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大军渡河
作品:《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时不时的有背后插旗的传令兵,在大营最中心的帅帐来回纵马狂奔。
一个二十出头的麻子脸传令兵,手持令旗快速冲进帅帐,对着主座的上官仪说道:
“大都督,对面的莫卧儿三十万军队,已经集结完毕,根据兄弟们查探,波斯帝国的骑兵已经撤离。”
“再探再报!”
上官仪摆了摆手说着,眼睛却一直盯着地图观看,眼神中逐渐流露出自信。
自从统一东西孟加拉后,破虏军便遭到莫卧儿和波斯帝国的联合针对,甚至不得不放弃一部分恒河土地。
而写给波斯帝国的挑拨离间信,也是迟迟不见效果,最后上官仪没办法,还是选择以退为进的办法。
主动放弃孟加拉以外所有土地。
果然莫卧儿和波斯都是豺狼,对于上官仪的退让看成懦弱,认为大秦跟曾经的大唐一样,不会看上他们的土地。
所以才不到半年的时间,两边便为了恒河土地大打出手,差点打成狗脑子!
而上官仪为了让他们继续打下去,便选择一直隔岸观火,甚至让豪格带兵去德干高原,抓捕低种姓莫卧儿人修建城池。
表现出我大秦只要孟加拉的架势。
结果就是波斯帝国再也忍不住诱惑,直接派出十万大军与莫卧儿军队,在边界交战两个月。
为什么在边界?
这自然是莫卧儿人食言。
该交付的边境城池没有交付。
要是周铭知道这事,肯定会笑得的合不拢嘴,后世人家号称商业坟扬可不是开玩笑的,任何大企业进入都要脱一层皮。
就连扒皮中的扒皮,去了都被扒皮!
上官仪大帐里,没过多久又一个传令兵气喘吁吁得跑进来,行礼后道:
“大都督,海军部已经来信,所有战船已经一个小时后抵达。”
终于来了!
上官仪等的就是海军船只,要不然这三十万大军如何渡过恒河?
是的,自从仆从军制度传播后,破虏军的正规军只有五万人。
就是五万破虏铁骑。
其他的火枪兵大盾兵炮兵长矛兵,全部都由仆从军担任。
上官仪这样配比,是因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波斯,那里处于高原地带,到处都是大山和荒漠。
而他们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平原上,只要骑兵能征服他们即可。
至于去山里打游击?
那到时候仆从军制度就会起作用,大量的波斯奸就会出现。
上官仪整理好身上的火红色麒麟袍,威严的大步走出大帐。
“大都督!”
而韩铁柱鲁大宗郝摇旗豪格四个大将,已经在帐外等候多时。
郝摇旗经过几次战役后,又带兵镇压德干高原的叛逆,已经升任为大秦杂号将军,进入秦军高层。
上官仪在四人脸上左看右看,最后停留在郝摇旗身上,不容置疑得下令道:
“郝摇旗,这次给你三万步兵组织登陆,兵种你自己去挑选,只要守住大军渡河就是首功!”
郝摇旗听到上官仪让他做先登,顿时涨的面部通红,行了一个军礼后大声说道:
“不成功,末将自刎南岸!”
说完便快速进入大营挑选军队。
哗哗哗。
就在这时,三百多艘中型福船逆流而上,稳稳的靠在北岸边。
大秦不是没有更大的战船,但是恒河非常古怪,中间经常有淤泥堆积。
这还是豪格带着奴隶清理后。
要不然这些中型福船都过不来。
不过从这里也能看出莫卧儿这个民族的劣根性,简直就是懒的无可救药。
郝摇旗率先带着自己亲自训练的三千尼泊尔野人军上船。
这些人身高都在一米七以上,全身只有一块镜面重甲,手中拿着一柄长矛,腰部还有三柄小型飞斧。
这些尼泊尔野人,都是他在巡逻时抓捕的,因为常年在海拔高的地方狩猎,双腿健步如飞。
郝摇旗也有野心,他想训练出不一样的军队,成为大秦帝国的核心。
郝摇旗刚登上战船,一个年轻儒雅的统领便迎面而来,握拳敬礼后说道:
“海军部统领孙可望,奉命前来支援破虏军渡河!”
郝摇旗也是同样行军礼后说道:
“破虏军讨逆将军郝摇旗!”
孙可望和郝摇旗都是年轻人,没一会便聊的开始上头,差点就要烧黄纸拜兄弟。
很快郝摇旗点的三万人便全部登船,平均每艘船都要七八十人。
看起来有点拥挤不堪。
还好这里远离亚穆纳河与昌巴尔河交汇处,所以水面风平浪静。
对岸只有莫卧儿的骑兵来回游走,对即将登陆的秦军进行监视。
人数估计都有五六千。
毕竟上官仪选择的登陆点是临时的,没有那么多时间给莫卧儿军队修建炮台。
孙可望见状皱着眉头说道:
“郝兄弟,你的飞斧营一旦上岸,便要年近对方骑兵冲击!”
“顶不顶得住?”
郝摇旗却是一点废话没有,福船刚靠岸便抓住绳子落下浅滩,其他打头的船只都是飞斧营的。
他们也都是抓住船头的绳子滑下去,就像猴子挑竹林一样简单。
而对面的骑兵统帅阿南德,作为莫卧儿北部老牌贵族子弟。
当见到飞斧营这群黑不拉几的人后,就对着旁边的亲卫嘲笑的说道:
“我看着秦军也不咋的,这些山中野人不都是咱们拿来练靶子的吗?”
没想到这些秦军居然拉来打仗!”
“待会可别吝啬手里的箭矢!”
其他贵族亲卫也都是大声笑了起来,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野人就跟莫卧儿的达利特一样,都是最垃圾的人。
“冲啊。”
见飞斧营已经远离船只后,阿南德一声令下开始冲锋,同时背后的反曲弓已经出现在手中。
这些北境的贵族因为长期与波斯人打仗,一手骑射的本事无可挑剔。
郝摇旗手中拿着一杆红色旗枪上下飞舞,这是他独特的训练方式。
毕竟这些尼泊尔野人语言不通,就连之前三个小王国的修改版藏语都不会。
他也只能出此下策。
“拒马!”
飞斧营的百户见红旗上下翻飞,几乎都是秒懂郝摇旗的意思。
四米多的定制长矛,被两千飞斧营的士兵倒插地面,增加阻止骑兵冲击的力道。
为什么是定制?
因为郝摇旗用麻布将长矛固定过一圈,能够增加长矛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