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百户农庄

作品:《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连续攻城两小时,城楼的热油和金汁,就没有断过,时不时的还有猛火油。


    特别是石块,从十米高的城墙扔下去,普通人扛着盾牌,也会被砸死。


    布满铁钉的檑木,分布在城下,在这个普遍草鞋的时代,是非常恐怖的。


    铛铛铛的敲击声响起,一直在观察的杜文焕,立即选择鸣金收兵。


    这攻击太密集,城头的守城物资,好像无穷无尽一般。


    这种打击力度,只在俺答汗时期遇见过,几十万蒙古人南侵,也不过这个样子。


    这周铭到底在宁夏城,布置多少东西?


    粗略算一下,两个小时就填进去几千人,照这种情况,再这么打下去,这四万多边军,怕是要全部折在这里。


    这些边军里,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都是从各个参军手里调派的。


    损失多了,绝对会参他一本。


    见明军收兵,孟程长呼一口气,他也没想到这些明军如此不堪一击,他都做好以身殉国的想法。


    难怪大王常说,这是比烂的时代。


    攻城的军队,一个个贪生怕死,只能说是添油战术,对攻城进度,毫无意义。


    按照兵法里说,攻打坚城,应该是一鼓作气,实在攻不下,再选择其他办法。


    这打到一半就退兵,也是没谁了。


    其实自己这边,也是忙的跳脚,毕竟兵力不够,明军再加几分力度,说不定就能爬上城墙。


    如今知道明军底线后,孟程立马下令,所有守城将士休息,让辅兵代守。


    腌制好的牛羊肉,已经提前丢进大锅里,士兵下城墙,就能吃好喝好。


    宁夏城的粮食和物资,根本花不完,孟程也不担心。


    明军大营内。


    杜文焕看着地图发呆,如今攻城失利,等这伙马匪成为坐大,那将是大明的心腹大患,比之建奴更甚。


    见杜文焕发呆,几个参将对视一眼后,眼神逐渐变的坚毅起来,齐声道:


    “总兵大人,贼兵拒城而守,为今之计,只能如实上报朝廷。”


    “我们手中有兵,朝廷不敢惩罚我们。”


    “反而等把兵马耗尽,则我等危矣!”


    “望总兵大人明鉴!”


    说罢,众人直接跪在杜文焕面前,一副不退兵,就不起来的架势。


    杜弘域抽出雁翎刀,指着几个参将呵斥道:“你们这是干嘛?造反吗?”


    杜文焕见状,立马按住刀背,他知道这些参将的心思,都想保留实力,不想在宁夏城死磕。


    卫所军随便用没关系,毕竟都是农奴,死完再抓就行。


    但是那些边军里,可是有他们嫡系在。没有这些人,他们坐不稳参将位置。


    他杜文焕也是这样一截抬一截,被堆到总兵位置的,他自然懂这个道理。


    于是开门见山的说道:


    “诸位,这宁夏城丢失,庆王府如今肯定不保,这口大锅可要考虑清楚。”


    “诸位既然想退兵。那就退兵下马关吧,接下来,就看朝廷的意思。”


    见杜文焕愿意退兵,几个参将立马喜笑颜开,带着亲卫开始安排退军。


    庆王死了就死了,关他们什么事?就算朝廷要处理,也是处理上面的。


    等所有参将离开,杜弘域疑惑的问道:


    “总兵大人,我们就这么退兵吗?”


    杜文焕叹息一声后,无奈的说道:


    “不退兵又能如何?”


    “边军伤亡巨大,他们都想保存实力,就靠我们这点家丁?”


    “何况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呢!”


    “域儿,这方面你要多学学!”


    ……


    宁夏城,听到明军已退兵,孟程以为自己耳朵坏了。


    这才打两天不到,就突然不打了,这算个什么事?过家家吗?


    难道是杜文焕的诡计?


    但是这宁夏城一马平川,也没有藏兵的地方,退兵那可能,就是真的退兵。


    毕竟你要玩回马枪,也要来得及啊!


    想不通的孟程,干脆不想,下令士兵出城打扫战场,并继续加固城防,不准懈怠。


    反正大王的任务,就是守住宁夏城,其他的都不重要。


    ……


    镇远关内,此时却非常热闹。


    时不时的,就有一个穿甲持刀之人,带着十几个庄稼汉,押解着二三十名蒙古人过关。


    这些人都是百户官,带着一些个打手,过来分蒙古人,带回农场。


    其中一个带头的,还对着司马乘说道:


    “司马乘,如今做了千户官,又跟着大王打胜仗,还认识我不?”


    司马乘听完,从兜里掏出一块肉饼,一把丢过去,说道:


    “林老金,接着!”


    一把抓住肉饼,便塞进嘴中,林老金嘿嘿一笑,他知道这司马乘,就是个不苟言笑之人,也不恼火。


    用绳子将二十六个蒙古人绑好后,便带着人通过关口。


    而此时的翁城里,蒙古人的数量,已经不足两千人。


    一天的时间,就被带走一半多,可想而知,这新制度的行动力,有多可怕。


    还没到晚上,所有蒙古人全部被带走,迎接他们的,将是欢乐的农场改造。


    每个农场,晚上都要开课,讲述大秦如何如何的伟大,又如何以小敌强的。


    以及新的大秦王,是如何如何的顺应天命,是来解救所有人的。


    等洗脑成功后,就能加入大秦野战军。


    石嘴山下,一个百户农场,建立在水流边,大部分都是蒙古包,但也有少量的房屋拔地而起。


    因为靠近水源,周边已经开垦大量水田,因为已经过了季节,只能在旁边养猪和养鸡,大量的粪便,被倒进水田里。


    如今虽然是小冰川时期,粮食大幅度减产,但只要没有苛捐杂税,养活一家老小,还是没有问题的。


    林老金带着俘虏回到百户,他不会蒙古语,只能叫上自己蒙古媳妇,自己说媳妇跟着翻译:


    “兄弟们,你们虽然被大王打败,却依旧是响当当的草原汉子。”


    “来到这里,只要认真劳作,就会跟其他人一样,受到尊重!”


    “等到大王招兵,而你们又思想合格,就能加入军队,重新成为草原雄鹰!”


    随着林老金媳妇翻译,虽然很多话他媳妇也不懂,便直接都简单化说出来。


    却也让这二十多个蒙古汉子,知道这些人,并没有侮辱自己。


    便安心的听从,林老金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