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欠揍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他虽怕挨打,但也有底线。
刘海忠的两个儿子那点小打小闹,他还能承受。
一旦涉及钱财,他的忍耐力便成倍增长。
“给你三天时间,找不到人,有你好果子吃。”
许大茂言明利害关系。
院子里的人也知道,再纠缠许大茂也无济于事,得让他去找人。
至于许大茂会不会逃跑,他们根本不担心。
他的房子和父母都在这里,他跑不了。
真要跑了,他的父母和房子都能让他无处遁形。
“我去找,我现在就去。”
许大茂狼狈地逃出尤凤霞家。
找人,他自然会找,但与院子里的人无关。
出门后,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他这人,挨打时求饶,过后便如没事人一样。
转身间,他已决定去找杨厂长,为自己捞点好处。
“爸,你总算回来了,是你指派傻柱到我们单位催债的吧?”
“你知不知道,我因此被厂里处分了,工资都降了级。”
这时,院里的一群儿女回来了。
刚踏入大院,便撞见了三大爷的几个孩子,除了阎解成夫妇,其余的都已到场。
三大爷尚未开口,孩子们便抢先抱怨起来。
“爸,你是不是疯了?我因为你那点医药费被厂里开除了!”
小女儿更是气愤难平,厂里效益不佳,正裁员呢。
她技术过硬,本不在裁员之列,可傻柱这一闹,她竟被裁了。
她觉得冤枉,作为已出嫁的女儿,当初说好的不需她赡养,生病也不用她出钱。
这世道,儿子养老才是理所当然。
傻柱凭什么跑到她单位去闹?
“这……”
三大爷也是一脸茫然,傻柱竟跑到闺女厂里了?
这是哪出跟哪出啊,他全然不知。
“爸,你这是怎么回事?现在刘艳要跟我离婚!”
“傻柱在我们院里大闹,害得我名声扫地,别人都说我不孝。”
“我从小到大花您的钱,可都一分不少地还给您了,我怎么不孝了?”
小儿子也是怒火中烧,傻柱的这一闹,竟让他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傻柱在院门口敲锣打鼓地宣扬他不孝,还编造故事让他臭名昭著。
媳妇一家都觉得颜面扫地,非要离婚不可。
阎书斋彻底懵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一头雾水。
让傻柱去向几个孩子要医药费,这事他是知道的,也是他授意的。
但,他从未让傻柱去孩子们的单位,更没让傻柱编故事来恶心人。
这下可好,一个受了处分,一个丢了工作,还有一个闹得妻离子散。
这都是什么乱子,傻柱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阎书斋不久前还在反省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与孩子和解。
毕竟,他的养老还需依靠这些孩子,而自己的养老钱已全部投入,能否收回还是未知数。
此刻,与孩子的和解显得尤为重要。
可眼下出了这等事端,和解还可能吗?还会有孩子愿意为他养老吗?
猛然间,阎书斋眼前一黑,整个人向后仰去。
之前因生意上的事已急得上火,全靠找回养老钱的念头支撑着。
如今再遭变故,他瞬间承受不住,昏了过去。
“爸,你怎么了?”
“三大爷,三大爷……”
众人顿时慌了神,意识到大事不妙。
“快送医院!”
易中海喊道,看这情形绝非小病。
众人慌忙将阎书斋背起,向医院奔去。
“去叫上傻柱,这事都是他闹的。”
易中海眼珠一转,对旁人吩咐道。
此事怎能不让傻柱参与,一切都是他惹的祸。
若非他去挑衅三大爷的儿女,三大爷怎会昏迷?一切都是傻柱的错!
即便不是他的错,也得算在他头上。
易中海与傻柱的关系,如今已彻底破裂。
以前有多袒护傻柱,现在就有多想算计他。
傻柱一脸茫然地被叫到前院,他此刻正得意呢。
六百二十一分钱一分不少地要回来了,还狠狠地教训了阎家的几个儿女一顿,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借钱不还。
“傻柱,你闯祸了。”
易中海没去医院,特地留下等傻柱。
即便此刻为被骗钱的事焦急,也挡不住他想算计傻柱的念头。
“我怎么了?我怎么就闯祸了?”
傻柱冷笑地看着易中海,如今对他已没有丝毫尊重。
“我问你,你是不是去找老阎的儿女了?害得他们有的被记过,有的被开除,还有一个闹离婚。”
易中海怒视傻柱,神色严厉,仿佛傻柱犯下不可饶恕之错。
“我确实去了,他们欠债不还,自食其果。”
傻柱毫不在意,反诘阎家孩子品行不端。
若早还钱,何至于此?岂能怪他?
“你还狡辩,三大爷已因你之事昏迷入院。”
“警察迟早找你,你脱不了干系。”
大院众人围观,易中海的话语如审判。
阎书斋的昏迷,被全然归咎于傻子。
多数人赞同此说,认为若无傻柱,便无此祸。
至于阎书斋之前的焦虑,无人问津。
“不对,是三大爷让我去的,与我何干?”
傻柱一脸茫然。
他内心认同易中海的逻辑,自觉有责。
顿时慌了神,失去了往日的从容。
若三大爷有个三长两短,他预感自己将大祸临头。
“此刻辩解无用,你还不速去医院?”
易中海心中暗笑,傻子不去医院还好。
若去了,必将陷入困境,三大爷的医药费必将由他承担。
且此番绝无偿还之理。
三大爷的子女,定会找他算账。
念及此景,易中海颇为得意。
如今,他最乐于见傻柱倒霉。
“我马上去。”
傻柱闻言,立刻夺门而出。
那套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已深植他心。
尽管如今关系破裂,但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将伴随他一生。
因此,坑害傻柱对易中海而言,轻而易举。
他深知傻柱软肋,总能得逞。
“老易,三大爷住院了,咱们的事咋办?”
二大爷亦感不适。
年岁已高,最怕焦虑上火,然而此时又怎能不急不恼?
“这……还是等等吧,没别的辙。”
易中海满心无奈,除了等,还能怎样?
“老易,要不咱们找警察吧?“
刘海忠觉得非得警方介入,钱才能要回。”咱们干的啥买卖,走私啊,这能报警?“
易中海最怕警察,立刻反对。
他认为他们做的事违法,报警岂不是自投罗网?
其实报警也无妨,他们是受害者,货物根本没到手。
但易中海不懂法律,一套歪理在胸。
傻柱易被歪理说服,易中海亦然,傻柱学的就是易中海这套。
因此,两人做了错事后反应相似,首要念头就是别让事闹大,别让更多人知晓。”你说得对。”
刘海忠觉得易中海的话颇有道理。
易中海这套说辞在院子里向来吃得开,同化了不少人。
院子里许多人支持他,否则他当年也不可能在这院子里当多年“土皇帝“。
他就靠这套看似合理的说辞和办事方式,拢住了大院多数人,让大院依他的意愿运转多年。”好了,先回家吧。”
易中海也觉得心里不舒服,这种焦急上火的感觉前所未有。
若非傻柱和秦淮茹不愿养老,他哪会经历这些,想到这又恨傻柱三分。
年轻时戴帽子,都没现在这般难受。”嗯,我回去歇歇。”
二大爷身体不适,不想多言,径直回家。”你俩小子在干啥?“
回到后院,见两儿子在收拾行杨,二大爷一脸诧异。
这房建好后,俩儿子就搬回来,赶都赶不走,现在这是要闹哪出?
“爸,我们收拾收拾房子,这墙太薄了,冬天快到了。”
刘光福眼珠一转,向刘海忠解释他们的打算:“爸,我们得准备过冬了。”刘光天连忙附和。
两人之前密谋逃跑的事,不能让刘海忠知晓。
从前是他们被赶走,现在却怕刘海忠反过来拖累他们。
家中已囊中羞涩,再不离去,恐怕要为刘海忠养老送终。
两兄弟自幼饱受打骂,怎会愿意承担这份责任。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真倒霉。”凌晨两点,傻柱一脸苦涩地回到四合院。
他去了医院,之前要回的六百二全花光了,还不够。
三大爷家的孩子全把责任推到他身上,要求他负责,还需再交五百块。
傻柱身无分文,只好找了个回家凑钱的借口离开医院。
想到此事,傻柱就忧心忡忡。
“唉,你俩在干啥?”傻柱发现不对劲,大院门口竟停着两辆三轮车,车上堆满被子、锅碗等杂物。
傻柱疑惑,谁家半夜搬家?难道进贼了?接着,他看见刘光福兄弟俩正往外搬东西,刘光福手上还拿着做饭的炉子,这是要把家搬空的节奏。
这些东西搬走,刘海忠家连做饭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