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欠揍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他虽怕挨打,但也有底线。


    刘海忠的两个儿子那点小打小闹,他还能承受。


    一旦涉及钱财,他的忍耐力便成倍增长。


    “给你三天时间,找不到人,有你好果子吃。”


    许大茂言明利害关系。


    院子里的人也知道,再纠缠许大茂也无济于事,得让他去找人。


    至于许大茂会不会逃跑,他们根本不担心。


    他的房子和父母都在这里,他跑不了。


    真要跑了,他的父母和房子都能让他无处遁形。


    “我去找,我现在就去。”


    许大茂狼狈地逃出尤凤霞家。


    找人,他自然会找,但与院子里的人无关。


    出门后,他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他这人,挨打时求饶,过后便如没事人一样。


    转身间,他已决定去找杨厂长,为自己捞点好处。


    “爸,你总算回来了,是你指派傻柱到我们单位催债的吧?”


    “你知不知道,我因此被厂里处分了,工资都降了级。”


    这时,院里的一群儿女回来了。


    刚踏入大院,便撞见了三大爷的几个孩子,除了阎解成夫妇,其余的都已到场。


    三大爷尚未开口,孩子们便抢先抱怨起来。


    “爸,你是不是疯了?我因为你那点医药费被厂里开除了!”


    小女儿更是气愤难平,厂里效益不佳,正裁员呢。


    她技术过硬,本不在裁员之列,可傻柱这一闹,她竟被裁了。


    她觉得冤枉,作为已出嫁的女儿,当初说好的不需她赡养,生病也不用她出钱。


    这世道,儿子养老才是理所当然。


    傻柱凭什么跑到她单位去闹?


    “这……”


    三大爷也是一脸茫然,傻柱竟跑到闺女厂里了?


    这是哪出跟哪出啊,他全然不知。


    “爸,你这是怎么回事?现在刘艳要跟我离婚!”


    “傻柱在我们院里大闹,害得我名声扫地,别人都说我不孝。”


    “我从小到大花您的钱,可都一分不少地还给您了,我怎么不孝了?”


    小儿子也是怒火中烧,傻柱的这一闹,竟让他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傻柱在院门口敲锣打鼓地宣扬他不孝,还编造故事让他臭名昭著。


    媳妇一家都觉得颜面扫地,非要离婚不可。


    阎书斋彻底懵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一头雾水。


    让傻柱去向几个孩子要医药费,这事他是知道的,也是他授意的。


    但,他从未让傻柱去孩子们的单位,更没让傻柱编故事来恶心人。


    这下可好,一个受了处分,一个丢了工作,还有一个闹得妻离子散。


    这都是什么乱子,傻柱到底都做了些什么?


    阎书斋不久前还在反省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与孩子和解。


    毕竟,他的养老还需依靠这些孩子,而自己的养老钱已全部投入,能否收回还是未知数。


    此刻,与孩子的和解显得尤为重要。


    可眼下出了这等事端,和解还可能吗?还会有孩子愿意为他养老吗?


    猛然间,阎书斋眼前一黑,整个人向后仰去。


    之前因生意上的事已急得上火,全靠找回养老钱的念头支撑着。


    如今再遭变故,他瞬间承受不住,昏了过去。


    “爸,你怎么了?”


    “三大爷,三大爷……”


    众人顿时慌了神,意识到大事不妙。


    “快送医院!”


    易中海喊道,看这情形绝非小病。


    众人慌忙将阎书斋背起,向医院奔去。


    “去叫上傻柱,这事都是他闹的。”


    易中海眼珠一转,对旁人吩咐道。


    此事怎能不让傻柱参与,一切都是他惹的祸。


    若非他去挑衅三大爷的儿女,三大爷怎会昏迷?一切都是傻柱的错!


    即便不是他的错,也得算在他头上。


    易中海与傻柱的关系,如今已彻底破裂。


    以前有多袒护傻柱,现在就有多想算计他。


    傻柱一脸茫然地被叫到前院,他此刻正得意呢。


    六百二十一分钱一分不少地要回来了,还狠狠地教训了阎家的几个儿女一顿,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借钱不还。


    “傻柱,你闯祸了。”


    易中海没去医院,特地留下等傻柱。


    即便此刻为被骗钱的事焦急,也挡不住他想算计傻柱的念头。


    “我怎么了?我怎么就闯祸了?”


    傻柱冷笑地看着易中海,如今对他已没有丝毫尊重。


    “我问你,你是不是去找老阎的儿女了?害得他们有的被记过,有的被开除,还有一个闹离婚。”


    易中海怒视傻柱,神色严厉,仿佛傻柱犯下不可饶恕之错。


    “我确实去了,他们欠债不还,自食其果。”


    傻柱毫不在意,反诘阎家孩子品行不端。


    若早还钱,何至于此?岂能怪他?


    “你还狡辩,三大爷已因你之事昏迷入院。”


    “警察迟早找你,你脱不了干系。”


    大院众人围观,易中海的话语如审判。


    阎书斋的昏迷,被全然归咎于傻子。


    多数人赞同此说,认为若无傻柱,便无此祸。


    至于阎书斋之前的焦虑,无人问津。


    “不对,是三大爷让我去的,与我何干?”


    傻柱一脸茫然。


    他内心认同易中海的逻辑,自觉有责。


    顿时慌了神,失去了往日的从容。


    若三大爷有个三长两短,他预感自己将大祸临头。


    “此刻辩解无用,你还不速去医院?”


    易中海心中暗笑,傻子不去医院还好。


    若去了,必将陷入困境,三大爷的医药费必将由他承担。


    且此番绝无偿还之理。


    三大爷的子女,定会找他算账。


    念及此景,易中海颇为得意。


    如今,他最乐于见傻柱倒霉。


    “我马上去。”


    傻柱闻言,立刻夺门而出。


    那套从小被灌输的观念,已深植他心。


    尽管如今关系破裂,但这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将伴随他一生。


    因此,坑害傻柱对易中海而言,轻而易举。


    他深知傻柱软肋,总能得逞。


    “老易,三大爷住院了,咱们的事咋办?”


    二大爷亦感不适。


    年岁已高,最怕焦虑上火,然而此时又怎能不急不恼?


    “这……还是等等吧,没别的辙。”


    易中海满心无奈,除了等,还能怎样?


    “老易,要不咱们找警察吧?“


    刘海忠觉得非得警方介入,钱才能要回。”咱们干的啥买卖,走私啊,这能报警?“


    易中海最怕警察,立刻反对。


    他认为他们做的事违法,报警岂不是自投罗网?


    其实报警也无妨,他们是受害者,货物根本没到手。


    但易中海不懂法律,一套歪理在胸。


    傻柱易被歪理说服,易中海亦然,傻柱学的就是易中海这套。


    因此,两人做了错事后反应相似,首要念头就是别让事闹大,别让更多人知晓。”你说得对。”


    刘海忠觉得易中海的话颇有道理。


    易中海这套说辞在院子里向来吃得开,同化了不少人。


    院子里许多人支持他,否则他当年也不可能在这院子里当多年“土皇帝“。


    他就靠这套看似合理的说辞和办事方式,拢住了大院多数人,让大院依他的意愿运转多年。”好了,先回家吧。”


    易中海也觉得心里不舒服,这种焦急上火的感觉前所未有。


    若非傻柱和秦淮茹不愿养老,他哪会经历这些,想到这又恨傻柱三分。


    年轻时戴帽子,都没现在这般难受。”嗯,我回去歇歇。”


    二大爷身体不适,不想多言,径直回家。”你俩小子在干啥?“


    回到后院,见两儿子在收拾行杨,二大爷一脸诧异。


    这房建好后,俩儿子就搬回来,赶都赶不走,现在这是要闹哪出?


    “爸,我们收拾收拾房子,这墙太薄了,冬天快到了。”


    刘光福眼珠一转,向刘海忠解释他们的打算:“爸,我们得准备过冬了。”刘光天连忙附和。


    两人之前密谋逃跑的事,不能让刘海忠知晓。


    从前是他们被赶走,现在却怕刘海忠反过来拖累他们。


    家中已囊中羞涩,再不离去,恐怕要为刘海忠养老送终。


    两兄弟自幼饱受打骂,怎会愿意承担这份责任。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真倒霉。”凌晨两点,傻柱一脸苦涩地回到四合院。


    他去了医院,之前要回的六百二全花光了,还不够。


    三大爷家的孩子全把责任推到他身上,要求他负责,还需再交五百块。


    傻柱身无分文,只好找了个回家凑钱的借口离开医院。


    想到此事,傻柱就忧心忡忡。


    “唉,你俩在干啥?”傻柱发现不对劲,大院门口竟停着两辆三轮车,车上堆满被子、锅碗等杂物。


    傻柱疑惑,谁家半夜搬家?难道进贼了?接着,他看见刘光福兄弟俩正往外搬东西,刘光福手上还拿着做饭的炉子,这是要把家搬空的节奏。


    这些东西搬走,刘海忠家连做饭都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