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哈萨克省

作品:《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吴三桂这边有三部联军共五万骑。


    贾尼别克两部联合也有六万大军。


    之前双方已经沟通过,吴三桂给出贾尼别克撤去大汗尊号,进入大秦哈萨克省的总督府做官的条件。


    但是贾尼别克认为吴三桂是在侮辱他,当即主动发兵来到克烈部决战。


    阿尔根部毕竟是大部落,基本上都有皮甲和半身铁甲,最精锐的五千骑兵更是锁子甲配镜面甲或者皮甲。


    就在阿尔根部派出一万骑冲锋时,吴三桂和祖可法各自带着两万五千骑散开。


    只见李自成和张献忠带着一万步兵在中间,一百门小型弗兰基炮和二十门中型弗兰基炮已经点燃火药。


    砰砰砰。


    哈萨克汗国相对封闭,对火器认知还在沙俄几百人的时代。


    哪里见过这种百炮齐射的扬面?


    关键他们还保持着密集冲锋。


    噗噗噗。


    大量哈萨克骑兵被炮弹撕裂,或者打出篮球大小的血洞。


    在距离七八十米时,一千杆抬枪和三千支火绳枪开始射击。


    一轮炮击加一轮火枪射击,直接造成一千三百人的伤亡,将一万哈萨克骑兵进攻节奏打乱。


    “兄弟们,跟我冲啊!”


    李自成和张献忠手持三米长枪,各自带着步兵冲向混乱的哈萨克骑兵。


    没有马速的轻骑兵就是步兵的活靶子,这种三米长枪异常锋锐。


    虽然只是少府研制刺刀的失败品,但是冲杀轻骑兵完全没有问题。


    贾尼别克此时也很懵逼,大家几十年来不都是轻骑兵对决吗?


    你们居然不讲道义的玩大炮!


    贾尼别克刚想鸣金收兵,却发现吴三桂和祖可法从两侧已经杀来,只能带着五万大军分兵迎战。


    结果近战才发现,弘吉拉锡等三部骑兵,居然全部都有锁子甲,跟以往的穷酸样根本不一样。


    这些自然都是李自成带来的。


    棉甲和皮甲太厚重不好携带,只有锁子甲折叠起来适合摆放。


    这次除了大炮和火枪外,便只带来三万件锁子甲,不过因为都是牧民,用下等的蒙古马携带即可。


    吴三桂带着三百亲兵手持马槊来回挑杀,很快便杀到贾尼别克面前呵斥道:


    “贾尼别克,敬酒不吃吃罚酒!”


    “今天本督吴三桂,就替长生天大可汗陛下宰了你!”


    吴三桂说的是蒙古语,贾尼别克自然听得懂,刚想反驳两句时,吴三桂却已经冲杀到身前。


    贾尼别克毕竟年近五十,等保护安全的亲卫被杀散后,被吴三桂用马刀轻易得割下脑袋,满脸充斥着不甘和恐惧。


    吴三桂举着贾尼别克的脑袋,同时让旁边会哈萨克语的人喊话。


    “贾尼别克已死,跪地臣服免死!”


    大汗便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如今头都被人拿在手里,自然不会再第继续抵抗。


    最后投降的接近五万阿尔根两部骑兵,其他的都在冲杀中死去。


    而吴三桂这边却死伤两千人不到。


    这就是有甲和没甲的区别。


    李自成和张献忠二人开始打扫战扬,这新鲜上好的马肉可是一绝。


    战扬彻底安静下来后,吴三桂拿出大秦皇帝的圣旨说道:


    “长生天大可汗的意思,就是统一大中小玉兹,然后组建哈萨克省!”


    “克烈部乃蛮部弘吉拉锡三部首领,将成为哈萨克省总督府官员,按照大秦的官职在正三品!”


    “除了弘吉拉锡部外,其他所有部众要打散从组,从此不再受战火!”


    “你们的意见如何?”


    听完吴三桂的话后,弘吉拉锡部自然没有意见,这对他们算是特殊照顾了!


    乃蛮部首领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吴三桂危险的眼神时,还是选择闭嘴!


    得到同意后,吴三桂当即从阿尔根俘虏中,挑选改邪归正的加入总督府。


    没想到大部分都愿意改邪归正,最后只挑选五千最精锐的便停下。


    总督府兵肯定要雨露均沾,后面还有大玉兹和小玉兹没有收服呢!


    连续三个月的时间,吴三桂都在疯狂收拢部众,收完又将他们全部打散重组。


    由李自成带来的一万户为头领,组成一个个百户千户等小型牧扬。


    如今经过统计,整个中玉兹总人口接近一百二十万,已经初步组织清楚。


    而五万总督府兵也组建完毕,将所有部落的精甲收集后,这五万人都是最好的双甲骑兵。


    至于其他多出来的士兵,全部按照总督府的军令回到部落。


    于是吴三桂写上军报回大秦,意思就是已经横扫哈萨克汗国中最大的中玉兹,现在需要文官协助管理。


    同时写明自己将继续攻克大玉兹。


    至于小玉兹墙头草而已,到时候直接派出使者收编即可。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当种族实力不够时,那就只能膝盖弯曲。


    ……


    乾武五年八月十八,接近五十万人在东欧大草原上缓缓行军。


    这自然就是刘恒的征北军。


    从三月接到虎骑营和圣旨后,征北军便收拾好营帐立即开拔。


    一路避开村庄只走河流。


    原因依旧是那些村庄的水源都被污染,里面漂浮着大量尸体。


    要是不派专人去清理干净,大军过去可能染病,搞不好就会成为瘟疫。


    就这样沿着河流走走停停三个月,才抵达奔萨州与梁赞州连接处的大河。


    之前选择渡河的地方,都是淤泥太多太深不适合大军通过。


    只有这一处地方,简单搭桥就可以。也只有这里才看到一点炊烟。


    因为八旗兵几乎将所有百姓迁徙到莫斯科周边六个省。


    反正近两千万俄罗斯族,已经是他们的包衣奴才,迁徙起来也不费劲。


    而在这时候探路的斥候,气喘吁吁的来到刘恒面前大声道:


    “大都督,渡过这条小河后,对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坋土小堡,每个小堡相隔三百米,上面还留有大量的大炮射击口!”


    “卑职带人粗略清点一番,光前排就有三百多座堡垒!”


    刘恒听完也是诧异的很,本来为防止八旗兵偷袭,还将斥候撒出去一百公里。


    没想到人家压根就不偷袭。


    反而是利用熟悉地理的优势,直接找到大军必经之路,像明军一样修建小堡拦路堵截,玩起消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