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大秦一统

作品:《明末:从马匪到上帝之鞭

    这次只不过是跟秦军打一仗,居然收获近四百万两白银,就算跟船员分一分,他们也能各自拿到七八十万两。


    有了这笔钱还做什么船长?


    直接回去北美洲当庄园主不好吗?


    至于统治中国的大秦,以后不再卖瓷器和丝绸,这又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想到这里二人又开始碰杯。


    乾武四年八月初十,两路大军抵达广州城后,练伯严第一时间赐白绫给乾隆帝。


    大明正式宣告灭亡。


    等大秦朝廷收到军报时已经是九月,苏怀瑾那是一个老泪纵横啊。


    没想到自己一个帮人写信的小老头,也能成为一个帝国的开创者。


    想起当年被周铭绑走时,还一心想靠着诏安去大明当官,顿时又觉得羞耻。


    田文景跟苏怀瑾的状态差不多,一辈子卖给庆王府就是想当官,结果老来都没个一官半职。


    比较淡定的就是练国事。


    这种曾经身居高位之人,对王朝兴衰看的比较通透,当初也不过是一叶障目。


    周铭这边得到消息后,立即招呼练国事等重要文官商议统一后,大秦该何去何从?


    也就是接下来干点什么。


    最后众人谋划出三个大的计划。


    第一就是立即撤销西南军和征南军,召洪承畴回长安兵部担任尚书令之职。


    同时任命练伯严为海军大都督,坐镇南京为大秦发展海军,为大秦谋取吕宋甚至更远的南海诸岛。


    一开始周铭以为这些人不知道,结果就连苏怀瑾都知道海外有大岛,土地肥沃却尽是一些土著野人。


    接连问询过几人,才知道对于读书人或者高层来说,海外并不是那么陌生。


    毕竟郑和下西洋那么多次。


    但是限制于家天下的理念,劳民伤财打下来对他们又能如何?


    朱棣打倒是能打,但是作为古人也不知道未来短短几十年时间,科技便会日新月异缩短距离。


    要是知道那些荒凉之地那么重要,像周铭这样启动分封制又何妨?


    同时派出曹变蛟带着周铭亲卫前往广州,从两军中挑选精干之士十万回长安。


    接下来整个江南地区,将全面进入为期五年到十年的农庄时代。


    必须将老旧的思想纠正过来,好好学习新版儒家学说和太阳神血脉论。


    第二便是丈量全国土地,统计各种黑户给他们登记造册,必须做到每亩地都要有人耕种。


    像人口密集的江南地区,就要将人口安排到地广人稀的西南地区。


    至于土司不同意?


    那就用刀子加大棒的办法!


    总而言之就是要快速将云南,和贵州的土司完成改土归流。


    这种事情趁着如今大秦兵锋正盛时就要完成,要是拖沓个十几年,不知道又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如今玉米的全面推广下,各地农庄的牲畜是越来越多,特别是猪和牛羊


    老百姓肉食多起来粮食就会吃得少。而粮食的储备就会越来越多。


    这是一种非常良性的循环


    只要不是全国多处地方,出现突发性的天灾,大秦根本就不会缺粮。


    第三则是成立大秦的三司系统。


    很多人都说古制落后,但后世的英国等发达国家,都是在咱们这边学的。


    毕竟我们这里玩三权分立时,他们那些国家还在老表打老表的时代!


    所谓三司中的都司,就是管理一地的军队,缉拿盘踞山林的盗匪,或者镇压反叛都是他们的职责。


    三司中的本地布政司,则是管理财政和户口,像收税纳税实行政务搭桥铺路等,都是布政司职责。


    三司中按察司就是打官司的,跟后世的法院差不多,总司就是修订法律刑法。


    本地按察司则是给人判定对错。


    这就是大明的三司制度。


    反正都是互不同属没有关系,导致监督力度是非常大的。


    只要皇帝能够稳住一方,那就会立足于不败之地,比如皇帝信任一个太监,其只需要去当地拉拢其中一方即可。


    毕竟太监属于皇权。


    难道地方官敢不给面子?


    这才有大明皇帝动不动就几十年不上朝,结果国家却没有太大混乱的原因!


    这么好的制度肯定要拿来用。


    不过大秦唯一不同的,就是吏员也是有工资的,不需要三司官员自己去养。


    而这样县太爷就控制不了吏员!


    当洪承畴接到圣旨后眼神一亮,欢天喜地的叩头谢恩领旨。


    还想按照老规矩给太监塞银子,结果把太监吓得跪在地上脸色苍白。


    “洪尚书,皇帝陛下最讨厌太监收礼钱,被发现者全家流放!”


    洪承畴诧异的看着太监,看来皇帝陛下是真的讨厌太监,看把手底下的太监吓成什么样了。


    而旁边的练伯严接过圣旨后,却是面色异常的沉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洪承畴作为时代的人精,一眼就看出练伯严在担忧什么,于是出口劝解道:


    “世侄,陛下今年不过三十有二,正是只手擒日月的年纪!”


    “你爷爷虽然身居中枢高位,但是毕竟年事已高,还能为大秦效力几年?”


    “让你坐镇南京。这是陛下对你个人能力的信任,千万别庸人自扰!”


    练伯严也不是愚蠢之人,被洪承畴这么一说,便决觉得豁然开朗!


    加上自己只是外戚,就算夺权也是为自己外甥夺,最终皇帝不还是姓周?


    “洪世叔,那小侄就恭贺你高升兵部尚书之职,不如今天喝两杯?”


    “走走,听说这岭南之地的烤乳猪是一绝,今天必须要好好尝尝鲜!”


    洪承畴最满意的就是兵部尚书,这官位天生就是为自己准备的。


    凭借自己多年的带兵经验,工作起来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而就在此时,吴三桂和祖可法带着一万精锐铁骑,正与一支中玉兹的骑兵对峙。


    原因是带路的大玉兹使者,半路上突发恶疾直接死了。


    这可把吴三桂弄的头大。


    因为这年头的地图不精准,吴三桂只能靠着感觉走,结果便是直接迷路。


    他们的口粮也剩下三四天的量。


    于是吴三桂顺着河道走,看能不能跟哈萨克的牧民借点粮草。


    但哈萨克汗国百分之七八十都是丘陵地形,还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那种。


    真正能休养生息的就那么几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