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孙传庭
作品:《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官方的军方的民间的,甚至还有移民到西域的大秦百姓,写书信回村子里。
干什么?
那当然是炫耀啊。
哪个移民过去的大秦百姓,朝廷不是又发媳妇又分奴仆。
写信回去让村里眼红呗。
谁叫你们当初怕这怕那的?
结果孙传庭还没走远,一个身穿黑红色官服,上面印着白鹤的官员走来。
孙传庭见来人向他走来,也不敢耽搁,立即恭恭敬敬拱手一礼说道:
“卑职定远镇驿站长孙传庭,见过驿站调度官陈大人!”
来人正是兰州驿站总调度官陈夏齐。
也就是负责兰州整个州府驿站调度的官员,在大秦也算是七品官,与县太爷一个级别的人物。
大秦不比大明,所有官员之间没有跪拜礼,甚至明文规定是犯法的。
还要加上一条罪:藐视太阳神!
毕竟众生平等,跪拜的只能是太阳神血脉,也就是大秦皇帝!
下官见上官,只需要禀告自己的职务名称,以及称呼对方的职务名称即可。
陈夏齐点了点头后,快速将孙传庭拉到一旁的驿馆内,才说道:
“什么站长孙传庭,你不就是逆明的顺天府府丞吗,当初在来聚福楼喝酒,可都是我给你点的菜!”
“清风醉,忘记了?”
看孙传庭要暴雷,陈夏齐连忙说道:
“如今我大秦已经赦免你这等逆明下官,所以你也不用如此紧张!”
孙传庭自然知道大秦已经免除前朝官员之罪,要不然他也不会用原名。
刚刚紧张只不过是太突然而已,于是孙传庭直接拱手问道:
“那么总调度大人,来找我有何见教?”
陈夏齐干笑两声掩饰尴尬后说道:
“孙兄你也知道,我陈夏齐是北京酒楼掌柜的出身,这很多东西都不懂!”
“本来在北京被大秦军方征调做文书也挺好,没想到两年前又突然,被少府调到这兰州做调度官!”
陈夏齐说着又拿出一份文书,唉声叹气的就像被判死刑一样说道:
“也不知道这是得罪谁,居然讲我分到吏部,还要调我去莫卧儿那边做知县。”
“不知道我陈夏齐到现在三字经都读不通顺吗,哪里做的了知县?”
“所以来请教请教你这个老前辈!”
呼。
孙传庭闻言也是长舒一口气,只要不是来打扰他生活的就行。
孙传庭没事经常看邸报,对这些外邦的事情也略知一二,于是直接说道:
“如今大秦文官封爵愈演愈烈,大秦皇帝已经不止一次承诺待遇问题!”
“吏部让你去莫卧儿当官自然是好事,而且是认真考察过你的人品和实力的,首先排除是有人搞你!”
“至于去外邦之地当知县嘛,首要的就是弄清当地的族群情况,将他们的矛盾点激发出来。”
“然后再利用大秦移民做主力,强压当地民众汉化即可!”
“所以去外邦当官,一定要手段强硬!”
……
随着孙传庭一通理论输出后,陈夏齐的眼睛越发明亮,于是一拍桌面说道:
“孙站长,哪里隐居不是隐?”
“干脆你随我去莫卧儿那边走走?听说那里的恒河水非常好喝!”
陈夏齐是什么人?
他可是给大明朝的勋贵做掌柜十几年,对于如何拿捏这些文官他有一百种办法。
见孙传庭要开口拒绝自己,便直接对着外面的人大声下令道:
“来人啊,现在就去孙站长家搬东西,全部送到本官的马车上。”
“本官现在还是这兰州总调度!”
“还调动不了你孙传庭?”
依旧是那个张衙役,闻言虽然非常诧异,但还是接令冲向驿站。
孙传庭又没有家,只有那几本破书放在床头而已。
他老张门清的很!
孙传庭抬起手想反驳,却被三个仆从挤在中间,只能放下手随波逐流。
就这样。
隐居清修多年的孙传庭,便被曾经一面之缘的酒楼掌柜,给莫名其妙的拉往莫卧儿的路上。
而没过多久,周铭在长安便收过黑冰台的报告,孙传庭已经出发莫卧儿。
这一切自然是周铭主导的。
陈夏齐作为兰州总调度,手底下的站长和驿馆何其之多?
难道还真的会知道孙传庭不成?
在黑冰台找到孙传庭后,周铭便让铁雄精心上演这出戏。
主要是孙传庭这人绝对是大明的一等忠,周铭也不想强制让他为大秦效力。
何况大秦还没到这个地步。还不如让其走的更远一些。
远离中原才能释怀。
何况孙传庭可不是善男信女,等他去了莫卧儿当官,自然会为大秦做好事。
就在这时,旁边的练国事那些军报观看后,指着天山省地图说道:
“陛下,这天山省会不会太大?”
如今的天山省包括后世新疆省全境,再加上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全部地盘。
但是周铭自然有自己的考虑。
这个时候的西域实际上已经严重汉化,包括准噶尔部在内,都有大量的人熟悉汉语汉字,甚至还有大量的汉人。
这自然都是中原历朝历代的功劳。
他们只要是开国那一百年,不管是君王还朝臣,都会死抓着西域不放。
大概都知道西域美人多?
不可能只是为了那两个哈密瓜吧。
所以这里的汉化程度,能够直接设立大省,而不用担心太多的反叛。
甚至直接当做大秦子民统治都没问题,毕竟周铭还是蒙古长生天可汗。
“练阁老,朕自然有朕的打算!”
“但是天山省有一点必须要改变,那就是必须信任长生天和太阳神!”
“至于其他教派不改的,就全部送大同挖矿,让他们体验一下生活不易!”
练国事其实是想说,这么大个省来回跑都费劲,哪个官员有这么大能耐?
但是皇帝都这样说了,练国事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当牛做马的去训练官员。
周铭拿着曹变蛟的军报又继续说道:
“李昭,伊犁皇宫的风格要偏西方国家些,各种宝石不够的,就让左良玉去挖!奴隶不够就让兵部去抓!”
“总之朕的要求就一点,那就是这个城池的豪华震古烁今!”
李昭只感觉自己脑瓜子嗡嗡的。
如今皇帝是想一出是一出,比刚开始的秦王难伺候多了。
震古烁今?
您老人家给个标准呐。
但是李昭又不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