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嘲讽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尤其在改开之后,社会风气大变,易中海身上的污点或许会被遗忘。
“其实,大院管事制度曾有不少益处,帮街道解决了不少问题。”杨建国话锋一转,“只是某些人担任管事却不作为,才让街道和上级认为管事已无必要。”
这番话实则是对杨建国的嘲讽。
杨建国刚卸任管事之职,易中海便迫不及待发声:“要不你去街道申诉,让他们撤销那文件,好让你重掌管事大权?”
杨建国面上尽露嘲讽之色,心中暗道:撤销大院管事之职,乃大势所趋,岂能归咎于我个人?易中海此人,竟妄图借管事之便,将院中乱象视为功绩,实在可笑。
“哼,文件既已下发,我去说又有何用?”杨建国轻蔑回应。
易中海闻言,气得吹胡子瞪眼,自觉智商。
“既知无用,何须多言?”杨建国毫不客气地反讥。
易中海被怼得气急败坏,却束手无策。
毕竟,杨建国从不对院中“长辈”虚与逶迤。
恰逢此时,傻柱满载而归,一脸喜色,手提网兜,内装三大饭盒。
自杨建国掌厨以来,饭盒早已绝迹,而今傻柱上任食堂主任,杨建国心知,食堂旧态恐将死灰复燃。
“傻柱,你这是?”一大爷易中海一脸茫然,不解傻柱何故重提饭盒。
昔日杨建国严禁此物,而今傻柱却堂而皇之,杨建国若从中作梗,岂不麻烦?
傻柱得意扬扬:“嘿,一大爷您还不知道吧?我如今已是轧钢厂食堂主任,这整个食堂,我说了算!”言罢,他更是肆无忌惮,毕竟身为后厨之首,掌管数间食堂,谁敢管他?
“你做了食堂主任?那杨建国呢?”易中海神色一凛,心中暗忧。
杨建国曾任食堂主任,政绩斐然,莫非已升职?念及适才得罪杨建国,而自己退休金尚需厂子发放,不禁心生忧虑。
“大爷,杨建国已经离职,不再是轧钢厂的一员了。”傻柱直言不讳。
他的上任伴随着杨建国的离职,这无疑是一场胜利。
“杨建国走了,哈哈,他终于不再是轧钢厂的人了。”易中海闻言,仿佛从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心中大喜,觉得杨建国这回是真的栽了。
大院管事的职位被夺,食堂主任的职位也丢了,杨建国以后还能有什么作为?
“没错,他离职了,是轧钢厂的工资入不了他的眼。”傻柱得意地说,“好多大饭店都在挖他,他要去赚大钱了。”虽然杨建国去饭店可能赚得更多,但在傻柱看来,这怎么能跟轧钢厂比?轧钢厂是公家单位,干部都有行政级别,他这个食堂主任在外头也是有身份的,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杨建国默默摇头,对傻柱的得意心知肚明。
但他心里清楚,再过一两年,一切都会变。
到时候,轧钢厂将面临经营困境,大批员工下岗,工资发不出,甚至可能倒闭。
什么干部、行政级别,到时候都会成为过去式,连厨房主任这样的职位,也不会有行政级别了。
“杨建国,你离职了,那工位谁来接替?”易中海见杨建国如今这般境地,最后的顾虑也打消了,说话直接了许多,“我记得你没什么亲人了,工位也没用了吧?正好埲梗回来了,还没找到工作,不如就让埲梗来接替吧。”
现在正是下乡返城的高峰期,很多返城青年都无业可就,埲梗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街道排了两个月队也没找到工作,杨建国的工位对他来说无疑是及时雨。
“哼,你想都别想。”杨建国冷哼一声,“别说我已经有安排了,就是没有也轮不到你来安排。”
“你算哪根葱,即便我不是食堂头头,也不是院里的大爷,也轮不到你在我面前放肆。”杨建国心生怒意。
这易中海到底算哪门子人物,竟敢对他指手画脚,张口就要他的工位。
要知道,在那个六十年代,一个工位价值几百大洋,而今工位传承制度犹存,其价值更是翻了几番,至少上千。
他一句话就想拿走?
杨建国虽已不再是主任,也不再管事,但易中海在他眼里依旧不值一提。
“咱们同住一院,让你帮个小忙怎么了?”易中海惊愕,杨建国如今已无职无权,竟还敢如此顶撞他。
他无理可讲,只能搬出道德大旗。
同住一院,互相帮助,这话易中海说得顺口,这些年因惧怕杨建国,他根本不敢在院里这么说。
如今杨建国失势,他终于可以畅所欲言,那感觉真是痛快。
“咱俩同住一院,我现在失业了,也没退休金,不如你把存款都给我吧。”道德?帮扶弱者?行啊,杨建国觉得自己现在也算是弱者,同样需要帮助。
你看上了我的工位,我看上了你的存款,这很公平吧。
“你……简直岂有此理!”易中海怒不可遏,他的存款是用来养老的,怎么可能给杨建国。
“那你废话什么,滚!”你要的时候就有理,现在要不到就急了,真是无语。
“老公,怎么回事?院里人说你辞职了。”江天爱一脸担忧地走进家门。
下班回来,邻居就告诉她厂里发生的事。
至于大院管事换人,江天爱早已知晓,前几天就跟杨建国提过了。
她在街道工作,消息自然灵通。
“是辞职了,杨厂长,杨厂长上位了。
我要是再继续干下去,还不知道会被怎么排挤呢。”杨建国摇摇头,这次的事确实有些突然。
杨建国原本打算数月后才辞职,却意外提前了。
他未曾料到杨厂长会如此决绝且直接。
“那以后怎么办?要去饭店工作吗?”江天爱并不担忧,因为杨建国的手艺出众。
多年来,虽有不少挖角,但杨建国从未答应,江天爱对此心知肚明。
“先等等看,我感觉情况会有变,我打算自己创业。”杨建国认为无需先找饭店过渡再辞职,他家中颇有积蓄,等得起。
“自己创业?难道要去街边摆摊?那太不稳定了,还可能被查。”江天爱提到街边小摊的不稳定性。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杨建国笑道,他打算等到合法时机再创业,不愿做被追得到处跑的街边小贩。
就在这时,他们的女儿,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带着十岁的儿子回家了。
女儿一脸得意地告诉杨建国,她今天考试得了第一,要求奖励。
杨建国宠溺地抱起女儿,答应今晚带她去吃大餐,点大龙虾。
这些年,杨建国家的伙食一直不错。
自从他当上大院管事,解决了院内纷争,家中饮食更是丰盛,时常有螃蟹、龙虾等美味。
“对了,媳妇,小弟不是下乡回来没工作吗?我的工位让他去吧。”杨建国提到江天爱的小弟,他毕业后下乡支援建设,现在回来了却无工作。
杨建国愿意将自己的工位让给他。
“给小弟安排个工作,没问题吧?”
江天爱并未感到惊讶,家中的弟妹们的工作都是由杨建国协助解决的,多一个也无妨。
“好,我回头跟他说一声,我亲自送他去。”
“也不指望他能学到什么厨艺,主要是去见识一下人情世故。
等将来我自己创业了,好让他来帮我。”
杨建国心中早有规划,深知工厂前景黯淡。
改革开放后,许多工厂都将艰难维系,工资发放都成问题,轧钢厂也不例外。
就连剧情中的傻柱,身为食堂主任,不也最终跳槽了吗?都是形势所迫,工厂不景气。
“得了,你的生意还没影儿呢。”
“再说了,那可是铁饭碗,到时候小弟能舍得放弃吗?”
江天爱深知杨建国有能力,但在这个时代,铁饭碗才是最受追捧的。
况且,现在做生意还不合法,江天爱对杨建国的判断有所保留。
“你就瞧好吧。”
杨建国并不在意,他知道未发生的事情,谁都不会轻易相信。
杨建国走进厨房准备做饭,女儿的大龙虾得由他亲自下厨。
同时,他也在盘算着是否该提前赚些钱,为未来积累些资本。
如今,一些街道上已经有了与城管周旋的小商贩,而且屡禁不止,越来越多。
这背后的原因,无非是利润丰厚。
短短几天,就能赚到那些铁饭碗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现在很多人还不明白其中的利润,看着商贩被城管追赶,反而鄙视他们。
等将来明白的人多了,商贩只会更多。
一旦合法化,这个行业必将爆发。
但到那时,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不过,杨建国并不担心,因为他能拿出来的东西都是超越时代的。
无论是服装款式还是工厂设备,都是世界级的水平。
到时候开制衣厂,绝对能赚得盆满钵满。
“爸爸,我想吃螃蟹。”
杨建国正在做饭,儿子悄悄走进厨房对他说。
刚才他就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被姐姐打断了。
家里的两个孩子,女儿总是把儿子管得服服帖帖的。
“去写作业吧,已经给你准备好了。”
杨建国笑着回应,这小子虽然平时小心翼翼,但实则顽皮得很,也就女儿能管住他,不然真成了个捣蛋鬼。
“爸爸,我最爱你了,能不能加个虾爬呀?”
得,这就开始得寸进尺了。
“快去写作业,别胡闹!”杨建国轻轻踢了他一脚,心想这要是答应了,接下来还得要鱼、小龙虾,还有蒸饺,这孩子之前有过不少这样的先例。
“好吧,那我下次再跟爸爸要。”
看吧,下次的计划都直接说出来了。
“埲梗,你工作的事儿有消息了,你大爷帮你问的,明天你得去街道报到。”
另一边,秦淮茹看着埲梗,一脸愁容。
埲梗已经回家两个月了,却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整天在街上闲逛,气得秦淮茹直想打人。
秦淮茹家现在也挺困难的,埲梗下乡那些年给家里惹了不少事,赔偿了七八百块,再加上他的生活补助,家里什么也没存下。
“有工作了?什么工作?是进厂吗?”埲梗也想找份工作,他都二十三四了,还没女朋友呢。
这年头,没工作谁愿意跟你交往,更别说结婚了。
“是……打扫卫生的工作,轧钢厂附近几条街道的活。”秦淮茹有些难以启齿,扫大街倒没什么,就是怕埲梗嫌弃。
“什么?让我去扫大街?妈,你没开玩笑吧?”埲梗脸色瞬间拉了下来,这要是去扫大街,以后谁还愿意跟他玩,还能找到女朋友吗?
“杨建国,听说你食堂主任的职位没了,一气之下还辞职了,怎么想的呀?”
吃完饭出来散步,遇到了许大茂。
这家伙看到杨建国,满脸笑容,显然是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