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又见抉择

作品:《独步青云

    接下来两天,三科的工作量非常要,闲暇之余,陆摇就复盘此次大龙县之行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定格在那惊心动魄的山体滑坡遭遇上。


    “地质变化……”陆摇喃喃自语,眉头紧锁,他想弄清楚大龙县地下潜藏的危机。


    念头一起,他立刻想到了郭安。地质局监测科的副科长,同一期党校培训的学员。印象里,郭安为人耿直,技术过硬,是个地道的人。


    他拿起手机,找到那个不算太常联系的名字,拨了过去。电话响了几声才被接起,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有风声。


    “喂?哪位?”郭安的声音传来,带着点气喘。


    “郭科长,是我,陆摇。不好意思打扰您了。”陆摇语气带着歉意。


    “哟!陆摇!”郭安的声音立刻热情起来,背景杂音也小了些,像是走到了避风处,“稀客啊!党校的‘卷王’学霸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陆摇没时间寒暄太多,直奔主题:“郭科,是这样。我前段时间去大龙县出差,碰巧遭遇了一场山体滑坡,我也看到了不少山体滑坡。现场情况……有点触目惊心。我直觉那里的地质可能不太稳定了,想跟您这取取经,看看有没有相关的监测资料或者报告能参考一下?主要是想确认一下我的猜测。”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郭安的语气变得认真起来:“大龙县?清溪镇那块?”他似乎快速在脑中检索着信息,“嗯……那片区域的地质构造确实比较复杂。你等着,我现在不在局里,在外面‘逛山头’呢。不过你放心,我马上安排科里的小李,把大龙县近五年的地质监测简报、重点隐患点排查报告,还有你们说的清溪镇附近的相关数据,打包发你邮箱!涉及内部流程的详细报告可能给不了,但这些简报和数据足够你参考了。”


    陆摇心中一喜,悬着的心放下大半:“太好了!郭科长,太感谢您了!真是帮大忙了!”


    “哈哈,跟我客气啥!”郭安爽朗地笑起来,“就当你欠我个人情,回头有空了,必须得出来喝顿酒,好好聊聊!在党校那会儿就想跟你多交流,你跑得太快,总抓不着人!”


    “一定一定!这顿酒我记下了,必须好好感谢您!”陆摇笑着应承。


    挂了电话,陆摇立刻打开电脑邮箱。郭安的效率很高,没过多久,一个标注着“大龙县地质资料(内部简报)”的压缩包就安静地躺在了收件箱里。


    陆摇迫不及待地下载解压,点开文件。屏幕的光映在他专注的脸上。他逐字逐句地阅读着简报里的专业术语和数据图表,同时,手边摊开着那本厚厚的大龙县地理志,两相对照,反复推敲。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办公室早已空无一人,只有他点击鼠标和翻动书页的轻微声响。随着阅读的深入,陆摇的眉头越拧越紧,脸色也愈发凝重。


    一个沉甸甸的结论在陆摇脑中成型——大龙县的地质环境正在发生显著且不利的变化,未来发生大规模、高频次地质灾害的风险极高!


    这绝非危言耸听!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涌上心头,他几乎立刻就想写一份详尽的报告,向上级乃至市里发出预警。


    他想到了林筱鸣的告诫:“少说话,多做事……锋芒太露,容易踩坑……”


    他想到了钟易安带来的消息:市委书记李文博对政研室“某些方向性研究”不满,甚至要裁撤三科……


    这份报告一旦递上去,会引发什么?


    大龙县的领导们会怎么想?他们正雄心勃勃地招商引资,黄家的项目很可能就在那些隐患区域!这报告无异于一盆冰水,浇在热火朝天的“发展”图景上,他们会认为是陆摇在唱反调、拖后腿,甚至是故意找茬!


    市里的领导呢?在“稳定压倒一切”和“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基调下,一份预警地质灾害的报告,很可能被解读为“制造恐慌”、“影响投资环境”、“唱衰地方经济”。尤其是在市委书记已经表达不满的敏感时刻,这简直是授人以柄!


    更遑论治理的代价——巨大的财政投入、漫长的工程周期、对现有规划项目的冲击……哪一个都是沉重的负担。谁会愿意为一个“可能性”去承担如此大的责任和压力?


    陆摇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需要策略,需要时机,需要……同盟?他想到了周芸。他拨通电话,得到的回应却是周芸在省城处理紧急事务,暂时无法详谈。


    出路似乎暂时中断,沉重的地质秘密只能暂时压在他一个人心头。


    两天后的一个周末,难得的闲暇。陆摇在租住的公寓里,正埋头于遴选考试的复习资料中。门铃声突兀地响起。


    陆摇有些意外,起身开门。


    门外站着的,竟是姜秀珍。她穿着一身质地考究的休闲装,笑容温婉,与清溪镇初见时的狼狈判若两人。


    “陆老弟,冒昧打扰了。”姜秀珍笑道。


    “姜姐?”陆摇又惊又喜,连忙侧身让开,“快请进!您怎么找到这来了?”他有些困惑,自己并未告知过详细住址。


    姜秀珍走进简洁的公寓,目光快速扫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评估。“在清溪镇,多亏了你和小芸,不然我这把老骨头就交代在那儿了。”


    她语气真诚,将手中提着的几个精致的礼盒放在茶几上,“救命之恩,一直记在心里。这次回京前,特意打听到你的住处,过来看看你,也表达一点心意。”


    陆摇看着桌上明显价值不菲的茶叶、洋酒和一看就是高档滋补品的东西,连忙摆手:“姜姐,您太客气了!这绝对不行!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东西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陆摇,你就别跟我见外了。”姜秀珍佯装不悦地摆摆手,语气却不容置疑,“这点东西算什么?比起救命之恩,九牛一毛!给你钱你肯定不收,只能送点不值钱的‘心意’。你要是再推辞,那就是看不起我姜秀珍,也是不给我和小芸面子了。”她搬出了周芸,堵住了陆摇的退路。


    陆摇无奈,知道再推脱就显得矫情了,只能苦笑:“姜姐,您言重了。那……我就愧领了。不过,”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认真,“无功不受禄,我也有点东西,或许对您有用。”他走到书桌前,拿起一份打印好的文件,正是他结合地质局简报和自己分析写出的那份《关于大龙县北部山区地质灾害风险加剧的初步研判》。


    “哦?”姜秀珍好奇地接过,当看到标题时,眼神微微一凝。


    她坐在沙发上,认真地翻阅起来。起初,她的表情是欣赏的,不时微微颔首:“嗯,逻辑清晰,数据引用得当,文笔也很老练,陆老弟果然是大才。”


    然而,当她翻到最后的结论部分,眉头渐渐锁紧,脸上的欣赏之色消失殆尽。她放下文件,抬头看向陆摇,眼神变得锐利而复杂:


    “陆摇,你这个结论……恕我直言,我有点难以接受。我刚在大龙县,尤其是清溪镇周边,签了几个重要的意向合同,包括矿藏勘探和后续的开发规划。按照你这报告的说法,这些区域恰恰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段’?这……这还怎么投资?怎么开发?你知道这意味着多大的经济损失和预期落空吗?”


    陆摇迎着她的目光,坦然道:“姜姐,这只是我基于现有地质监测资料和实地观察,结合历史地理情况,做出的初步研判。您可能觉得缺乏最终的钻探验证,不够‘铁证如山’。但我相信我的判断和直觉。地质风险,宁可信其有。”


    “你们这些聪明人的脑子啊,确实跟我们生意人不太一样。”姜秀珍叹了口气,手指轻轻敲着那份报告,“哦,对了,这份东西……你发表了吗?或者上报给市里领导了?”


    “还没有。”陆摇如实回答,语气带着一丝无奈,“这类涉及地方发展大局的敏感报告,需要先呈报给我的直属领导审核。至于领导们会不会采纳,会不会允许发表……那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姜秀珍闻言,眉头反而舒展开一些,她身体微微前倾,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带着几分“点拨”的意味说道:


    “陆老弟啊,这就是你的问题了。当官,不是这样当的。”她压低了点声音,“有时候,得学会‘灵活变通’。你这份报告,现在递上去,对大龙县、对市里,甚至对你自己的前程,都绝对是个‘雷’。领导们不仅不会感激你的预警,反而会觉得你是个麻烦制造者,不识大体。”


    她观察着陆摇的反应,继续道,“有时候,适当的‘钻营’和‘取舍’,不是坏事。把这份报告暂时压一压,或者……只给‘值得信任’的人看看?比如我?等时机成熟,或者……有了更确凿的、无法反驳的证据再说?”


    陆摇看着姜秀珍眼中闪烁的精明与算计,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


    “姜姐,谢谢您的‘点拨’。但如果我也那样去钻营、去权衡利弊而罔顾潜在的危险,那还是我吗?”他拿起那份报告,目光清澈而坚定,“‘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古训。趋利避害,提前做好风险评估,是本能,更是责任。你们华腾集团这么大的企业,做重大投资决策时,难道不应该更审慎地评估所有潜在风险吗?尤其是……关乎项目存亡和人命安全的地质风险?”


    姜秀珍被陆摇这番话说得微微一怔有惊讶,有思索,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


    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姜秀珍才缓缓开口,语气变得郑重:


    “陆老弟……你说得对。”她微微颔首,“是我……有点急功近利了。安全,永远应该放在第一位。”她拿起那份报告,仔细地收进自己的手袋里,“这份报告,我会带走。我会立刻安排我们集团自己的地质团队,带上最先进的设备,去大龙县,特别是清溪镇一带,做一次更深入、更全面的地质勘测和风险评估。”


    “如果……如果你的研判被证实是正确的。”她顿了顿,语气意味深长,“那我姜秀珍,还有华腾集团,就真的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了。这份人情……将来真不知该如何报答。”


    她的目光在陆摇脸上停留片刻,那里面除了感激,似乎还藏着一些更深的东西。