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针对李承乾的诡计
作品:《穿越李承乾,开局硬刚李世民》 李恪撩开一旁的帘子,看着商铺林立人流如织的繁华街头,他的脸上露出一抹向往。
“长安何其繁华!”
“本王亦是皇子,为何不能坐拥大唐江山?”
李恪在心里呢喃两句,随后脸色凝重地放下帘子。
半刻钟后。
在侍卫的提前通知下,李恪没有受到丝毫的阻碍,车驾直接驶入魏王府。
大堂内。
李泰欣喜大笑道:“哈哈哈,本王就说今天喜鹊一直啼鸣,原来吴王今日会大驾光临!”
“还请入座。”
看得出来,李泰心里很开心。
他接着朝内侍吩咐道:“摆宴!”
“诺。”
内侍领命后,低着头快步走出大堂。
紧接着,李泰又朝其他属官和侍从挥了挥手,沉声说道。
“你们都下去吧!”
他是绝顶聪明之人,看到李恪今日忽然登门,心里便猜测到李恪的来意。
李恪此人一向谨小慎微,如果有旁人在,他不会敞开心扉说出真实想法。
众人纷纷躬身行礼,随后离开大堂。
沉默片刻。
李泰笑眯眯说道:“吴王,可是想清楚了?”
他没有打哑谜,而是直接把事情说出来。
李恪点了点头道:“魏王你说得对,现在父皇对太子十分重视,如果我们不采取手段,定然没有成为储君的机会!”
“本王愿和你结盟,把李承乾扳倒!”
前些天他还对自己自信满满,认为自己的才能不会输给李承乾。
可通过今天父皇和李承乾的交谈,他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李承乾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已经这么高。
他们要是继续坐以待毙,说不定过个十年八年,李承乾就能顺利登基。
“好!”
李泰兴奋地大喊一声。
他满脸笑容道:“吴王,只要我们两人联手,李承乾他定然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听到李泰自信满满的话,李恪的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
呵呵!
现在说这句话,还为时尚早!
李恪沉声说道:“魏王,你认为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承乾这段时间表现的英明贤能,不仅父皇对他信任,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对他也十分支持!”
去年李承乾革新出贞观犁,远在千里之外的宋州,百姓都在歌颂李承乾的美名。
这样深得民心之人,难以对付啊!
李泰表情阴恻道:“破坏李承乾的名声,然后让他在高句丽战扬失利!”
什么!
让李承乾在高句丽战扬失利?
李恪听到李泰提出的计划,他的心神猛地颤抖一下。
如果此计划执行,损害的可不仅是李承乾的利益,大唐的利益亦会受到损失。
怎么能做子挖墙脚之事?
李泰看出李恪的纠结,他沉声说道:“蜀王,本王并非想坑害十余万唐军,而是让李承乾所部遭受大败即可!”
“要是李承乾战亡在战扬,对我们两人岂不是最有利?”
这...
李恪的瞳孔猛地一缩。
太大胆了!
他原以为李泰叫他过来,会采用其他柔和的手段,没想到竟是这等凶险万分的计策。
一旦事情败露,参与之人都会受到重罚!
李恪摇了摇头道:“魏王,谋害李承乾的性命所涉甚大,一旦父皇查出来,我们两人都会被严惩。”
“到时候别说当太子,恐怕还会被贬为庶人,亦或者被处死!”
谋害太子的行为,跟起兵谋反没有任何区别。
况且齐王李佑之死历历在目,李恪相信心狠手辣的父皇,下得了处死他们的命令。
李泰看着满脸担忧的李恪,顿时在心里冷笑起来。
“呵呵!”
“胆小如鼠!”
怪不得韦挺说李恪难成大事,原来是个色厉胆薄之人。
李泰笑着说道:“蜀王放心,此计划不到迫不得已,本王不会轻易使用。”
“当前本王制定对付李承乾的计策,先使用美人计让其沦陷,再让其拉拢将领被父皇忌惮。”
听到李泰这么说,李恪也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
李恪微笑着说道:“魏王,你当前制定的两条计策很好,但本王感觉还差一点意思。”
“譬如让其祸乱后宫嫔妃,亦或者让其使用巫蛊!”
嚯!
好毒的计策!
李泰笑眯眯道:“吴王,详细说说!”
原本是对手的两人,开始嘀嘀咕咕商议着对付李承乾的诡计,大堂内时不时地传出一阵坏笑声。
两个时辰后。
李泰笑眯眯说道:“吴王,正所谓一人计短两人计长,没想到我们两人竟如此有默契!”
“我们当前制定对付李承乾的计策很好,相信在我们的强强联手下,李承乾不出几年定会被废掉!”
顿了顿。
李泰端起案几上的美酒,满脸笑容说道。
“吴王,本王敬你一杯!”
“玉足我们,马到功成!”
李恪也是满脸笑容地端起酒樽,朝李泰隔空示意了一下。
一杯酒下肚。
李恪忽然问道:“魏王,扳倒李承乾后,我们如岂不是成为对手?”
李泰摆了摆手:“吴王,不管我们谁登基,以后都各分一半江山如何?”
各分一半?
李恪笑眯眯说道:“如此甚好!”
两人口头都赞同这个提议,可他们心里都清楚,扳倒李承乾后,他们两人免不了一阵明争暗斗。
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是大唐江山?
...
翌日。
百官朝会。
当文武百官看到李恪参朝时,他们脸上顿时露出惊愕的表情。
“吴王过来干什么?”
“难不成陛下对吴王又有新的任命?”
中秋佳节过后,其余皇子都去封地就藩,唯独吴王李恪迟迟没有动身。
这帮精明的大臣此前就在猜测,是不是陛下想将吴王留在长安,让他跟魏王和晋王一样不去封地就藩。
等各部主官汇报完后,李世民满脸骄傲道。
“诸位爱卿,这些天吴王李恪向朕主动请缨,要跟随大军去征伐高句丽,并且成为一名冲锋陷阵的将士。”
“吴王说大唐的子民都为国捐躯,他身为皇子更应该以身作则。”
此言一出,大殿内变的死一般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