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北京城
作品:《我在四合院低调生活》 轧钢厂?这四合院又是何许地也?
我,杨建国,竟穿越成了一名厨师?
名字未改,还算顺心。
二十六岁的我,竟已离异?
脑海中涌动的记忆,令杨建国心生苦楚。
一番梳理,终明所以。
我,杨建国,轧钢厂二食堂掌勺大厨,月薪三十五块五。
三日之前,我与妻子劳燕分飞,皆因她心怀郁结,借酒浇愁,不幸离世。
前身懵懂,而我,杨建国,借由前身记忆,洞悉一切。
妻子亲手编织的围脖,竟缠绕于傻柱颈间,日日不离。
原是聋老太言其畏寒,妻子好心编织相赠。
孰料,这围脖竟鬼使神差地出现在了傻柱的脖子上。
平日里风言风语,加之对四合院故事的耳濡目染,我恍然大悟。
聋老太,正是她,暗中挑拨了我与妻子的关系,致使我们分道扬镳。
前妻,竟成了聋老太眼中的猎物,意欲促成她与傻柱的好事。
然而,聋老太此番算计,终究落空。
前妻离婚后,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这个院子与京城,没给聋老太留下施展锁门神技的机会。
原本打算用在娄晓娥身上的那套手段——背后说坏话、借送东西给傻柱制造暧昧——却意外地用在了前妻身上。
那套手段包括在背后说坏话以破坏夫妻关系,同时借由称赞傻柱来形成对比;再就是要东西送给傻柱,以此制造暧昧氛围,就像娄晓娥送鞋子给傻柱那样。
前妻亲手织的围脖,其作用比起娄晓娥买的鞋子更为显著。
但前妻并不愚蠢,早已察觉到傻柱与秦淮茹之间的关系,所以离婚后直接离去,这让聋老太的计划落空。
杨建国想到前身的生活状况,不禁自言自语:“这穿越了,总得有个金手指吧?”前身的月工资三十五块五,在这个时代还算不错,但由于喜好美食,也没攒下什么钱。
杨建国深知这个时代的艰辛,没有金手指恐怕难以度日。
他心中默念:“外挂……签到系统……随身农场……你倒是来啊!”然而,等了几分钟,什么也没有发生,杨建国一脸失望。
这样的日子该怎么过?难道真要在这个时代吃糠咽菜?尽管杨建国是轧钢厂二食堂的厨师,但那里的伙食并不好。
二食堂是纯粹的工人食堂,与院子里另一位厨师傻柱所在的一食堂截然不同。
一食堂实际上是机关食堂,服务于厂领导层,有小灶可以享用。
一食堂之所以也接待工人,是因为那个时代工厂里不允许有专门服务领导的食堂存在,所以它只供应少数车间工人就餐,每天饭点也仅有几百工人前来用餐。
一食堂乃厂中典范,专为迎检而设,故厨师工作颇为轻松。
相比之下,二食堂则是工人之地,每日三餐,三四千人共聚。
杨建国因曾任主厨,免去了诸多辛劳,心中暗自庆幸。
穿越前,杨建国亦是厨师,擅长大锅饭,且在要求严苛之地历练,故应对此职游刃有余。
然而,时代之艰苦,令其心生疑虑,能否承受。
毕竟,穿越前的他,身为大厨,月薪两万余,驾车上下班,而在此世,自行车尚属奢望,令其心生绝望。
忽一日,杨建国发现左手腕处,有一门形胎记,记忆中并无此物,穿越前更是从无。
他心中一动,暗想:“莫非,此乃金手指?”伸手触摸,瞬间,一股信息涌入脑海,证实了他的猜想。
环顾四周,杨建国压低声音,难掩兴奋。
随即,他手指轻触胎记,三十秒后,一扇门凭空出现。
杨建国毫不犹豫,步入其中。
“此地……竟是我宿舍?”步入门内,杨建国愕然发现,这正是他的单位宿舍。
身为直升机大队的厨师,他虽做大锅饭,却也有编制在身。
若非如此,他亦不会来此。
杨建国厨艺师承名门,即便在五星级酒店,亦能担纲主厨,尤以素斋闻名。
“确实是我宿舍。”他拿起桌上手机,熟练开机,密码无误,软件、联系人,一切皆如旧识。
“我回来了?”
杨建国心中澎湃,欲冲出门外探个究竟。
但旋即止步,忆起自己虽仍是杨建国,却已非昔日之人。
现今,他是一名二十六岁的青年。
穿越前,他已年逾半百,大厨之名,岁月铸就。
“奇怪,时间怎会停滞?”
杨建国察觉异样,手机时间虽过两三分钟,却未曾变动。
起初,他以为自己过于激动而误判,再观察数分钟,时间确无进展。
拉开窗帘,眼前景象令他震惊。
一架直升机,离地五米,竟悬停空中,螺旋桨静止,违背物理法则,仿佛挣脱重力束缚。
然杨建国感受到重力依旧,周遭万物如常。
“时间静止?”
念头一闪而过,他拾起一张纸,掷向空中,纸张同样定格,与直升机无异,重力失效。
“哈哈,妙极,时间静止,那我岂不是……”
心中所想得以证实,杨建国欣喜若狂。
此刻,他忆起单位里的一位美女,穿越前令他朝思暮想,直升机大队众人亦是心仪已久。
若时间静止……
杨建国昂首挺胸,年轻的身体充满活力,直奔女子可能之处。
“人呢?哪去了?”
寻遍女子工作之处与宿舍,皆不见踪影。
“不对,这空无一人。”
最终,杨建国恍然大悟。
这个静止的世界,唯独不见人类,其余生灵皆在。
大队所养的几条狗,同样静止不动。
昔日热闹非凡的直升机大队,如今死寂沉沉,令人心悸。
杨建国面露失望之色。
女神已逝,杨建国心中虽有失落,却也自我安慰:“罢了,无人相伴又如何,其他所需皆在。”他转念一想,“有这些资源在手,还怕找不到心仪的女神吗?”杨建国虽感无奈,但情绪很快便转好。
毕竟,在这个时间静止的世界里,物资充裕且永不腐坏。
六十年代,物资匮乏乃常态,而今他手握众多资源,寻得女神岂不是易如反掌?想到此处,杨建国迈步向食堂行去。
食堂内,打菜窗口井然排列,各式佳肴陈列其间。
这里是直升机大队的食堂,虽以大锅菜为主,但标准严苛,不仅要求味道上乘,还需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得当,热量亦需精确计算。
杨建国若非身怀绝技,断无资格担任此间有编制的厨师。
晨光初现,杨建国推门归来,外间已是一片喧嚣。
屋内,人声鼎沸,大人忙碌于炊事,孩童之声此起彼伏,此时代孩童众多,实为常态。
杨建国居于三进四合院之后院,此院名声在外,人称“噙满”。
其邻为聋老太,名声亦不小。
聋老太乃孤寡之人,前身之妻念其昔日为军人制草鞋之恩,常予关照。
然前身不喜聋老太,从不愿往来,老太亦因此不喜前身。
前身屡劝妻子勿理,妻子却执意不听,终致夫妻反目,分道扬镳。
“嘿,杨建国今日气色不错嘛,年轻人就是健忘。”杨建国心情大好,正欲出门洗漱,恰遇后院刘海忠。
此人乃大院二大爷,言语间不乏讥讽。
彼时离婚乃羞耻之事,更遑论杨建国之妻实则离去,被女子抛弃,更是颜面扫地。
刘海忠此言,无疑含幸灾乐祸之意。
虽身为院子二大爷,街道委任,服务大院,却也难掩其心态。
刘海忠毫无服务意识,却擅长作威作福,常以他人的不幸为乐。
院中三位大爷,无一例外,皆非善茬。
中院的易中海,是个绝户,为养老之事,将院子搅得不得安宁。
前院住的是阎书斋,身为小学老师却为一毛钱斤斤计较,不顾颜面。
杨建国对于婚姻的态度并不在意,他认为前妻并非自己所选,对这段关系并无留恋。
面对离婚,他心中反而感到解脱。
“为何我不能心情愉悦?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杨建国说道。
刘海忠对此极为不满,他反感杨建国的乐观态度,他更希望看到杨建国的绝望。
院中之人,尤其是这些大爷们,思想狭隘,见不得他人好。
“二大爷,你在说什么?什么老婆?”有人问。
“我说的是心情,旧情绪不除,新情绪何来?你怎么这么敏感,什么事都联想到女人?”杨建国反驳道。
在院中,软弱只会让人欺负,企图占你便宜。
“胡说八道!你误导我!”刘海忠冷哼一声,却不知如何回应。
将事情往女人身上推,岂不龌龊?阎书斋身为大爷,自然不愿背负此名。
他虽小学毕业,不善言辞,但深知杨建国话中有刺,直指他的学历。
“误导你?分明是你自己没文化!”杨建国毫不留情,他知道刘海忠忌讳别人提及他的学历。
“你……杨建国,你给我等着!”刘海忠气得转身回房,不愿再与杨建国纠缠。
他的学历是他的软肋,正因如此,尽管他是个七级工,在车间却连小组长之位都无缘。”我等你。”
杨建国面带嘲讽,手持洗漱用品步入中庭。
后院无水龙头,洗漱须至中庭。”哟,杨大锅,这回又活蹦乱跳了?“
中庭里,傻柱正洗漱,见杨建国便毫不客气地讥讽。”杨大锅“是傻柱给杨建国前身起的绰号,嘲笑他只会做大锅饭。
同行相轻,傻柱对与杨建国同级深感不服。”嘿,背锅大侠!“
杨建国一见傻柱便笑,随即给他也扣了个绰号。”背锅大侠?何意?“
这三个字在此时代尚不存在,傻柱不解其意。”你不就是做饭的嘛,不就是天天背锅吗?''侠''嘛,就是大英雄,我是在夸你呢!“
杨建国笑着解释,但“背锅大侠“的真正含义,此时唯有杨建国自知。
想到院里一大爷易中海与傻柱、秦淮茹的关系,杨建国愈发觉得傻柱是个背锅大侠。
傻柱在院里颇受照顾,一大爷自然偏袒他。
但秦淮茹家在院里的情况,让傻柱在一大爷眼中不过是个为贾家背黑锅、出钱顶罪的角色。
杨建国根据剧情推测,一大爷想要亲生孩子,秦淮茹则是他的目标。
她易于生育又是寡妇,易于掌控。
但此时代,寡妇怀孕无名分,无疑是自寻死路。
因此,傻柱被一大爷算计。
一旦秦淮茹怀孕,一大爷定会安排傻柱与她成婚,如此便万事大吉。
若非如此,杨建国难以理解,为何傻柱这个养老人选,在一大爷心中竟不及贾家重要。
若杨建国所料不差,傻柱便是那背锅大侠。
即便杨建国猜错,傻柱最终娶秦淮茹,为贾家养育子女,背负整个贾家,也堪称背锅大侠。”哼!“
傻柱心知,这背锅大侠绝非美言,定是骂自己。
但又寻不出发作的缘由,只能冷哼一声,径自回房。
“杨建国,‘背锅侠’是何意?”
秦淮茹亦至水池旁洗漱,实则她早已在场。
那技巧,秦淮茹是从婆婆张贾氏那里学来的,堪称炉火纯青。
“便是替他人养育子女的意思。”
杨建国瞥了一眼秦淮茹,直言不讳。
秦淮茹脸上的微笑瞬间凝固。
养育何人之子?不就是她秦淮茹的几个孩子吗?
“你真会逗乐。”
秦淮茹,作为高手中的高手,自然不会翻脸。
她在院子里的形象经营得极好,总让人觉得她柔弱可欺。
因此,她绝不会做出与人争吵打架之事。
“呵呵呵。”
杨建国只是轻笑,是否玩笑,秦淮茹心知肚明。
她家里的三个孩子,傻柱确实在帮忙养活着。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从工厂大食堂偷来的饭菜,对平民百姓而言,简直是难得的美味。
因为傻柱偷来的,大都是带肉的。
这年头,一个成人一个月才二两肉票,连牙缝都塞不满。
谁家能天天吃肉?
张贾氏那两百斤的体重,可不是白长的。
杨建国不理会秦淮茹,专心洗漱后,便去上班了。
---
“杨师傅来了。”
“杨师傅。”
“杨师傅早。”
上班抵达二食堂,众人纷纷向杨建国打招呼。
他前世的人缘,确实不错。
“大伙早,早饭蒸好了吗?”
杨建国笑着回应,并问了一句。
在食堂工作有个好处,就是能在食堂免费吃饭。
在食堂吃一顿,就等于给家里省下一顿口粮。
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大家都心照不宣。
“窝头已经蒸上了,杨师傅,就等着您炒菜呢。”
二食堂有四个主厨,因为供应几千人就餐。
四个主厨每人轮流负责早上的炒菜,这是厨房工作人员的小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