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装模作样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许大茂,不用你装模作样。”埲梗正一肚子火,许大茂这时凑上来,一脸笑意,让他觉得许大茂就是在看他的笑话。
“我装模作样?至于吗?我是看你小子可怜,想帮帮你。”许大茂辩解道。
许大茂对埲梗的话不以为意,两人间早有嫌隙。
昔日,埲梗遭刘光福为难,最终却让许大茂背了黑锅,此事至今尚未水落石出。
“你帮我?如何帮?”埲梗满脸狐疑,深知许大茂绝非善茬。
不提刘光福之事,许大茂平日里的劣迹,埲梗了然于胸。
“工作嘛,你家也真是,找个工作有那么难吗?于我而言,易如反掌。”许大茂蔑视傻柱与贾家,认为傻柱虽有手艺,却无人脉,无硬关系。
他自己虽失了铁饭碗,但关系网遍布,找工作易如探囊取物。
“得了吧,你自己都没着落。”埲梗不信许大茂有此能耐。
“呵,你不了解罢了。
因些小事,我档案有污点,现难寻工作。
但我的人脉,你难以想象,一份工作算什么,十份也不在话下。”许大茂吹牛不打草稿。
实则,一份工作他尚能努力,十份则力有未逮。
当下铁饭碗珍贵,他虽在外有些人情,认识些大人物,但人家只能相助一次,不可多求。
“你真能帮我找到工作?”埲梗难以置信。
“工作无碍,关键是,我为何要帮你?”许大茂盯着埲梗,他从不白忙活。
“你有何要求,尽管说,我能做到的都行。”找到工作,追回刘芳,乃埲梗当前所愿。
若许大茂相助,他愿感激不尽。
然而,这只是埲梗此刻的想法。
“这样啊,我再考虑考虑。”许大茂非善类,知时机未到。
埲梗尚未走投无路。
过段时间,埲梗会更感激他。
养老之事,需得多加筹谋。
回首往昔,许大茂对一大爷与聋老太为养老所付出的心血深感敬佩,这成了他学习的榜样。
“小姨夫,你就帮帮我吧。”埲梗已直呼小姨夫。
这并无不妥,毕竟秦京茹是埲梗的小姨。
往日因怨恨,埲梗不愿承认许大茂的身份,但此刻已无暇顾及。
“埲梗,小姨夫并非不给你机会。”
“你帮我查清,当年刘光福堵你,究竟是何人所为。
一旦大白,我自会帮你找工作。”
许大茂心思细腻,提出此条件,意在证明自己的清白,揭开往事谜团。
埲梗因那事与他疏远,查清后,关系自会缓和。
许大茂自信无辜,无所畏惧。
“小姨夫,当年难道不是你指使刘光福堵我?”
埲梗对此事耿耿于怀,若非许大茂所为,他也不会如此仇视。
毕竟,秦京茹是埲梗的小姨,两家有亲。
“我当年哪有空搞那事,我正忙得不可开交。”
“那事我全然不知,是被迫认下的。”
“你若查清此事,我定助你。”许大茂言之凿凿,他确实没做。
他也想知道,当年究竟是谁陷害了他。
本想找刘光福问个明白,但那人在事后不久便搬走了。
“姐夫,这是我妈让我带来的。”
杨建国家中,江天顺到访。
他是杨建国妻子的幼弟,也是下乡归来之人。
昨日,杨建国已为他安排了工作,学徒身份,在厨房做事,月薪十八块,虽不多,却令人羡慕。
厨房里,从不愁吃喝,也不用像车间劳作那般辛苦。
“嘿,茅台,这可是珍品。”
杨建国私下藏了不少这好酒,全靠与杨厂长的交情。
他虽不为非作歹,但该得的便利一样没少,酒票便是其一,他积攒了数百瓶茅台,每一瓶未来都价值不菲,而他只打算留着自享。
这些酒并未放入他的随身空间,因为他特地在家里挖了个地窖存放。
“我妈硬要我带来,明知姐夫你不缺这些。”
杨建国这人,早在六十年代就往他家带好吃的,现在更不用说。
尽管他失业在家,江天顺却从不觉得姐夫落魄,毕竟家中几个兄弟姐妹的工作都是姐夫安排的,姐夫想找工作还不是易如反掌。
“好,还知道姐夫有点家底。”
“妈还让你带什么话了吗?”
杨建国心里明白,江天顺来访必有目的,笑得合不拢嘴。
“妈说,想在厨房站稳脚跟,得学厨艺,所以让我来找你。”
“妈还说,就算你不在厂里了,也能给我安排得妥妥当当。”
看来是想学厨艺,让杨建国给找个师傅。
“天顺,想学的话,跟厨房的马华说一声,他能教你。
但姐夫觉得,厨艺学不学无所谓,重要的是学会为人处世。
过阵子,姐夫给你安排点别的。”
杨建国对此并不太在意,他日后做生意,正需要得力助手,这小舅子不就是个好人选吗?虽然家族企业不可取,管理方式也落后,但用家人放心,不会泄露秘密。
杨建国的生意,定会用到随身空间的资源,很多事难以言明,所以需要亲近的人帮忙。
“成,我听姐夫的。”
江天顺没反对,他现在二十三,厨艺零基础,也过了快速学艺的年纪,对学厨本就信心不足。
‘好,今天陪姐夫喝几杯,聊聊你这些年乡下的生活。
’
‘听说有些知青在乡下结婚生子,回城时却抛妻弃子,你没干这事吧?’
杨建国随口问了几句。
但令他惊讶的是,小舅子低下了头,一脸羞涩。
‘不是吧,你真在村里成亲了?’
杨建国一眼就看出了端倪,显然有事。
‘不是,姐夫你误会了。
’
‘没结婚,是有个女友。
’
‘我想带她回京城,但我还没工作,带回来也不知如何是好。
’
‘我想等稳定些,再让她过来。
’
江天顺连忙解释。
他绝非那种负心之人,为了回城不择手段。
‘行,千万别做亏心事,否则会一辈子愧疚。
’
杨建国并不意外,下乡知青对农村女孩吸引力大,在乡下找女友轻而易举。
这年头,乡下读书的孩子稀少。
像江天顺这样的知识青年下乡,有文化又是大城市的人,被主动追求也不足为奇。
下乡的女知青,也是村里许多年轻人的目标,有的甚至不择手段。
当初小姨子初中毕业,杨建国就不让她继续念书而安排了工作,就是为了避免这些。
为此,大姨子还与杨建国争执了许久。
后来青年下乡,她才明白杨建国的用意。
‘我知道,我很喜欢她。
’
江天顺有些羞涩,他真的不打算做负心汉。
昨天找到工作后,他已写信过去,让她过段时间来城里。
‘张贾氏,你这不要脸的老东西,怎能做出这种事!’
正当杨建国与小舅子闲聊时,中院传来一声怒吼。
杨建国想了想,起身向外走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这些年,因他当初的雷霆手段,那些捣乱的家伙都被收拾得很惨。
所以这些年还算平静。
这样的大戏,已经许久未见。
‘怎么了,许大茂,你要干什么?’
杨建国步入中院,只见傻柱正揪着许大茂。
许大茂则一脸激愤,直冲张贾氏而去。
“你说!当年的事是不是你搞的鬼,张贾氏你这个老顽固!”
“你指使刘光福算计我,却栽赃到我头上,你个老泼妇,我今天饶不了你!”
当年的,只要有心去查,并不难发现。
埲梗为了找工作求助于许大茂,自然倾尽全力,同时他也想弄清楚当年是否真是许大茂搞的破坏。
他找到刘光福,仅仅花了两块钱,刘光福便和盘托出。
这个结果,连埲梗自己都难以置信——竟是他的亲奶奶所为。
埲梗至今记忆犹新,那段日子他遭受了多少屈辱,学校里多少人对他指指点点,说他的母亲不检点。
埲梗做梦也没想到,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张贾氏。
“别乱说,我没做过,你有什么证据?”张贾氏矢口否认。
此事关乎埲梗,一旦承认,后果不堪设想,埲梗肯定会恨死她。
“你说什么?找刘光福算计埲梗的是张婆婆?”傻柱一脸愕然,难以置信。
因为刘光福算计埲梗的事情,傻柱和埲梗关系疏远。
更糟糕的是,傻柱和秦淮茹结婚后都不能同床,生怕埲梗发脾气。
现在秦淮茹去傻柱屋里都是偷偷摸摸的。
傻柱一直因此事记恨许大茂。
如今许大茂却说这一切是张贾氏干的。
“我早就说过不是我,你们硬逼我承认。”
“这老东西,还讹了我十块钱,你说你还是人吗?”许大茂气得不行。
若不是埲梗去查,这黑锅他得背一辈子。
“你有证据吗?别胡说八道!”张贾氏依然嘴硬。
“什么证据?你问埲梗,是他去查的!”
“你当初给刘光福五块钱,却讹我十块,你可真精明啊!”
“不止让我背锅,你还赚了五块!”许大茂懊悔不已,当初的自己
真是太傻了。
如此简单的诬陷,许大茂当初已赔钱,却蒙冤至今,心中愤懑难平。
杨建国一脸愕然。
这可是他的锏,尚未出手便已败露。
张贾氏,真乃无用之人!
“你撒谎!我没做过!”
“埲梗,许大茂是在胡说,对不对?”
此事一旦曝光,张贾氏心乱如麻。
埲梗因此事受尽屈辱,傻柱与秦淮茹多年情感波折,许大茂更是背了十多年的黑锅。
一旦承认,定会被众人所恨。
而今,张贾氏生活惬意,有秦淮茹与傻柱供养,儿孙绕膝,衣食无忧。
一旦大白,哪还有此等逍遥日子?
“就是你!我已问过刘光福,他说就是你指使的!”
“也是你让他将罪名推给小姨夫的,因为众人都会信以为真。”
埲梗怒视张贾氏,此事是他心头之痛,原以为幕后是许大茂,没想到竟是亲奶奶。
她怎能对亲孙子下此狠手?
“胡说!不是我!”
“这……定是许大茂的诡计,他收买刘光福来诬陷我!”
“埲梗,你是我亲孙子,奶奶最疼你,怎会如此对你?”
“定是许大茂想陷害我,所以收买刘光福来诬陷我!”
“许大茂,你如此诬陷我,我与你不共戴天!”
“刘光福,我饶不了你,你个贪财作恶的败类!”
张贾氏虽蠢,但关键时刻也会耍些小聪明,立刻反咬一口,再陷他人,顺道将刘光福也骂了个狗血淋头。
只是刘光福并不在场,否则非与她大打出手不可。
杨建国心中暗叹,若非那晚亲耳所闻,看张贾氏这副模样,还真会被她蒙蔽过去。
只能说,这四合院中的众人,个个都是演技高手。
“张贾氏,分明是你所为。”
“你这老泼妇,做了错事还嫁祸于我,我绝不饶你。”
许大茂气得脸色铁青,都这时候了,这老家伙还要反咬一口。
傻柱和秦淮茹也愣住了,不知该信谁。
刘光福那厮,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因此两人更无法确定。
究竟是张贾氏收买了刘光福,还是许大茂?
谁又能说得清呢?
刘光福那品性,给点甜头便能收买,谁都有可能。
可许大茂如此大闹,还翻起陈年旧账,必然事出有因。
“许大茂,你这混账东西,挑拨我与我孙子的关系,我跟你没完。”
张贾氏瞧出大院众人皆疑惑,心中暗自得意于自己的狡猾。
如今,当年之事已无人能说清。
即便刘光福出来作证,她也可坚称他被收买。
总之,双方皆不愿承认。
“是否挑拨,你心中自知。”
“张贾氏,我敢发誓,当年之事若是我为,便让我断子绝孙,你敢吗?”
许大茂冤枉至极,见张贾氏将一切搅得混乱,心急如焚。
“你断子绝孙,本就无后。”
“你这无后之人,就该遭天谴,出门必被车撞。”
张贾氏迷信鬼神,自然不敢发誓,反倒抓住许大茂誓言的破绽,一顿咒骂。
“死老太婆,你信不信我揍你?”
许大茂怒不可遏,这老太婆的嘴,实在恶毒。
他恨不得动手。
“行了行了,都别吵了。”
“事情都过去这么久了,何必再提?”
“许大茂,你别在院子里,有你在,大院永无宁日。”
易中海站出来制止,他刚才在一旁观察,心中已有了判断。
当年的事,八成是张贾氏所为。
无后之人最忌讳的,便是被人提及无后,以此发誓。
身为无后的易中海,再清楚不过。
许大茂誓言旦旦,显然是真的急了。
张贾氏却拒绝发誓,一味无理取闹地咒骂,显然心中有鬼。
易中海擅长洞察人心,一眼就看穿了这一切。
但他并未点破,反而想让许大茂继续背这个黑锅。
“明明是张贾氏在搞鬼,她收买刘光福来冤枉我!”许大茂喊道。
“易中海,你安的什么心,又想偏袒吗?”许大茂质问道。
“今天这事若不说清楚,我们就报警!”许大茂愤怒地说,“我就不信,警察也会偏袒张贾氏!”
许大茂觉得委屈极了,因为每次易中海出面,他都是吃亏的那个。
于是他急着拆穿易中海,还要报警。
“胡说,我什么时候偏袒了?”易中海反驳道,“报警?你以为警察会管这种陈年旧事?”
“过去这么久了,谁还能说清楚?”易中海试图大事化小。
原本,易中海是想让许大茂背黑锅,但有言在先,此时再这么做就太明显了。
到时候,院子里的所有人可能都会相信许大茂的说法。
无奈之下,易中海只能退一步,希望将事情平息。
“休想!我被冤枉这么多年,你易中海一句话就想了事?你以为你是谁?”许大茂喊道,“对了,你就是个,你就是个!你偏袒张贾氏,她是不是你同伙?我要举报你们!”
许大茂已经气急败坏,口不择言。
这口大锅,他实在不想再背了。
“许大茂,你说什么?你找死是吧?”傻柱怒了。
他现在和贾家是一家人,如果张贾氏真是,是易中海的同伙,那他跟秦淮茹还能好吗?这话传出去,他傻子就完了。
“哎呦,傻柱你这个,张贾氏害你跟秦淮茹这么多年没法在一起,你居然打我?”许大茂气坏了。
此事明明是张贾氏的过错,她在从中作梗,为何最终受损的是许大茂,挨打的也是他。
这顿打还白挨了,只因他对张贾氏有所顾忌,本就理亏。
而且现在的傻柱动手已收敛许多。
虽然疼痛,但不会造成重伤,报警也无济于事,可能还会被判定为互殴,双方都得倒霉。
不得不承认,傻柱如今聪明了许多,做事不再像以前那般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