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吴三桂

作品:《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翻看凉州一些重要军报后,发现这叶尔羌汗国,也就是听着很牛。


    其实举全国之兵,也不过五六万骑兵。


    像姜毅这次碰到的双甲骑兵,绝对不会超过两万人。


    大明放弃关西七卫,主要还是自身国力下降,已经不能控制这么长的领土。


    而不是叶尔羌有多么强。


    心中有考量的上官仪,当即下令道:


    “韩铁柱,本督令你率步军三千骑兵五百,暂时驻守嘉峪关。”


    “同时挑选一批蒙古探子,将关西七卫的情况摸清楚。”


    “来年,本督带你们去关西转转!”


    ……


    而此时的辽阳城头,一群身穿鸳鸯袄的士兵,将一面巨大的日月旗插上。


    祖大寿对着旁边的吴襄感慨道:


    “没想到这辽阳城,兜兜转转的又回到咱大明手中。”


    “看来这秦逆给建奴伤的不轻!”


    祖大寿说到这里,猛地一拳砸在箭垛上,咬着牙继续说道:


    “当时我就说出兵追击的!”


    “要是那些死太监,能够稍微硬气一把,哪里还用花这么多银两?”


    吴襄听完摇了摇头,指着城外燃烧的庄园,苦笑着说道:


    “看来建奴是铁了心要离开辽东!”


    “接下来咱们面对的,可是更加狡猾的秦逆,西北那边可是接连惨败!”


    祖大寿却不以为然,信心十足的说道:


    “有这些秦逆在辽东,咱们这些武将才有用武之地,要不然。。。嘿嘿!”


    祖大寿说到一半,与吴襄对视一眼,两人都大笑起来。


    ……


    “大都督,建奴各地庄园已经搬空。”


    “辽阳城已经插上逆明的日月旗!”


    “建奴已经大举北上,各种牛羊马匹至少二十万头。”


    听完探子的汇报,刘恒顿时脸色一变,猛地一拍桌面下令道:


    “不好,建奴要跑!”


    “秦虎,给你五千人马驻守义州城,一定要提防朝鲜!”


    “李镇辽,命你率五千辽东铁骑,沿着海边直奔盖州,一定要抢在明军之前!”


    “本督亲自带三万人马押后!”


    “接令!”×2


    随着军令下达,本来还宁静的义州城,瞬间变的嘈杂起来。


    如果从地图上看,就知道建奴撤退后,明军将再次恢复万历年间的局势。


    只要大军驻守盖州,那么南至金州再到义州这一片沿海平原,就是大秦的领土。


    刚好这几个地方都适合种植,只要合理分配土地,完全能让辽东军自给自足。


    而大明想要攻打这块地方,要么硬攻盖州城,或者从山东以水军攻打。


    最后一个办法最难,就是走小路跨越千山山脉,和长白山余脉!


    这也是建奴突袭辽阳的办法,不过这些地方的咽喉,已经被刘恒驻军。


    李镇辽这次也是发狠,近六百公里的路程,八天的时间便抵达盖州外。


    平均下来每天七八十公里的速度,报废的战马就有三千多匹,全部挂在官道边。


    此时盖州城南门是洞开的。


    李镇辽满心欢喜的带兵进城,却碰到三百个明军,正从街道一路赶来。


    “糟糕,明军也进城了?”


    “给我冲!”


    李镇辽一琢磨便知道明军已经进城。


    这盖州是都督指定要的,要是拿不下来又跑死这么多马,怕是难以交代。


    这伙明军也在懵逼。


    将军不是说建奴退兵了吗?


    那这些人是什么?


    “快,快给将军报信!”


    “兄弟们,挡住他们就是大功!”


    领队的千总明显是人才,等亲信走后便拔出长刀打气。


    可惜终究是徒劳的,盖州城是军堡,街道修建有五六米宽,已经非常适合战马奔驰。


    不过一个回合,便有一半多的人躺在血泊中,剩余的全部躲进屋舍中。


    李镇辽也不清楚对方有多少人马,便留下两千骑兵堵住街道,其他人全部上城墙,达到上下呼应。


    而明军这边,刚满二十的吴三桂,长的一副俊朗模样,穿着一身参将直身甲。


    一脸喜悦之色毫不遮掩!


    这次收复辽东,他吴家也是出钱出力,一部分军功便落在他头上。


    直接从把总飙升到盖州参将。


    舅舅祖大寿更是拨给他两千辽东铁骑,加上他自己训练的三千边军。


    如今在这辽东也是个人物。


    年少轻狂说的便是他这个年纪!


    “禀报将军,南门出现一伙骑兵,人数至少有两千以上!”


    “陈千总正在带人抵挡!”


    没想到秦逆居然如此之快,这盖州城可不能被他们夺去。


    这可是他吴家花钱买回来的。


    两千多的骑兵?


    难道还能比我关宁铁骑厉害?


    不过吴三桂也不是狂妄之辈,还是下令道:“大虎,给你五百人守住城门。”


    “老陈,赶紧派人禀报总兵大人救援。”


    “其他人跟我去会会秦逆!”


    当吴三桂抵达南门时,抵挡辽东军的千总,刚刚被李镇辽斩首。


    不过小小一个千总而已,居然能如此忠心,这是李镇辽没想到的。


    不管如何逼问,都不曾松口一分。


    不过看到关宁铁骑时,李镇辽似乎明白点什么,这些人应该都是将门家生子。


    吴三桂见李镇辽杀害自己亲信,也是怒不可遏,抽出佩剑呵斥道:


    “本将乃盖州参将吴三桂!”


    “尔等逆贼也敢觊觎大明城池?”


    李镇辽翻身上马,见吴三桂如此年轻,便已经高居参将职,擦了擦佩刀上的血迹,不屑的说道:


    “吴家狗崽子?”


    “不过是在建奴兵锋下,苟延残喘之辈尔!也敢在本将面前嘤嘤狂吠?”


    吴三桂被气的也不再废话,将面甲戴上后,便带兵冲向李镇辽。


    毕竟是街道,两三百骑兵对冲,已经是这里的极限。


    这样也符合吴三桂的心意,少量兵马先试试秦逆的成分再说。


    李镇辽会怕吴三桂吗?


    当然不怕!


    当即也是点兵三百,直接与关宁铁骑撞在一起。


    双方都是双甲骑兵,保护的严严实实,除了前面的二十几人,倒霉的被长枪刺落下马外。


    其他人便挤在街道上互砍。


    明明都是最精锐骑兵,却硬生生打出街头火拼的感觉。


    此时长刀已经不能满足战斗。


    秦军拿出金瓜锤。


    而关宁铁骑则是掏出三眼铳。


    没有精湛的刀法,只有最野蛮的锤击。


    双方都没有马力加持,纯靠手臂力量,是很难打死一名甲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