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批斗游街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此时,聋老太在一大妈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来,紧紧抓住易中海的手臂不放,坚决反对带走他。
聋老太指望易中海养老,担心王主任这一带走,他就再也回不来了。
她态度坚决地说:“不能带走,人不能带走。”尽管王主任解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聋老太并不听劝,只是固执地拉着易中海,一副“你有本事就动我试试”的姿态。
“快去报警,街道解决不了就让警察来处理。”
王主任带着人来了,显然是想大事化小。
毕竟这是在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事,闹大了脸面无光。
但聋老太这样做,无疑是在向她挑衅。
一旦妥协,以后这街道还怎么管理?难道每次遇到蛮不讲理的老太太就得让步?
因此,王主任命令手下报警,如果街道带不走他,就让警察来带,到时候如何处理就不再是街道能决定的了。
“王主任,不必了,我跟你们走。”
易中海吓了一跳,心想若是警察介入,事情就更麻烦了。
王主任这边,好歹也是熟人,以前关系还挺好的。
但警察局那边,那可是完全按规矩办事。
“带走!”
王主任毫不客气,虽然想息事宁人,但绝不会轻易放过易中海。
定要给他来个批斗游街,让他易中海以后无地自容。
“王主任,这真的是个误会,咱们能不能聊聊?”
在去街道的路上,易中海腿都软了。
他不知道王主任会如何处置他,也不明白自己哪里得罪了王主任。
他所做的事情,若非仔细追查,根本不会被发现。
偏偏粮站和副食品那边同时出了问题,这明显是有人故意针对他。
为何会被查?总得有个理由吧。
来的是街道的人,派出所的人并未出现。
这意味着是街道在查,也就是王主任的意思。
“聊?聊什么?聊你怎么敢贿赂公职人员?你什么都不用聊,等着接受处理吧。”
王主任不想多言。
背后举报是吧,看我不整死你。
“王主任,我认罚,都是我的错。”
在院子里一向威风凛凛、自认为威信极高的易中海,在王主任面前如同一只落魄的狗。
他不停地乞求,希望能减轻惩罚。
他不想被批斗,更不想被游街示众。
否则,他多年的经营将毁于一旦。
以后在院子里,谁还会看得起他,谁还会听他的话?
不被人在背后笑话就不错了。
次日晚上,易中海回来了。
这是轧钢厂打了招呼,他才得以回来的。
易中海,身为厂内稀缺的八级钳工,是制造高精零件的关键人物。
一日,一位大妈寻至工厂,厂长亲自过问易中海之事,并与街道方面沟通。
即便如此,易中海归来时几近狼狈不堪,浑身沾满菜叶、臭鸡蛋,甚至留有粪便痕迹,显然遭遇不幸,颜面尽失,恐怕羞于见人。
归家后,他径直入门,默不作声,随后数日,院中难觅其踪,能按时返工已属不易。
时至新年,江天爱与杨建国自江家玩乐归来,江天爱催促杨建国就寝,却发现他正用柜子堵门。
“你不知这院子的人有多古怪,”杨建国解释道,“若不堵门,明早醒来,床边定跪着一群人讨压岁钱,钱不多,关键是烦人。”江天爱不解,提议插门即可,杨建国笑称插门无用,院中有高手能破。
言罢,二人宽衣解带,直至深夜三时许方寝。
不久,杨建国被外屋声响吵醒,迷迷糊糊中起身开门查看,只见有人正奋力推门,却因柜子阻挡未能得逞,门外之人似仍不甘心,一再尝试。
杨建国顿时醒悟,走至门口,压低声音喝问:“何事?你们这是要做什么?”生怕吵醒妻子。
“快跑啊!”
结果,外面的埲梗一听杨建国的声音,心里发虚,拉着妹妹就跑了。
杨建国一脸无奈,但也没多想,把门重新插上便回去睡觉了。
大年初一,能睡个懒觉多惬意啊。
然而,一个多小时后,敲门声便响了。
“又怎么了?”
开门一看,是三大爷家的阎解成。
“大院开会,我来通知你。”阎解成不耐烦地说。
“大爷们都不在,怎么开全院大会?街道通知的?”杨建国对打扰他睡觉的人毫不客气。
“不是街道,是大院的邻居组织的。”阎解成解释道,“傻柱一大早挨家挨户拜年,还编了些难听的段子,大家要找他算账。”
阎解成家这次损失了好几块钱,非要教训傻柱,最好能把东西要回来。
“这样啊,可你们家不是插着门吗?他怎么进去的?”杨建国虽不想去掺和,但还是暗示了一下。
“他撬门进去的!”阎解成没明白杨建国的意思,以为他在问怎么进去的。
“这不可能,傻柱哪有这手艺?”杨建国惊讶道,“撬门可不是谁都会的,插着的门一般人打不开。”
“谁知道呢,反正他会。
但我家没损失,大会我就不去了。”
说完,杨建国关门继续睡觉。
大冷天的开会,简直莫名其妙,搂着媳妇睡觉不好吗?
杨建国之所以给这个暗示,是因为撬门拜年太过分了,傻柱确实该被教训。
下午,江天爱醒来后出去打水,回来后便开始八卦:“老公,上午你怎么不叫我?咱们院子出事了!”
江天爱遗憾未能出席全院大会,错过了那出大戏,抱怨道:“我叫你时,你睡得像猪一样沉。”杨建国心中暗叹,他早晨其实已醒过两次,江天爱却浑然未觉,显然昨晚疲惫至极。
江天爱兴奋地向杨建国透露:“老公,你不知道,今天傻柱可惨了,差点被送去派出所。”原来,傻柱早晨带着秦淮茹家的三个孩子去撬门,全院仅几户人家幸免于难,众人险些报警,最终傻柱不得不双倍赔偿。
此言一出,杨建国心领神会,阎解成也明白了他的暗示。
在这个时代,撬门绝非小事,傻柱真是欠管教。
杨建国本以为傻柱已有所收敛,没想到昨晚的柜子挡门之举竟真的派上了用场。
不过,杨建国并未想过破坏傻柱与秦淮茹的关系,他认为两人颇为般配。
若要揭露什么,也得等他们结婚后再议,现在弄得两人翻脸无趣。
傻柱真是不长记性,仍在院里惹是生非。
如今,一大爷和聋老太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傻柱怎么还这么不懂事?这已不是易中海掌管一切的时代了。
据闻,今日大会上聋老太亲自出面,否则傻柱会更倒霉。
聋老太终于坐不住了,幕后角色已无法满足她。
江天爱补充道:“那聋老太可不是善茬,以前就爱在背后挑拨离间。
现在没了易中海,她当然要跳出来,不然谁保傻柱?”提及易中海,杨建国不禁嗤笑,背后举报,如今也尝到苦头了吧。
据说,今天的大会易中海并未参加,他已很少在院里露面了。
易中海是院子里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若缺席大会,众人皆会留意。
许多人暗中期待易中海出丑,毕竟他是院里首个遭游街批斗之人,颜面尽失。
传言轧钢厂已收到风声,打算年后对易中海进行处罚。
“傻柱啊,我的乖孙,你这是何苦呢?”聋老太在教训傻柱。
此番,皆由傻柱挑起。
拜年本无碍,但撬门之举实在不妥,犯了大忌。
一旦此技能泄露,日后稍有失窃,必遭人上门搜查。
因此,大会上聋老太急忙催促傻柱赔偿,希望将事态平息。
毕竟,没了易中海这个主心骨,院里已难以压制诸多事端。
“老太太,我错了,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傻柱诚恳认错。
他本意只是让几个孩子赚点钱,减轻秦淮茹的负担。
拜年之行不过走访了院中十几户人家,但因那套带诅咒的顺口溜——“八四零”,不给三块就断子绝孙,竟赚了三十多元。
结果,傻柱为此赔付了六十余元。
这钱落入秦淮茹家孩子手中,自然无法追回。
秦淮茹因此净赚三十多元,而傻柱则损失惨重。
大会上,秦淮茹并无归还孩子拜年所得之意。
“往后啊,你还是离贾家远点,秦淮茹不适合你。”聋老太直言不讳,她不希望傻柱与秦淮茹走到一起。
其中一个缘由便是,因秦淮茹之故,聋老太曾一度吃不上傻柱的饭盒。
傻柱与秦淮茹未走近前,饭盒都是聋老太与何雨水的。
聋老太对此早已心生不满,毕竟她是个贪嘴之人,十分看重口腹之欲。
“老太太,您别这么说,秦姐家那么难,我就是看不过去,没别的。”每次谈及秦淮茹,傻柱总是如此回应。
重复的话语说多了,时间一长,他自己也开始深信不疑。
“唉,傻柱子啊,你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傻柱子。”
傻柱的心思,经验丰富的聋老太岂能不知,他只是被秦淮茹迷得神魂颠倒,被秦淮茹轻易玩弄于股掌之间。
秦淮茹是个中高手,相比之下,傻柱虽年岁不小,但在情感上仍是张白纸,哪里是秦淮茹的对手。
按理说,这种情况只要有长辈介入,阻断这段关系即可。
但偏偏,傻柱身边没有这样的长辈。
只有聋老太与一大爷在旁。
聋老太对此事并不太上心,也不愿得罪秦淮茹,同时还要顾及一大爷的看法。
而一大爷,反而对傻柱与秦淮茹的事推波助澜。
再加上傻柱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这关系,自然就难以断绝。
“老太太,我送您回屋吧。”
傻柱不愿再纠缠这个话题,起身送聋老太回后院。
多说无益,傻柱也不想再听。
……
“大家快起床啊,快来瞧瞧,咱们院子里进贼了,还是个大贼!”
第二天一早,一个凄厉的声音划破宁静,惊动了整个院子。
杨建国与江天爱闻声走出家门,向前院走去。
因为那声音正是从前院传来的。
“怎么了三大爷,您这是唱的哪出啊?”
来到前院,只见傻柱一脸笑意地问着三大爷。
他脸上的得意之情,根本掩饰不住。
杨建国心中暗叹,这傻子又在搞事了,报复三大爷呢。
不用说,肯定是因为冉秋叶的事。
杨建国还纳闷,傻柱的性子怎么变了,明知三大爷耍了他,居然就这么认了。
原来在这儿等着呢。
看来是一大爷不中用了,没法再给他撑腰了。
所以,他才等这么久才动手,免得被三大爷察觉。
这傻子,真是记仇。
昨天拜年时搞事,赔了六十多块,一点教训都没吸取。
“我的自行车,我的自行车轱辘没了!”
果然,又是自行车,还是那个轱辘,一点新意都没有。
“哎呀,那损失可大了,三大爷您赶紧找吧。”
傻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完全是在看热闹。
“不行,我必须报警,这事儿非报警不可。”三大爷焦急地跑了出去,车轱辘丢了,这可是个大损失,一个车轱辘要十七八块,相当于他一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一。
“那你赶紧去吧,说不定还能找回来。”傻柱一脸无所谓的样子,杨建国看他这样,觉得这次傻柱可能做得更绝,没那么容易被发现。
毕竟,时间这么久,傻柱的计划应该很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