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告发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他连理由都已构思完备:杨建国疏远群众,对邻里态度傲慢,尤其是他工厂不聘用院内人员之举,足以让全院站在他易中海这一边。


    然而,话未出口,事态已变,预设的计划无法施展。


    若强行推进,非但杨建国无损,他们几人反倒会与全院为敌。


    “哼,这大会本就不该召开,你们有何资格组织全院?”


    “没错,他们与贾家的事应私下解决,何必惊动全院?”


    “就是,白费功夫。”


    “定是心怀不轨,又想在院里搞特权,做那土皇帝的梦。”


    “得去街道举报他们,免得他们不安分。”


    大院众人议论不休,丝毫不给易中海留情面。


    对他的解释,无人认同。


    医药费之事,与大院众人何干?找贾家解决便是。


    开大会,无疑是生事。


    “罢了罢了,此事我们考虑不周,今日到此为止,医药费私下解决。”


    易中海头疼不已,秦淮茹的一番言辞,让全院对他失去信任。


    这大会如何继续?他简直想将秦淮茹除之而后快。


    未料秦淮茹言辞如此犀利,几句便让他的精心筹谋化为泡影,他还未开始道德施压,秦淮茹便已先声夺人。


    回想往昔,秦淮茹配合他时,从未如此得力。


    否则,易中海也不会轻视她,以至于今日颜面扫地。


    “日后休再弄这些花招,再召开全院大会就告发你。”


    “对,你以为你是谁?凭什么开全院大会?”


    院中众人不满,纷纷指责易中海。


    易中海难以反驳,此次彻底失败,毫无成效。


    秦淮茹似乎不打算承担医药费。


    想到易中海,心中便涌起一股怒火。


    “各位,我只是想帮忙解决院子里的事情,没考虑那么多。”


    “我在这儿给大家道歉,是我考虑不周。”


    易中海别无他法,只能连连认错,


    但对于不再召开大会的提议,他坚决不松口,


    因为他的计划离了大会根本无法推进。


    这次被秦淮茹打乱,是他小瞧了她,但下次,绝不会如此。


    下次他会准备得更加周全,绝不会轻易让计划落空。


    “走吧,别跟他啰嗦了。”


    “对,下次再有这种事,咱们不来就是了。”


    院子里的住户渐渐散去。


    这场大会,简直就是个笑话,易中海也成了笑柄。


    “老易,怎么会变成这样?”


    刘海忠一脸难以置信。


    这与他们之前的商议大相径庭。


    原本说好,先拿医药费开刀,由易中海出手,


    然后再谈杨建国的事,三人联手。


    结果第一步就被驳回了,刘海忠一脸茫然。


    “这秦淮茹,我小看她了。”


    易中海望向贾家方向,这次确实出乎意料。


    秦淮茹聪明,他知道,但他一直认为那是小聪明,只能耍耍傻柱。


    傻子嘛,不过是个大傻子罢了。


    他易中海是聪明人,对付秦淮茹绰绰有余,抱着这样的念头,结果却被怼得无言以对。


    “那现在该如何是好,医院那边还催着交钱呢,都来家里好几趟了。”


    三大爷一脸愁容。


    这场大会,他别无所求,只想解决医药费的问题。


    现在看来,这也是奢望了,秦淮茹根本不愿出钱。


    他们自己心里也发虚,知道得病与傻柱关系不大,也没胆量报警。


    毕竟这年头,不像以后,可以随意讹诈,还是很讲事实的。


    “还能怎么办,自己想辙吧。”


    易中海回应道,若有良策,他早已言明。


    秦淮茹不依不饶,两人又无法报警,束手无策,只能作罢。


    刘海忠与阎书斋尚有退休金可依。


    而他易中海最为凄凉,退休金也无。


    虽摆脱了嫌疑,生活却愈发困顿。


    那点微薄的积蓄,追回无望,若非房子尚存,恐将流落街头。


    “要不,我们再去找许大茂?”


    “之前讲好,货物到手便既往不咎。”


    “货未到手,许大茂理应负责。”


    刘海忠满心不甘,家中全凭退休金支撑,却远远不够。


    时下,再食窝头土豆,实难忍受,他人亦如此。


    眼见他人锦衣玉食,他们难以接受这等落差。


    “别妄想了,许大茂岂会轻易认账,你们还不了解他?”


    上次虽抓住许大茂把柄,但他已弥补过失,还介绍了杨厂长。


    如今想再纠缠许大茂,难上加难。


    毕竟已“赔偿”,此次警察介入,非许大茂生事。


    且上次之事,许大茂亦未得利,最终尤凤霞得利逃脱。


    许大茂亦是受害者,被尤凤霞所算计。


    “其实,你们思路有误。”


    “紧盯许大茂、傻柱、秦淮茹有何用?”


    “瞧瞧他们家中,亦是穷困潦倒。”


    “咱们院中,真正富有的是后院那位,稍露些家底,便够咱们享用。”


    易中海再使诡计。


    养老之事,非他一人所需,这两人亦无人赡养。


    院中唯一能承担三人养老者,唯有后院那位,他们竟视而不见。


    易中海必须提醒,他一人难思良策,但三人合力,或可多谋。


    啪……咣当……砰……


    大领导家中,一贯沉稳的他此刻却如狂风暴雨般砸毁家具。


    他的宏伟蓝图化为泡影,更遭受严厉警告,严禁阻碍个体企业的蓬勃发展。


    外表上,他依旧如故,无人察觉异样。


    但内心深处,大领导深知自己已走到尽头,再无翻身之日。


    夫人见状,心疼不已,那些被砸之物皆非凡品。


    “究竟何事惹你如此愤怒?”她轻声问道。


    “都是那个可恶的杨建国,竟敢上告,将我的全盘计划毁于一旦!”大领导怒不可遏。


    原计划中,那些对银川平原投资犹豫不决的商人,在会议后纷纷表态支持。


    那的本是投资陷阱,多少资金都填不满。


    商人们宁愿屈服,至少还能赚取一笔。


    若真被侵占,大不了退出,还能保留资本。


    会议后不到一日,大领导便收到十余份支持声明,心中暗自欢喜。


    这些企业若合并,必将成为效益卓越的大型集团。


    而他,作为集团的领航者,定能重返权力中心。


    然而,美梦被杨建国的告发击碎。


    起初,大领导不以为意,认为告发无凭无据。


    岂料,杨建国家中竟装有摄像机,恰好记录下傻柱代表他威胁杨建国的场景,包括承认侵犯的言语。


    傻柱的嚣张态度与话语,被一一记录。


    深入调查后,那些受威胁的个体户无不委屈,无人愿为他发声。


    于是,警告接踵而至。


    警告仅是表象,真正的惩罚是他被彻底边缘化,从二线退至十八线,连提意见的权力都被剥夺,沦为普通市民。


    唯一的不同,或许就是他曾身居高位,尚能享受免费食材的待遇。


    大领导怒火中烧,家中物品难逃一劫,只因再无他法平息其愤慨。


    “此事你也有失察之处,当初为何不亲自出面?小杨与傻柱,岂能准确传达你的意图?”


    “闻傻柱竟上门胁迫,坦言侵吞工厂,此等谈判方式,实属罕见。”


    大领导夫人外出归来,亦闻事态发展,观影片片段后,对傻柱好感尽失。


    “滥用职权,行事如此,岂非要害人?”


    “傻柱本性如此,然错不全在他,悔不该遣其前往。”


    “小杨现状如何?”大领导满面懊悔,深知傻子愚昧,却一时糊涂用之。


    杨建国竟将一切录下,令人难以置信。


    大领导原以为,即便傻柱言辞过激,亦无人知晓。


    岂料,这“奇招”反噬其身,杨建国安然无恙。


    “听说小杨已被拘捕。”


    “相关部门称,小杨无碍,但其子借其名行不轨之事,事态严重,老杨日后恐步履维艰。”


    “老杨之妻曾来访,被我劝回。”


    “她言辞激烈,称若老杨有难无人相救,老杨或将揭露某些秘密。”


    大领导夫人忧心忡忡,此言非空穴来风,必有隐情,实为对大领导的威胁。


    “何意?他能揭露何物?让他说!”大领导闻此怒不可遏,质疑其威胁之意。


    证据何在?莫非小杨每次携带录像机?若无实证,便是诬告!


    “你言及此又有何用?当思己身,是否有把柄落于小杨之手。”大领导夫人忧虑满面。


    小杨紧随大领导左右,为其奔波效劳,手中是否有秘密,难以揣测。


    她心中忧虑,一旦大领导遭遇不测,自己将何去何从。


    “好了,此事我已知晓,自有对策。”


    大领导暗自思量,过往指派杨厂长所行之事,是否留有后患。


    杨厂长牵涉甚广,所知几何,大领导亦无法断定。


    诸多事务需智者方能洞察,大领导不清楚杨厂长是否有所察觉。


    往昔,他麾下亲信众多,杨厂长尤为关键,从未有所隐瞒。


    “傻柱,你没事吧?”秦淮茹满面愁容,望着终于归来的傻柱,他被拘数日,今日方得解脱。


    若傻柱再不归,秦淮茹恐将陷入绝望。


    傻柱已成为贾家的支柱,缺之不可。


    “无碍,我能有什么事。”傻柱面色憔悴,此次得以脱身,全因责任归咎于大领导。


    他仅是代大领导与杨建国交涉,非本意侵吞杨建国工厂。


    否则,必难逃法网。


    此番经历,让傻柱心惊胆战,关乎生死。


    早知如此,当初便不应接下大领导这桩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