良衬衫一尘不染,领口系着个精巧的蝴蝶结,藏蓝色的及膝裙笔挺,黑皮鞋擦得锃亮。


    年纪不过二十岁左右,眉眼精致,带着一种尚未被生活磨砺过的青涩与优越感。


    “您是沈厂长?您好。”她放下抹布,快步走过来,脸上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训练有素的微笑,伸出手,“我是厂办新分配来的秘书,张盈冉。”


    沈南进没有立刻去握那只干净得过分的手。


    他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两秒,迅速扫过她一丝不苟的衣着和那双显然没干过重活的手。


    盈冉?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这个年代,看人的出生和成分,只要听名字就知道了。


    “你好。”他最终只是答应了一声,绕过她,走向自己的办公桌,“我的报到是你帮我办是吧?”


    “对的,王主任交代过了。”张盈冉似乎对他的冷淡有些意外,姿态却依旧从容。


    沈南进也不知道他说的王主任是谁,估计是厂办主任吧。


    “你是什么时候进厂的?”他坐下来问道。


    “我?春节前一个礼拜进的厂。”张盈冉下意识地回答道。


    “原来是部委里面的?”沈南进大概有点猜到了什么了。


    就这个穿着,说是基层工厂的,谁信啊?


    “咦?沈厂长什么知道的?原来是财政部的。”张盈冉惊讶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我还知道你是工业部哪个领导的亲戚。”沈南进撇撇嘴道。


    “咯咯咯,沈厂长,这个就不告诉你了。”张盈冉笑道。


    不过她这样说,等于是承认了。


    沈南进气的想去部委骂人了。


    不带这样欺负人的,把我发配到这个鬼地方,还让自己人跟着镀金是吧?


    我特么是被你们一鱼两吃玩的明明白白的。


    “张盈冉,上午帮我把报到手续办了,下午通知科级干部以上的开会。”他也懒得废话了。


    下午,厂部会议室。


    烟雾缭绕,劣质烟草的气味几乎凝成实质。长方形的会议桌旁,稀稀拉拉坐了十七、八个人。


    副厂长刘满仓坐在主位左手边,他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脸盘黝黑,手指间夹着的烟卷已经烧到了尽头。


    生产科长、设备科长、车间主任等几个中层干部耷拉着脑袋,面无表情。


    财务科长马为国,一个瘦小干瘪的中年男人,面前摊开一本边角卷起的账本,脸色比哭还难看。


    沈南进坐在主位,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个人。


    刚刚大家都介绍了自己,但是他可不觉得靠这些人就能打翻身仗。


    上午在厂里各车间,也没有看到机器轰鸣、工人忙碌的景象,都是无精打采的。


    这样比较下来,他也明白为什么张伯清他们对轧钢厂特别重视了。


    “都到齐了?正式开会吧。”刘满仓掐灭烟头,声音沙哑疲惫,“沈厂长新来,情况还不熟悉,咱们先把家底……唉,算是给厂长交个底吧。老马,你先说,财务这块。”


    马为国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猛地抬起头道:“刘厂长,沈厂长,各位……实在是……实在是没办法了啊!”


    他翻开账本,手指点着上面的数字道:“账面上能动用的资金,就剩下一万八千块!还欠着供电所三个月电费,自来水公司两个月水费,银行那边上一笔十万的贷款,这个月底就到利息偿还日,催了三次了!下个月全厂九百八十七号人的工资,起码要两万五百块!我……我就是把账本翻烂了,也变不出钱来啊!”


    他说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掏出一块灰扑扑的手帕不停地擦着。


    好家伙!


    下马威吗?


    沈南进看了这两个人一眼。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马为国急促的呼吸声。生产科长和设备科长把头埋得更低了。


    刘满仓重重地叹了口气,接过话头,语气沉重:“沈厂长,你都听到了。不光是钱的问题。生产也基本停了。咱们厂主要就靠以前的老产品工业用碱。现在市里新建的大化工厂,技术新,成本低,咱们的产品根本卖不动。一个区属化工厂,也没有人关心。工人没活干,人心就散了,有点门路的都想办法调走了。剩下的…唉,也就是混日子。”


    他拿起桌上的烟盒,又抽出一支点上,狠狠吸了一口:“不瞒你说,沈厂长,上面派你来,我们是既盼着你来,又…又怕你来。盼着你带来转机,又怕你…也没办法,最后眼睁睁看着厂子倒掉。”


    绝望的情绪如同实质的阴云,笼罩在整个会议室上空。


    沈南进一直沉默地听着,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直到刘满仓和马为国都把苦水倒完,会议室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时,他才缓缓开口:“刘厂长,马科长,各位的难处,我听到了,也看到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厂子确实很困难,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然平稳:“但是,困难也是转机,既然过去的产品不行了,那我们就彻底推翻,这未免不是浴火重生的机会。”


    说着,他打开了随身带来的手提包,从里面取出两份装订整齐的文件,放在了会议桌上。


    “这是我来之前,找人搞出来的两个新产品方案。”他将其中一份推向刘满仓,“第一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材料制造工艺及应用,简单的说就是饮料瓶。”


    他又将另一份推向生产科长:“第二项,高压聚丙烯材料制造工艺及应用,简单地说就是塑料袋。”


    刘满仓和生产科长几乎是立刻抓起了那份文件,急切地翻看起来。


    “沈厂长,这……这能行吗?”生产科长抬起头,眼中带着怀疑和期盼。


    “这两种产品,原料什么的都已经列出来了,属于低端产品。设备改造需要投入,但不算太大,所以首先你们要给我确定能不能生产。”沈南进语气笃定,“至于行不行,那是产品出来,打开销路的事,这个我可以负责。”


    说实话,对于销售,沈南进还真的不担心。


    现在市场上的饮料瓶清一色都是玻璃的,不但笨重,还不安全不方便。


    搬运的时候难免磕磕碰碰,箱子之间还要隔断。


    他自己都看到过好几次,买汽水的人袋子破了,砸了个稀碎。


    塑料袋更加不用说了,简直是购物必备。


    现在大家觉得买东西带着篮子、箱子不方便,都用一种叫网线袋的化工编织袋,质量一言难尽。


    最关键的,他之前还犹豫把饮料瓶搞出来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后来好不容易说服自己,人都吃不饱还考虑环境?


    没有想到过年的时候无聊去系统里面抽了奖,拿到了PET合成面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技术。


    他这才知道原来回收回来的饮料瓶是可以加工成衣服面料的,还是做运动服、羽绒服的高级面料。


    比现在市场上流行的粗布面料,和刚刚兴起的的确良都要好用。


    难怪自己上一世都想不明白,那些饮料瓶回收了去干嘛了。


    他不得不感慨系统真的太贴心了。


    不过这个技术涉及到整个产业的大转向,他现在完全没有说出来的想法。


    免得什么还没有干呢,军心就乱了。


    “怎么样?产品可以做出来吗?这个你们才是专业的?”沈南进看向刘满仓和生产科长。


    “这个没有问题,把模具开出来就行,技术上不难。”刘满仓点头保证。


    他们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复杂的技术。


    马为国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小心翼翼地问:“那…沈厂长,这前期投入的钱…”


    “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沈南进打断他,目光沉稳,“当务之急,是先把生产的前期准备工作做起来,稳定人心。我要求一个月之内把产品做出来。”


    钱的问题他还真的不担心。


    直接去养殖厂借二十万过来就是。


    从财务科长于莉,到三个厂长,到杨卫国他们都是自己人,这点面子总会给的。


    周小燕他们现在一个月收进来几百万,还愁怎么把钱花出去呢。


    自己公对公的借钱,能有什么问题?


    沈南进自己想想都可怜,人家一个月的钱可以养自己全厂好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