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势之下!

作品:《大唐:人在碎叶城,弟弟李太白?

    投降,来的很快!


    突骑施百余人向死而生,并没大唐在万余大军中造成什么波澜出来,仅仅十几个呼吸便被万箭齐发射死在冲锋的道途中。


    而此时,雄鹰旗的所在之地,莫贺达干亲自带着十余骑来到阵前,然后下马让人禀报他投降的意图。


    随后,中军也直接分出一道直通向大唐日月旗所在的通道。


    通道中甲枪林立,莫贺达干看着两旁林立的兵甲,不由的悲从心来。


    雄据七河流域近百年的突骑施是真的完了。


    这个源于漠北铁勒部,被西突厥征服后为别部,后西突厥灭亡之后又独立出来的族群,在短短半个月的征伐之下,已然是可以宣布灭亡了。


    方兴未艾便被打落尘埃,让他如何不悲。


    因是上坡的原因,积雪被列阵军兵踩得极为泥泞,又因为视线的原因,莫贺达干摔了两跤,金黄色的盔甲上沾染了大片的泥点,这才在封常清引领下来到日月旗所在之处,此时的他已然变的狼狈不堪。


    直接跪倒在坐在行军马扎的李牧身前,传出有些呜咽的话语:


    “突骑施黄姓叶护,愿投降李镇守!”


    封常清看着颇为狼狈,跪在黑白之泥水地上的突骑施大人物,突然想到校长曾说过:当处在风口上,连猪都可以飞起来。


    他则认为,大势如潮,人于其中宛如行舟海上,或可同风而起,或直落深渊……这些其实都是一个意思,乃是个人与时势之间的关系。


    以此而论,如果说开元三年,整个大唐才从几次玄武门的政潮中刚刚苏醒,校长抓住机会中流击水,一跃而起的话。


    那么到了开元六年末,整个大唐这个巨人,已然是全然苏醒了。


    通过长安传回来的报纸,朝中吏治渐渐清明,中原,河北,江南,蜀中更是连年大丰收,长安米价竟降到了三四文钱一斗的程度。


    而安西,北庭在不断的黄金移民潮中固本培元,从大宛镇不断传出来的新事物让整个葱岭以西直接繁荣起来。


    康城,大宛,碎叶,葱岭这一条线的商队络绎不绝,源源不断的输入大唐境内。


    现在,已不是开元初期那种恨不得把一个安西兵当十个兵用,紧紧盯着各个归化胡人部落,防着他们造反的时期了。


    最少在安西都护府这个大唐边疆之地就是如此。开元三年的一战灭五万吐食联军,让大唐的声威在安西的声威大振。


    大量的人口不断的前来淘金,种地,似乎都是赚到钱了。


    他们如今已渐渐从一日两餐到了习惯了一日三餐了。


    而没有饥饿之忧的他们大都红光满面,讨论时事,整个葱岭以西的人心极为安定,认为大唐将继续伟大下去。


    不缺吃,不缺穿,又不缺地种,自然就有了另外的追求:


    或让子弟读书进入安西内部谋一个书吏,或让子弟习练弓马,从战场上博取功名利禄。


    实在不是这块料的话,还能选择去各个治权公司去开扩。


    现在只要是唐人,没有人会因没工作而发愁,没有人会因为没有女人而发愁,只是有人向官府抱怨,家中小妾确实够了,但是想要汉女为正妻太难,希望官府能让更多人前来安西,他们好能够娶到正妻,否则有污染汉家血脉之嫌!


    而官府也给他们出了注意,让他们带着钱回家,把亲戚朋友全都带来发财不就行了?


    而这边的商贾也不断的进入龟兹,玉门关直入长安,听说长安每天早上排队等待西市开门交易的胡人几乎达到了上万人,这件事被报纸登出,顿时让长安又喧嚣一时。


    所以,相对于胡人而言,大唐开元六年真的是一飞冲天的,只要身处在大潮之中,就是一头猪也能飞上天的。


    因为真的有三年前来安西淘金,三年后回到长安,出手买院子便是百斤胡椒以及金豆子,一时间很多长安人都捶胸顿足,后悔三年前没有赶上这种发财的风潮。


    在这种大势之下,黄姓突骑施一接到苏禄大败的消息,直接投降便显的十分自然了!


    没办法,是真的没办法……开元六年的大宛与碎叶,唯一的主旋律就是奋进向上了。


    尤其是大量的人涌入碎叶,大宛,金城,底层民众对土地的大开发,一仓仓粮食倒入新建的粮仓,金城沿岸各种矿石运进去,出来的便是各种精良的铠甲武器,农具和各种家具,大多都是精钢所制。


    钢铁,从来就是实力的象征!


    对比突骑施人很多还是用骨箭来杀敌,简直是真的没有可比性的!


    从大宛,从碎叶不断进入市场的牛被戴上鼻环,被专司训练了不到半个月,便被拥有大片田地的金城人,大宛人,碎叶人大量购买,用作耕地。


    每一个前来的汉人都是种地的行家,捏一把都能流油的土地全被糟践了,他们忍不了庄稼欠收。


    而马市更是火爆,整个大宛,金城,碎叶等地的距离都太远了,民人出去办个事,没有马是真的太不方便了,而这里又偏偏不缺马。


    南边的大宛马,北边突骑施的伊犁马,骑乘用的马价格并不贵。


    所以,就造成了新移民每一户都必须要有一匹马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有的一户甚至有三四匹。


    大量的田地以及无数尚未开发的土地都可以让马儿吃饱,并不会让家中的压力变的太大。


    所以,在这种汉人生机勃勃,这种万物竞发的大势之下,昭武九姓和突骑施或听过,或见过,又有一汉当五胡,当十胡的名声在外,根本是不敢阻挡这样的大势的。


    所以李冠军以一万三对上莫贺达干的一万人,在苏禄大败的消息传来。


    莫贺达干不发一兵,不射一箭就直接投降,真的就是变的理所当然了。


    一军在大势之上勃勃生机,一军被大势碾压,不投降难道真的让李牧去兑现诺言,在此杀的血流成河吗?


    就算能打败李牧,还有张守珪,还有张孝嵩,还有大宛,碎叶那些能够随时征召的唐人,武器对大宛镇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李镇守,您大唐已经拥有了无数的土地,民人连种都种不完,为何一定要灭亡我突骑施这个草原部族?”


    “而且我记得在开元三年的时候,你们的皇帝是准备把碎叶城送与我黄姓突骑施,甚至我的儿子已经见过张守珪进行前期的交接,但之后却再无音讯,您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跪在地上的莫贺达干抬起通红的眼睛,眼前还是有些模糊,感觉坐在马扎上的年轻人影,高大的犹如巨人!


    刚刚从两列行进时他才发现,这个李牧是如此的年轻,才二十出头。


    而围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军将更年轻,按照汉人成年行冠礼的标准,他们甚至都不算是成年人,而现在一个个都是中层军官,似乎自己就是被李牧带着一群少年打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