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一场大雨带来的转机!
作品:《金陵保卫战:全网誓死不退!》 “帮帮我……求求你,帮帮我!”
硝烟与焦土混杂的空气中,一名年轻战士在战壕深处痛苦挣扎。
毒气夺去了他的视力,双眼再也看不见一丝光亮,脸颊迅速溃烂,血与脓液交织下淌。
他嘶哑地哭喊着,双手在泥泞中疯狂摸索,试图找到自己的枪,终结这无尽的折磨,却始终抓不到任何希望。
“钟腾!坚持住!你不能放弃啊!”
战友死死按住他扭动的身体,声音哽咽却异常坚定。
有人匆忙撕下衣襟,蘸取水壶中最后一点清水,用力捂住他的口鼻,试图缓解毒气的侵蚀。
“鬼子又冲上来了!守住!一定要守住!”
枪炮声、爆炸声、呐喊与哀嚎几乎将阵地彻底吞噬。
战壕多处坍塌,泥浆溅在每一张写满沧桑或稚嫩的脸上。
他们浑身污泥,眼窝深陷,却仍握紧手中的枪,在硝烟弥漫的昏天黑地中,一次次瞄准、射击、重复……
烟雾尽头,日军如潮水般涌来。
阵地正一寸寸失守,生命以惊人的速度消逝。那名被毒气折磨的战士仍在泥中翻滚哭求,每一声都像钝刀割在每个人的心上。
战士们既要躲避毒烟,又得探头压制冲上的日军。
袁震国望着这些被折磨得几乎失去人形的士兵,心如沉石,“没有办法了……难道紫金山阵地,今天就要丢了吗?”
紫金山一旦失守,太平门便将腹背受敌。若所有城门相继陷落,整个南京防线恐怕再难守住。
“首长!”
正当袁震国在指挥室内眉头紧锁、额间沁汗之时,通讯员猛地推门闯入:“下雨了!天降大雨了!”
“什么?!”
“下的好,下的好啊!看来是天不亡我军退路!”袁震国兴奋的挥拳。
阵地上的战士已被毒气逼至绝境,这场雨宛如天赐生机。
雨水迅速冲散了空气中的毒雾,山下的泥土也变得泥泞湿滑。戴着防毒面具的小鬼子顿时视线模糊,方才还凶猛异常的攻势,霎时间滞涩起来。
“巴嘎!哪来的水?!”
“下雨了!是暴雨!”
冲在最前的小鬼子在雨中一时辨不清方向,阵地上我军战士立刻抓住反击时机。
“弟兄们!老天爷都看不下这群畜生的所作所为!”
“随我冲啊!”
部队号手迅速吹响进攻的号角,“滴滴哒—滴滴哒—!”
“上刺刀!”
“杀啊!!!”
方才被绝望笼罩的阵地,霎时间燃起熊熊斗志。
金属碰撞声、呐喊声、枪械击打声混杂在一起。我军居高临下,借助地势发起反扑。
日军却因防毒面具阻碍视野、脚下泥泞难行,节节败退。
鬼子不甘丢失近在眼前的阵地,依旧疯狂向前冲击。
“杀给给!”
“反击!反击!”
阵地前的尸体迅速堆积,到后来甚至连落脚之地都难以寻觅,战士们几乎是踏着敌军的尸体继续搏杀。
刺刀的寒光与血水交织,喊杀声久久回荡在山谷之中。不知持续了多久,直到战士们手中的刺刀都已砍卷了刃,日军才终于如潮水般退去。
战士们瘫倒在泥泞的阵地上,连续作战已使他们神疲力竭,连握枪的双手都不住颤抖。
喘息未定,硝烟仍未散尽,阵地上弥漫着浓重的血腥与焦土气息。
袁震国走出指挥所,踏过泥水和残骸,目光扫过每一位战士的脸。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只是少年模样,却已在战场上淬炼成钢铁,也破碎如尘埃。
“清点人数,统计还有多少能战斗的弟兄!”他声音沙哑,却仍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片刻之后,副官拖着沉重的步伐前来汇报:“报告首长……现能作战人员,五百六十五人。另有三十三人重伤,无法参与下一轮防守。”
袁震国沉默地点了点头,面容如同被刀刻般凝重。
不是他不相信战士们的意志,而是日寇的兵力与火力远超他们太多。照这个消耗速度,恐怕再难撑过两天。
他望向远处阴沉的天际,雨虽暂歇,乌云仍未散尽。
他知道,日军很快还会重整旗鼓,发起更凶猛的冲锋。而他们所能做的,唯有死守到底,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生命,都将成为拖延时间的代价。
他缓缓走向一位正在帮战友包扎的少年兵,伸手按了按他的肩。
那少年抬起头,脸上混着泥与血,眼中却仍有一簇火,那是尚未被战争完全吞没的光。
袁震国没有说什么,也不必说什么。他们彼此都明白,接下来的每一刻,都是与死神的对赌。
天还没黑,日军的轰炸机又从头顶飞过,炸弹震得整座山头晃动。
躲在防空洞里的战士知道这是日军想要摧毁他们的抵抗意志。
小鬼子不会让他们休息的,下一轮进攻应该很快就会到了。
“不能再这样死守下去了!”
袁震国凝视着作战地图,指尖重重落在已被标记得纵横交错的紫金山区域。
经过一整夜的深思,他清楚地意识到:依靠现有兵力固守阵地两天,可能性几乎为零。
他们必须改变战术,最好的防守,往往是进攻。
五百人的兵力若投入正面防御,火力与人员皆处劣势,但若化整为零,深入敌后开展游击作战,反而能发挥地形熟悉、机动灵活的优势,像一根根尖刺扎入敌人后方。
“赵伟国,”袁震国突然抬头,目光如炬:“那三十三名重伤的战士……还有多少人能拿得起枪?”
副官赵伟国明显愣了一下,沉默片刻才低声回答:“部分同志……也许还能射击。但有几位伤势太重,恐怕连枪都握不稳。”
袁震国深吸一口气,声音沉厚而坚定:“我有一个方案。这个方案……表面上看很残酷。但要想拖住敌人五天,我们只能兵行险着。”
他站起身,指向地图上阵地前沿:“留几挺重机枪在这里作为固定火力点,由重伤的同志们负责正面牵制日军主力。”
“他们不需要移动,只需射击制造声势,让敌人以为我们仍在死守。”
他的手势猛地转向紫金山左侧:“而我们,率领所有还能行动的战士,从这一侧穿插出去,将主战场推向敌人的后方!”
“我们要在他们的补给线上打游击、断后勤、袭指挥!”
赵伟国静静地听着,神情从最初的震惊逐渐转为坚毅。
他缓缓站直身体,:
“首长,我认为这不叫残酷。军人效命沙场本就是我们的宿命。他们三十三人若是留在后方,也只是在等待中耗尽生命。”
“如今能以己身为盾,为整个战局争取胜机,我认为这不是舍弃,而是赋予他们最后的战斗以意义。”
他望向帐外远处仍弥漫硝烟的阵地,继续说道:“他们是兵,是穿着军装的军人。能战至最后一刻,能以自己的牺牲为战友换取战机!”
“这才是军人最好的归宿。”
袁震国没有说话,只是抬手重重按在赵伟国的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