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抬枪

作品:《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一个精心训练的骑士,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中间耗费金钱无数。


    结果却挡不住训练两月的农夫。


    难怪欧洲纷纷转型火枪兵。


    虽然火器部队速度差点,辎重拖累很严重,但你架不住人多,直接横推你的地盘。


    这让周铭想起龙虾兵,只靠着严格的纪律,和呆板的战术,便打赢拿破仑战争。


    后面更是开创日不落帝国。


    “陈震西,本王给你三千人马,全部训练成火器部队。”


    ”书库的典籍随便你观看学习,至于如何配置成军,就看你自己!”


    “一年之内给本王一个答案!”


    “做的好本王不吝封赏!”


    周铭说完又将龙虾兵的配置说出,让陈震西至少不那么迷茫。


    更希望陈震西能玩出更强的部队。


    这三千人马不多也不少,真要是达到一定水准那就赚了。


    以后打下城池,只需要少量火枪兵,就能抵挡大量敌军。


    至于自己去研究,周铭没那个精力,何况要大将干嘛的?


    陈震西接令后便急匆匆出发东大营,那里有这个月来的新兵。


    看其他人神色诧异,陈震西却无所谓,知道大王有多大方吗?


    让你们来比我还急!


    周铭摇了摇头便继续巡查匠作坊。


    这里未来就是大秦的少府。


    主要职责是制造物美价廉,且技艺精湛的装备,减少偷工减料的风格。


    秦汉唐都是这样的操作,绝不让贪官有插手武器制造的机会。


    不管是冷兵器还是热兵器,只有制作精良才能打胜仗。


    真以为大唐打仗靠得勇猛无双?


    那是精良的甲胄和武器,所带来的强大底气。


    其实大明的武器装备,朱元璋也是考虑的很好。


    材料基本上都是国有,价格很便宜。


    工人又是工匠户籍保证技术。


    唯一算漏的就是五军都督府,会被战神一波团灭,从此被文官掌控。


    大明很多火器就不错,能够发射几百支箭的一窝蜂,能够发射重箭的火铳。


    特别是精度不输火绳枪的乌鲁密。


    这些武器要是统一制作精良,虽然会被贪官拿去卖钱。


    但总有精忠报国之辈。


    就这些人就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周铭感慨时却看到一件大宝贝。


    抬枪!


    就是大号火绳枪。


    也可以叫做小号火炮。


    因为足足近三米长,口径都有三公分。


    “王老头,这是谁做出来的?”


    看周铭指着古怪火铳,王老头立马跪下,惊恐的说道:


    “都是我不成器的儿子制造,说什么口径越大威力越大。”


    “浪费上好的精铁,罪该万死!”


    在大秦浪费军用物资,是要杀头的。


    周铭上前将王老头扶起,笑着说道:


    “哪那么多废话,赶紧让你儿子过来,试试这把火铳的威力。”


    很快王老头的儿子便来了,名字叫王铁锤,周铭当初还见过。


    如今看起来颇有书卷气。


    应该读过不少书。


    毕竟成功从来不是偶然。


    王铁锤指着抬枪,骄傲的说道:


    “大王,这火铳是神机营实录里的,刚开始是发射巨型驽箭,后因速度不够快,精度不够准,便被大明朝廷弃用!”


    “小人经过几次改造,如今不光能射四五百米远,铅弹还能打爆木板。”


    “但超过一百五十米距离偏差极大!”


    “还有就是需要两个人才能操作!”


    周铭抱起抬枪,差不多六十斤的重量,一起驮马带着就能乱跑。


    这不比奥斯曼的骆驼炮好多了?


    这要是一千人排列射击,便能弥补精度问题,什么重甲骑兵都得报废。


    至于一把抬枪两个人的问题?


    周铭看隔壁大明就不缺人!


    “试试吧,看有没有这么神!”


    王铁锤很快便拉过来一个年轻人,两人一起操纵起来。


    壮汉负责稳定抬枪,王铁锤则是快速倒入火药,又将铅弹捅实。


    看来两人配合过几次,比一个人装药的速度还要快。


    装好直接单膝跪地,右肩膀还有牛皮垫子,刚好卡住枪管。


    其耳朵里应该塞着软质物,防止被巨响震聋。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壮汉全身抖动。


    一百五十米的距离,铁扎甲如同豆腐一般,直接出现拳头大小的洞。


    连着后面木桩也被打爆。


    这威力简直爆炸,已经快赶上小号虎蹲炮,而且精准度更高。


    “你现在会识文断字?”


    “禀报大王,您组建的识字班,小人每天都会去学习。”


    “其他年轻匠人都一起去过!”


    周铭暗中点了点头,这种爱学习的人,加上祖传的手艺,做出这种东西不难。


    “王铁锤听令,从今天起,你开始督造这种火铳,但需要加上自生火!”


    “前面抬枪之人的防御,也要做好!”


    王铁锤懵了一下。


    幸福来的太突然,这就成督造了吗?


    督造不就是跟自己爹一样?


    大小也是官!


    离开火器坊后,周铭又去制甲坊,制弓坊看了一次。


    冷兵器已经到头,没有太大的改造。


    就是将秦弓的拉力分出其他型号,让更多人能够使用。


    视察完匠作坊后,周铭又开始训练新兵,这一批两万多的新兵,都是百户训练过的,操练基本没问题。


    加上每天灌注效忠周铭的思想。


    现在让他们发动万岁冲锋都没问题。


    这些人才是大秦的根。


    ……


    就在周铭训练新兵时。


    义州城外五十公里,皇太极带着大军,终于走出山区。


    因为丢失太多牲畜和人口,一路过来的农庄,都是嗷嗷待哺。


    作为大汗,皇太极也是心力憔悴。


    “阿敏,命你带五千镶蓝旗突袭义州。”


    “这次收获都让给你!”


    前几年就是这么突袭义州的,几乎是横推而下,皇太极熟练的很。


    至于收货全部给阿敏,则是弥补一番,毕竟为了削弱阿敏,用了不少手段。


    如今多事之秋,还是稳住阿敏为上。


    “谢大汗!”


    阿敏说完便纵马狂奔,心中则是不停的暗骂无耻。


    毕竟无缘无故被关在辽阳。


    这要是关在沈阳,那吊在城头的尸体,就会有自己。


    阿敏的镶蓝旗军心大振,跟着老旗主也是他们的意愿。


    毕竟为了笼络他们,旗主每次都特别慷慨。


    如果跟的是新旗主,那就是二娘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