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我在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作品:《四合院:易中海的养老心思,被我扒个底》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10月1日,国庆,凌晨。
南锣鼓巷95号院还沉浸在黎明前最深沉的寂静里,只有几户人家的窗户透出微弱的煤油灯光。
苏长顺破天荒地没睡懒觉,他轻手轻脚地起身,窗外,启明星孤独而明亮地闪烁着。
"媳妇儿,醒醒。"他俯下身,声音带着难得的温柔,轻轻拍了拍李晓梅的脸颊,"咱们该出发了。"
李晓梅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到丈夫穿戴整齐的样子,瞬间清醒过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期待。
"嗯,这就起。"她动作麻利地穿好衣服,特意选了一件蓝色列宁装,又对着小镜子仔细梳了梳头发,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庄重。
两人收拾停当,推开屋门。
深秋凌晨的寒气扑面而来,让苏长顺忍不住打了个激灵。
他推着那辆二八大杠,让媳妇坐稳,正准备出发——
"哥,等等我!"
一声刻意压低的粗嗓门打破了院里的寂静。
傻柱从自家门里窜出来,后面跟着睡眼惺忪,但同样穿戴整齐的张小燕,还有被张小燕牵着手,小脑袋一点一点、显然还没睡醒的何雨水。
苏长顺回头,借着微弱的星光,看到傻柱带着兴奋的脸。
"柱子,咋就等等你,你知道我要去哪儿?"
"您看不起谁呢?今儿是啥日子?国庆节!您这一大早推车出门,不是奔天安门去,还能去哪儿?"
苏长顺乐了,这家伙难得机灵一回。
他故意调侃:"哟呵?傻柱变精柱了?行啊!谁再喊你傻柱,哥第一个不同意,这脑子,转得挺快嘛。"
傻柱嘿嘿直乐,挠了挠头:"那是,跟着哥您混,能不机灵点吗?我媳妇和雨水,咱们一起,咱们路上有个伴儿,热闹。"
苏长顺看了看天色,东方天际已经泛起一丝极淡的鱼肚白。
他点点头:"成,咱们动作得快点,再磨蹭,太阳公公都出来了,咱们只能看后脑勺了。"
"放心,耽误不了。"傻柱拍着胸脯保证,转身麻利地把何雨水抱上自行车前杠,张小燕则侧坐在后座。
两辆自行车,载着两家人,在寂静的胡同里穿行。
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
李晓梅环着丈夫的腰,把脸贴在他温暖的背上,轻声问:"长顺,今年广场…有阅兵吗?听说前几年都有大阅兵,可壮观了。"
阅兵?苏长顺脑子里飞快闪过历史知识。
52年到59年,确实是每年国庆都有阅兵,但偏偏…今年没有,因为国家经济困难,中央决定节省开支,国庆阅兵改为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而恰恰是今年,只有群众游行,没有阅兵。
他总不能直接说没有,那也太神棍了。
他含糊地应道:"应该有吧…这么大日子,总得有点动静。"
两辆车一路疾驰,穿街过巷。
越靠近天安门,路上的行人越多。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三三两两,扶老携幼,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笑容,像无数条涓涓细流,汇向同一个方向。
路灯杆上,提前挂起了崭新的红旗。
临街的墙壁上,新刷的标语墨迹未干。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周年!"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全国人民大团结万岁!"
"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
"快看!快看!"何雨水坐在前杠上,小手指着前方,兴奋地叫起来。
苏长顺抬头望去。
广场上,早已是人山人海,黑压压的一片,望不到边际,无数的人头攒动,如同沸腾的海洋。
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军人、市民…扶老携幼,摩肩接踵。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脖子上,挥舞着小手,年轻人手挽着手,兴奋地交谈,老人们拄着拐杖,脸上刻满岁月的痕迹,眼神却明亮如星。
广场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在黎明前的微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它像一个沉默的巨人,守护着这片承载了太多血泪与荣光的土地。
"我的天…今年咋这么多人。"傻柱张大了嘴,眼睛瞪得溜圆,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住了。
张小燕也紧紧抓着丈夫的衣角,脸上写满了惊叹。
何雨水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
苏长顺深吸一口气,他紧紧握住车把,载着媳妇,奋力汇入这滚滚的人潮。
"哥,长顺哥,这边,这边!"傻柱在后面喊着,努力想跟上。
但人实在太多了,两家人很快就被汹涌的人流冲散。
苏长顺顾不上回头,他护着身后的媳妇,像一尾灵活的鱼,在人潮的缝隙中艰难穿行。
他目标明确——找一个视野相对开阔,能看到金水桥和天安门城楼的位置。
终于,他们在一个相对靠前,但人群依然密集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里离金水桥不远,能清晰地看到天安门城楼那巍峨的轮廓和巨大的红灯笼。
——————
东方天际,那抹鱼肚白越来越亮,渐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橘红。
"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不知是谁起了个头,雄壮激昂的《东方红》歌声瞬间在人群中爆发开来。
如同燎原之火,迅速蔓延,成千上万的人齐声高唱。歌声嘹亮,直冲云霄。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带着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无比的自豪,那巨大的声浪,仿佛要将这黎明前的黑暗彻底撕碎。
李晓梅被这宏大的场面和激昂的歌声感染得热泪盈眶,她紧紧抓着丈夫的手,也跟着大声唱了起来。
苏长顺也忍不住跟着哼唱,胸腔里涌动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澎湃激情,这歌声,是发自肺腑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对新生共和国最深沉,最炽热的爱。
就在这歌声达到最高潮的时候。
一道无比耀眼的,金红色的光芒,如同利剑般刺破东方的天际线。
太阳,出来了。
随之而来的是整齐划一,如同战鼓擂动般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晰地穿透了人群的喧嚣。
只见金水桥方向,一支威武雄壮的仪仗队,踏着正步,如同钢铁洪流般,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中。
他们身着崭新的55式军礼服,军帽徽在朝阳下熠熠生辉,肩扛56式半自动步枪,步伐铿锵,如同一座移动的钢铁长城,带着一股无坚不摧的凛然气势。
队伍最前方,三名护旗手,神情肃穆,目光如炬。
中间一人,双手高擎着一面巨大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那旗帜,在初升的朝阳下,红得如同燃烧的火焰,五颗金星,璀璨夺目。
"来了,来了!"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仪仗队踏着正步,穿过金水桥,来到广场中央的旗杆下。
整个广场瞬间安静下来,数十万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一点,连呼吸都仿佛停滞了。
护旗手将国旗庄重地系在旗杆上。
一名军官走到麦克风前,声音洪亮,穿透云霄。
"升国旗!奏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与此同时。
护旗手猛地挥臂。
那面巨大的,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初升朝阳的万丈金光中,冉冉升起。
"敬礼!"
随着一声口令,广场上所有的人,齐刷刷地举起右手,行注目礼或队礼。
无数普通的群众,也自发地挺直腰板,神情肃穆,目光紧紧追随着那面上升的旗帜。
苏长顺站在人群中,身体挺直如松,他仰着头,目光死死锁定那面在风中猎猎招展的五星红旗,一股前所未有的,滚烫的热流,如同熔岩般在他胸腔里奔涌。
他不是第一次看升旗。
前世,他曾在电视上看过无数次天安门升旗。
但此刻!
站在55年的天安门广场。
<script async src="?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crossorigin="anonymous"></script>
<ins class="adsbygoogle"
style="display:block; text-align:center;"
data-ad-layout="in-article"
data-ad-format="fluid"
data-ad-client="ca-pub-1643883550804775"
data-ad-slot="4082704833"></ins>
<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script>
站在数十万同样激动的人群中。
亲眼目睹这面象征着新生共和国,凝聚着无数英烈鲜血和人民希望的旗帜,在朝阳中冉冉升起。
听着那响彻云霄,如同战斗号角般的国歌。
感受着周围那如同火山爆发般的爱国热情。
这种震撼,这种冲击,这种融入血脉的感动。
是任何屏幕都无法传递的,是任何文字都无法描述的。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就在国旗升到顶点的瞬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广场上,如同火山喷发般,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声浪如同海啸,席卷了整个京城。
苏长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振臂高呼,声音嘶哑,他身边的李晓梅早已泣不成声,紧紧抱着丈夫的胳膊。傻柱和张小燕也激动得满脸通红,跟着人群一起呐喊,何雨水兴奋地蹦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